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的藝術性主要體會哪兒呢?

劉智華


我認為書法作品的藝術性主要體會在和而不同的藝術創作上,這主要有亮點

首先,承古至今的時代交融

我學習的是《張猛龍碑》的魏碑字帖,練習碑帖的人都知道,碑體除卻創作早期的碑文外,經過歷史的風化,往往一些碑帖會出現筆畫的磨損,有的殘缺不全,有的筆畫變得鋒利,有的變得圓滑,其實質是天工造物與巧奪天工的自然與人為技巧的完美融合,造就了書法藝術作品原生態的歷史經典與時空打磨的跨時代交流,成就了“斷臂維納斯之美”

其次, 因人而異的個性創作

字如其人是句古話,放到書法作品上也是這樣。有的時候一個人的書法作品的變化見證了一個人的成長曆程,這其實不僅僅是流於作品本身的藝術性,而是人生閱歷與書法作品的交融。有些人年輕時的作品用墨滯澀,碑帖臨摹痕跡明顯到了後期逐漸放開筆墨,變得瀟灑暢意,到了晚年用筆深厚,這是書法藝術與個人閱歷的完美交融




Miss慧的安利時間


書法的藝術性體現在:

1、整體形態美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

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

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三為章法影響。

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2、點畫結構美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

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裡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3、墨色組合美

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它的各種色彩不能再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

這裡也有些共同的美學原則,要求書者予以遵守。如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等。

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人們常說的“計白當黑”,就是這方面的內容。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還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


一起學畫畫美寶


無處不在


曹中虎99


書法作品,藝術含量高下,決定其藝術價值高低,其中藝術創新思想,是決定其藝術含量高低的根本。有以下四層:

一層,看作品從哪來 ?即書法作品從古人何碑帖來,因為書法有嚴格的繼承性,包括筆法、墨法、章法、結字(我自體毛筆字不行);此層,處於書法的基礎階段。

二層,看作者到哪去?即作者的有無獨立創作的思想、想法、是繼承創造,還是默守成規的古人翻寫;此層,處於書法的準創作階段。

三層,看作者有怎樣的藝術追求思想 ?作者在古人基礎上,已有自家的獨立筆墨語言,藝術個性強烈,但仍有古人的影子,此為上乘之作 ;此層,處於書法的真正創作階段。

四層,看作品是否無古無今,可開宗立派否 ?即作品的創造創新、思想韻味,筆墨語言等,與古今書法大家大不同,已有成熟的強烈藝術表達語言,和思想審美體系,雄視古今,此層,為書法的最高境地,也是眾書法人的“ 書法夢 ”。


辛野人


美、氣、神、加內容!


用戶1342947076734


書法的表現力是所有平面藝術中最難表現的一門藝術。因為它表現的手法單一,要在單一的表現手法中去豐富,去尋求內涵,去追求美,去表現自己的情感,實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沒有長時間的磨練,沒有豐富的藝術修養,沒有很好的基本功,沒有平面藝術的表現力,沒有形象思維藝術的功底,是完全沒有辦法來表現書法這一門獨特的藝術魅力的。

書法的美,字體要美、結構要美、章法要美,書寫的內容融合在整體的章法中體現出來的美,整幅作品能體現書寫者的性格,心情,念想,意志,情感的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書法完美的表現了,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

書法藝術沒有捷徑可走,現在有一些“書家”在走捷徑,認為寫清朝書家的東西,可以出效果。因為原來大家過去都沒有注意的東西,他們拿起來去表現,就認為可以成功。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有好多的“書家”根本不從基本功學起,楷書都不會寫,就拿起筆來寫行書,寫草書。總認為,只要大家看不明白的就是書法藝術了。

書法藝術其實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集漢字,古詩詞,美學,構圖,書法本身的結構,結體,章法,自身的修養,情感,意志,以及胸懷等於一體表現。它絕不是一門單純的藝術。書法藝術可以體現像音樂的節奏感,像美術的平面美感;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情感,可以知會一個人的性格,脾性。可以給人激勵,可以給人力量,可以給人帶來愉悅。可以讓人體會到書法藝術所展現的境界,所以書法藝術的魅力從古到今,能延續,能傳承,這就是書法藝術的意義所在。


尖耳朵的貓咪


唯書法,只分體,無國標。

誰說誰是"國標″,誰就招諷,甚至招唾。


一片雲126746203


1,整體形態美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

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

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三為章法影響。

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2、點畫結構美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

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裡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3、墨色組合美

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它的各種色彩不能再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

這裡也有些共同的美學原則,要求書者予以遵守。如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等。

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人們常說的“計白當黑”,就是這方面的內容。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還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


偉峰


書法作品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把書法歸類於藝術類是近現代的事。歷朝歷代靠寫字為生的人都以書生、書匠為稱,所以寫得再好也談不上“藝術”,這是個泊來詞。那麼為什麼會被今人定性為藝術?那是因為它是從美術分離出來的,不僅僅是畫畫、書法,還有布藝、板雕……美術是一個龐大的藝術體系。

那麼分離出來的書法藝術,基本靠的是五種書體為依託。通過不同書家的表達方式,逐漸形成了這個獨特的藝術門類,以各種“美”的姿態弘揚光大。主要體現在幾點上:一、線條的變化;二、墨分五色;三、章發佈局;四、結構體現;五、印章刻技;六、文房四寶等要素。

嚴格來說,書法藝術就是美術藝術,展示各種線條的美,如畫如舞,讓人有美的享受。


傳承書道袁建華


在我看來,書法作品的藝術性深受傳統文化中"載道"、"言志"、"緣情"這六個字的影響。探討書法作品的藝術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切入。

1.文載道。書法作為藝術和文化載體之一,與其他門類一樣,在早期的發展中被打上了"文以載道"的烙印。換句話說,書者所寫必須符合道德教化,不得悖逆倫理、秩序,具體反映到書法創作上,就是講究規矩和法度。這個階段以隸書、楷書為代表。

隸、楷的特點就是強調結構的統一穩定和整齊劃一,強調上下有序,進退有度。這個"序"就是社會秩序在書法上的體現,這個"度"就是社會法度對書法的本能要求。

2.詩言志。隨著書法藝術的不斷髮展,早期《毛詩大序》中的"詩言志"思想開始慢慢迴歸,並不斷得到眾多詩人、畫家和書者的廣泛認可與倡導推行。

"詩言志"的創作理論開始強調藝術創作者的個人追求,但這個時候,主體意識才剛剛甦醒,書者的追求還不敢偏離"道統"太遠,志與道在書法中的表達與呈現是五五開,一半對一半。這個階段以行書為代表。

行書是對楷書的豐富和發展,其在強調變化的同時,亦重視規則的傳承,正所謂既在規矩之中,又在法度之外,是新之中有繼承,化之中有不變。

3.詩緣情。進入"緣情"階段,書法藝術,與詩歌、繪畫等藝術門類無不渴望擺脫各種規則的束縛,強調個性的張揚,推崇率真的"赤子之心",追求旨趣和意境。這個時期可以看作是對"文以載道"主張的一種革命。這個階段以草書為代表。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書法成為一種表達自我的工具,呈現出來的東西,字義退居其次,線條本身的運動成了審美鑑賞的主要對象,而所謂"書畫同源"中的書、畫在這個時侯才真正的合體了!

進入今天,不少書者,書無所本,心無所思,卻率然操筆,為上高樓強說愁,真真是有些等而下之了!若顏、柳、張、懷諸子地下有知,豈不捶胸頓足?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