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截至3月28日,已有青海、贵州、云南、山西、宁夏、新疆

等省(自治区)部分学生已陆续返校上课,湖南、四川、安徽、福建、江苏、江西、辽宁、海南、陕西、西藏、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自治区)公布开学时间, 山东(泰安、德州)已确定完成开学准备工作的时间节点。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因当前疫情变化波诡云谲,境外输入仍是大问题。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之后,中国也宣布“封国”了!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3月26日,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这意味着,中国抗疫将步入新阶段!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国内连续出现多起无症状新冠肺炎患者,有些已经确定开学时间的省份,再次按下暂停键。


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的三点推测


通知表示:除已经开学的高三、初三年级外,其他学段、年级学生暂不开学。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高三、初三年级已经开学的学校,要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早在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组长翁铁慧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回应。翁部长表示,教育部当前有3项重点工作:


点工作:


1.与有关部门及地区会商研判疫情发展情况,研判疫情走势;

2.今年高考考生人数预计过1000万,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评估疫情对试卷命题、考试组织、考场防疫、交通出行的影响,并制定相关方案,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和工作人员的

3.正在稳妥审慎研究今年的高考实施方案,相关工作安排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看完以上3点,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目前教育部对于今年的高考实施方案正在进行研究,是否推迟高考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要


再来看2020年高考各地试卷的使用情况,也就是多出了一套——四卷!新高考!2020年各省份的高考试卷使用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五类: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新高考全国卷、自主命题的地区。


考全国卷、自主命题的地区。


具体试卷使用情况详见下表:

全国1卷: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

全国2卷: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全国3卷:云南、四川

自主命题的地区:上海、江苏、浙江


目前即将中高考的学生及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还有2020年高考是否会推迟:


推测一:不会推迟。2003年,国家把高考时间由7月份改到6月份是有充足考虑的,其中天气是最主要因素。7月份天气更加炎热,台风暴雨等灾害频发,不利于考场组织和学生的临场发挥。高考时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改动。


高三年级开学时间原则上要省域同步。而高考的竞争是以省份为单位的,这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家都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无论是3月底返校还是4月份返校,全省所有学生都同步开学。但不同省份已在陆续开学,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学校备考学习。


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家里学习,还是上网课,谁的压力都不会小。推不推迟,都有心理落差,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推测二,不会推迟。高考是能够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一场大考,在往年这个时候,高三学生们应该在教室里进行一轮又一轮紧张的复习和模拟考试,而今年大家却只能在家里“各自为战”。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已被延迟,包括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运动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已被延迟,包括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4类考生。


水平运动员招生等4类考生。


因为关乎考生人数太多,1000万还要多,无限推迟会让各种工作愈加繁琐。高考推迟会推迟阅卷、填志愿、录取和招生的时间,又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去组织和安排,不说社会成本,单说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推测三:即使推迟,也会在一个月以内。高考应该延期多久?半个月、一个月还是一个半月?短时间基本没效果,长时间又不合适。同时,高考难度降低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2020年的高考生注定不平凡。这一届学生经历了学习上的“苦难”,青春的“苦难”,也是人生的“苦难”。



都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但是,只有当你真正成功的时候,你所经历的苦难才会可能会是你炫耀的人生财富。如果,只是抱怨,只是观望,只是冷漠,它就只是苦难。


当然,从最短视的角度看,这一届高三学生的苦难何时完结,就是高考完吧。


------------------------------------------------------------

三点思考:

1、 如何全力保障初三、高三的学生尽快开学,是大考验。

2、戴口罩及分餐的可行性及 预防传染的真正效果。

3、指导学生高效备考、高效复习的策略及落实,关注不可弱于防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