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牡丹”古井貢酒的年代特徵,重溫“酒中牡丹”的歷史記憶


浪漫古井貢


古井貢酒產自安徽亳州,明清兩代均為進獻皇帝的佳釀,有“酒中牡丹”之稱!

直到今天,古井貢酒還堅持著非常浪漫的制曲過程,即每年桃花盛開之時制曲,桃花凋落之時曲成。桃花盛開之時製作,此時空氣溫溼、微生物活動旺盛,是製作酒麴的最好時節。


如此工藝、如此制曲,釀製出的白酒自然清澈透明,酒香醇如幽蘭,入口甘美柔和,回味悠長,空杯餘香,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

古井貢酒在中國釀酒史上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各個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特徵,作為老酒收藏的熱門收藏品牌,古井貢酒各個時期的年代特徵被廣泛關注。


“酒中牡丹”古井貢酒的年代特徵,重溫“酒中牡丹”的歷史記憶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1958年,古井貢酒廠建廠。20世紀60年代,古井貢酒為長頸玻璃瓶帶木塞。七十年代,古井貢酒改為古井酒,瓶型為普通玻璃型,木塞,啤酒瓶蓋均存在。1973年後,恢復古井貢酒名稱,但古井酒仍然繼續使用了一段時間,瓶型不變。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出現古井貢主流瓶型(細頸粗瓶身玻璃瓶),塑蓋。

20世紀80年代:1983年開始採用新工藝,瓶口用短鋁旋蓋封口,瓶蓋正上方印有古井註冊商標。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深棕色藝術陶瓷瓶,掛牌上有兩個獎章;後期,掛牌上出現三個獎章(沿用到20世紀90年代)。1986年毫州改縣為市,1989年開始酒瓶上酒廠名正式改為安徽毫州古井酒廠。

20世紀90年代:1991年後,古井貢酒的商標除“古井圖案”外,下方還標註著“古井貢酒”四字,酒標上也開始標註產品標準號、配料等相關信息。1995年後,採用長旋蓋,瓶型拉長。1996年,古井酒廠改制。1996年末,古井酒廠名稱改為“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

外銷古井貢酒:出口古井貢酒酒標上有“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監製 安徽”字樣。20世紀80年代除了玻璃瓶外銷古井貢酒以外,還有白瓷瓶的古井貢(瓶背標有曹操圖案)。

古井貢酒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和釀造方法進獻給漢獻帝劉協,史稱“中華白酒第一貢”,自此之後,古井貢酒成為歷代皇家貢酒,年年上貢,歲歲受寵。近年來,古井貢酒又拍出208.99億元的天價,正是古井貢酒作為中國濃香型白酒領袖地位的直接體現,也代表著眾多懂酒、愛酒的收藏投資人士對古井貢酒其中華第一貢的千年歷史底蘊、四蟬中國名酒稱號的卓越品質的高度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