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解雇违法要赔偿吗?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甚嚣尘上,不时接到企业HR或劳动者抑或同行咨询,询问退休年龄的具体法律规定。实践中,就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是否意味着劳动合同一定终止的问题困扰着所有的人,根源在于各地方相关法律规定的不一致。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解雇违法要赔偿吗?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用工形式多样化,有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选择继续工作;实务中的相关争议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本文中的“退休人员”是指达到法定退休人员,却仍然留在职场发挥余热的群体;属于劳动法律关系中较为特殊的主体。

“退休人员”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有二:

一、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二、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解雇违法要赔偿吗?

实践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仅符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还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用人单位可否终止劳动合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要件指南(一)》(以下简称“指南”)为准。“第八条:用人单位主张其与招用的退休人员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应举证证明该退休人员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按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 从上述规定看来,上述两项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劳动合同才能终止。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2015)第八十七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在深圳的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仅满足“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这一项条件,劳动合同即终止的裁判口径。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解雇违法要赔偿吗?

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由于历史、国情及现实的原因,实践中大量存在劳动者达到了退休年龄,但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形,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是不是必然终止,各地司法实务中尚存在较大争议。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解雇违法要赔偿吗?

人社部:对撤销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的答复

关于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建议收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答复如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主要考虑是: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即不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由于劳动者累计缴费年限达不到规定年限,达到退休年龄时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有部分农民工因种种原因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而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还存在个别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即便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不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不能与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将不得不一直与该劳动者保持劳动关系,直到劳动者死亡或用人单位注销。这对用人单位有失公平。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愿意继续工作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可以按劳务关系处理,依据民事法律关系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解雇违法要赔偿吗?

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是终止劳动合同,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公司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义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出于人道主义和劳动者对公司的贡献来考虑,还是很有必要采取更加人道操作方法。

现实中很多劳动者达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领取养老金待遇。那劳动合同是否可以采取达到退休年龄了而终止,进而与劳动者签订退休返聘协议呢?让其继续留在公司工作,继续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直到他们达到法定的退休条件为止,这也是符合社保法规定的,当然这是一种道义上的操作方式,这对增强公司文化的感染力,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