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核心的技術?

用戶4909526872918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核心的技術,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依據的。正手攻球的教程網上有很多,第六人不再贅述。

下面第六人拋開晦澀的專業術語,結合自身體會,用大白話直奔主題探討下:為何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的核心技術?

第一,正手攻球屬於基本功的範疇,是需要經常練習的一項進攻技術。

你看國手們在正式比賽開打之前,首先就是用正手攻球來進行熱身,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整個人能快速找到打球的感覺。另外,在平時的訓練中,正手攻球也是必練項目,據說專業隊每天進行的正手攻球,來回的板數能達到成千上萬次。對正手攻球的重視和訓練說白了就是一個不斷修煉內功的過程。常言道:練球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第二,萬變不離其宗,這句話用在乒乓球這項運動上同樣合適。這裡的“宗”指的就是正手攻球。

第六人認為,之所以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核心的技術,主要是因為該技術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技術,例如提拉球、挑打、突擊、弧圈球等等,這些都是在攻球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往深裡說,正手攻球有一套相對固定的發力機制,雖然每個人的正手攻球動作都不一樣,但是這套發力機制卻非常的相似。具體來說,先蹬地再頂胯轉腰後隨勢揮拍(收前臂)。

下面我們以右手為例,來探討下正手攻球的發力順序:首先是前腳掌要踩住地,重心壓在右腳上,然後蹬地後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這個力量的傳輸過程是有一個路徑的,從右腳--小腿--膝蓋--大腿--胯--腰--肩--大臂--肘--前臂--手腕--手指。最終,這個力量通過板頭作用到球體上,這就是正手攻球的力量傳導過程。

由此可見,這套發力順序是有共性的。任何人在練習正手攻球的時候,都離不開這個順序,有區別的是由於每個人的身高不一樣,對身體各部位的控制感覺不一樣,所以從外形上看,每個人的正手攻球動作不會完全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發力機制需要後天不斷的學習才能讓肌肉形成深刻的記憶,又加上參與發力的肌肉群太多太複雜,所以對專業選手來說,必須每天進行大量的重複訓練,來加強各部分的肌肉記憶。

以下為第六人列舉的專業選手正手攻球示範動作:

示範1:王皓的正手攻球

示範2:福原愛的正手攻球

示範3:馬琳的正手攻球

掌握了正手攻球的發力機制和擊球感覺,在學習拉球技術時就會輕而易舉,只需要將攻球的動作幅度加大,改變撞摩的比例,多體會摩擦球的感覺,久而久之就能掌握拉球的動作要領,將拉球的動作再進行一些調整,就是我們常說的弧圈球技術,針對臺內球,我們調整下發力部位的側重點,比如以手腕、手指發力為主,採用類似攻球的動作,就是我們說的挑打技術。

綜上,學會了正手攻球,尤其掌握了其中的發力感覺,再學習其他的技術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橫拍或者直拍全橫打的選手來說,你學會了正手攻球,對於反手撥球的學習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第三,大球時代,正手攻球越來越重要!

眾所周知,乒乓球已經進入到40+的塑料大球時代,為了提升擊球質量,在擊球手法上要進行微調,用句通俗的話說,小球時代講究的是摩擦感覺,大球時代注重的是撞擊感覺。

球越來越大,旋轉和速度都下降了,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正手拉球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原來的加轉弧圈球在撞摩比例上可能是2:8,現在的加轉弧圈撞摩比例可能是4:6。坦白講這種撞摩比例很難量化,但是手上的感覺確實非常明顯的。而正手攻球本身就以撞擊為主,對球體的撞擊感覺越清晰,越能體會到速度給你帶來的快感。

因此,正手攻球對於精進你的技術框架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這裡有個小貼士,球迷們可以多效仿下馬龍的正手攻球,很標準,乾淨利落,看著舒爽。

下面請欣賞馬龍的正手攻球:用身體打球的感覺非常明顯,腰胯的轉動恰到好處,小臂幾乎沒有收縮,對來球撞擊的感覺更加明顯。

綜上,以上三點是我總結的原因,希望能對球迷有所幫助。

總的來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的一項基礎技術,更是主流技術之一,應該引起我們業餘球迷的重視,不建議上來就打比賽,如果真想提高球技,每次打球的時候,拿出半小時來和球友互相練習一下,時間長了對於建立動作定型很有幫助。事實已經證明,越是重視正手攻球這種基本功的訓練,越能提高你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理解,更能簡接提高你的能力上限。試試看!


國球第六人


乒兵球的主流打法都離不開快攻兩個字,而快攻就是使用正手攻球的一項技術,因而可以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的核心技術也是對的。



乒乓球打法主要有快攻結合弧圈,弧圈結合快攻,以及削球三大體系。前兩種雖然是快攻和弧圈旋轉兩個在側重點上有所不同,但都離不開快攻兩個字。而削球中也時常穿插著快攻的反擊,打對手的措手不及,收穫奇效。

快攻,是正手攻球的主流,它的特點是站臺位置比較近,動作小,速度快。多以撞擊性擊球為主,也可以在擊球時加一些磨擦性手法,藉助對方來球的力量進行回擊。中遠臺的正手攻球,則多是提拉,補以扣殺。



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快攻是打法的主基調,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弧圈旋轉是主旋律,但二者均離不開快攻~正手攻球。第三種類型的削球,現今也都結合了快攻的反擊,打對手個措手不及。前不久全錦賽,男單冠軍侯英超就是這種打法的典型。

乒乓球的反手,現在技術發展的也很快。從早前的推、搓、挑、擺,豐富了擰拉、彈擊、兜拐等手法。但無論如何,反手都受肢體生理方面的限制,在乒乓球技術中不如正手發揮的自如,乒乓球的得分仍然以正手為主。



綜上所述,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或者是削球打法,三大乒乓球流派都離不開正手攻球(快攻)。同時,反手受肢體生理方面的限制,也不如正手發揮的更好。所以,我很贊同正手是乒乓球核心技術這一觀點。


功夫與健身152571563


正手攻球是一切進攻技術的基礎,通過練習正手攻球,可以掌握乒乓球的發力和重心交換,正手攻球放大以後,再有意識的加上摩擦就是弧圈球,正手攻球縮小版就是挑打,正手攻球練好了以後只要體會對稱原理就能打好反手撥球,所以說它是一切進攻技術的基礎,極端重要。


學思踐悟2018


就因為正手攻球是最致命和威脅的,是主要的得分手段,盾永遠也敵不過矛。看看丁松、朱世赫的防守夠可以的吧,照樣不能成為霸主,這就是原因


LX以樂相伴


因為對於業餘球友它不好掌握,但又是正手其他技術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