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面試不及格的學生一般都是“死”在哪些地方?

只要是考研複試就會淘汰人,而被淘汰的人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那麼複試過程中哪些人最容易被淘汰呢?或者說被淘汰的學生是因為踩到哪些坑呢?

一.自信,過於自信

有些同學複試的時候很自信,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請記住一句話,言多必失,有同學複試的時候叨叨叨說個沒完,完全不給老師說話的機會,彷彿是他在面試老師,而不是老師在面試他。我希望同學們明白一點,你們的缺點是沒有過真正的科研經歷,雖然你準備得很充分,背的也很熟,但你說的再多都是從其他書上看來的,畢竟是紙上談兵。一旦被老師抓住漏洞,問你一個細節問題,那殺傷力直接讓你啞口無言。

考研面試不及格的學生一般都是“死”在哪些地方?


二.自我貶低

過度的自信不是什麼好事,但是盲目的自我貶低也是考研中的一個大忌。常見的例子有,“我能力不夠”,“雖然我知道我做的不夠優秀,但我以後會努力”,“雖然我本科學校差,大學也是混過來的,但我研究生會好好學習的”。這個導師沒有辦法相信你,你大學四年都會混過來的,誰能保證你研究生三年不會繼續混。謙虛是一件好事,但是複試的時候自我貶低自己,承認自己的缺點就是在“送人頭”。自我貶低往往就意味著自卑,在複試中的表現就是說話聲音小,舉止不夠自然,過度緊張,有同學在複試的過程中低著頭全程不敢看老師的眼睛。

考研面試不及格的學生一般都是“死”在哪些地方?


三.不會亂答

複試會問很多個問題,不一定每個問題都要答出來,有個別問題不會很正常,直接說不會就行,沒有老師會揪著你不會的問題故意難為你。怕的就是有些同學不懂裝懂,自己不會的問題在那瞎編。你要知道不是隨隨便便一個老師都能面試別人的,面試你的老師是經過了很多關,經過了多年的打拼,從碩士,博士,講師,副教授,教授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所以他才有資格坐到你的面前,能夠決定是否錄取你。也就是說你瞎編不可能矇混過關,老師的知識水平,學術素養絕對能夠輕輕鬆鬆的識別你是不是在瞎編。瞎編的學生絕對不能錄取,複試都敢瞎編,誰能保證以後不會學術造假!你可以年齡大,也可以跨專業,但是複試的態度至少要端正。

考研面試不及格的學生一般都是“死”在哪些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