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近日,有位襄陽老者對襄陽大李溝(又名大呂溝)產生了興趣,一直在探尋大李溝的源頭,偶然間問於我,我憑直覺做出了回答:我推測大李溝的源頭應該是普陀堰水庫、白龍堰水庫和黑龍堰水庫,源頭可向西一直追溯至丹江口串聯。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大李溝和普陀溝的流向示意圖


雖然給出了答案,但我心中還是有不少疑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襄陽人,我對襄陽有很深的感情,我覺得應該有必要再弄清楚一些。於是我查閱了相關地圖,現將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多多指教。

一、普陀溝是大李溝的支流,大李溝是小清河的支流,清河是漢江的支流。

大李溝是清河的支流,清河是漢江的支流,這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這裡主要講一下普陀溝是大李溝的支流。目前的普陀溝已經隨著它的斷流,很少有人知道了。普陀溝命名於普陀堰(水庫),從普陀堰流下來的一個水溝被命名為普陀溝。普陀溝發源普陀堰,自北向南流經黃莊、鏖戰崗、古鄧城、橫穿臥龍大道、在普陀龍灣和襄軸家園小區中間流過,在江山南路處斷流,但查閱地圖可大致推算出其之前流向,大致向東南方向流經漢江路和中原路交叉路口,沿漢江路向南流入大李溝。

普陀溝具體流向如下圖: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普陀溝的發源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普陀溝流經鏖戰崗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普陀溝流經鄧城遺址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普陀溝橫穿臥龍大道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普陀溝在江山南路附近斷流


  • 關羽水淹七軍的水或來自普陀堰,水沿水流普陀溝而下衝淹七軍。

普陀溝流經鏖戰崗,而史料記載關羽曾在鏖戰崗水淹七軍。鏖戰崗的名字就是形容那場戰爭,鏖戰即激烈的惡戰。至今鏖戰崗仍有當年關羽擂鼓助威的擂鼓臺(約300平米),只是人們從臺上取土使臺地變矮了,臺地上曾發現過箭頭,馬鈴鐺等古物。由此可以推斷關羽曾經水淹七軍的水很有可能就是普陀堰水庫的水。史書記載當年八月大雨,洪水氾濫,關羽瞭解地形,在普陀堰水庫築起大壩,待水蓄滿,放水衝淹于禁所率七軍,最後取得勝利。

  • 古鄧縣縣治鄧城選址或與普陀溝有關,主要考慮生產、生活需要。

古鄧縣(南陽郡管轄)縣治鄧城遺址在今天襄陽市鄧城大道以南、臥龍大道以西的位置,而普陀溝正好流經此處。古人大多都在河邊築城聚居,這不僅是飲水的需要,更是生產、生活的需要,基本上所有的古代城池旁邊都有河流。查閱地圖發現,古鄧城附近正好有一條普陀溝,鄧縣縣治鄧城的建設極有可能與普陀溝有關係,普陀溝或是古鄧城選址建城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 普陀溝應該被重視,逐步疏通恢復其流向。

目前普陀溝已逐步被人遺忘,很多襄陽人知道大李溝,卻不知道大李溝的支流普陀溝,實際上普陀溝作為歷史古蹟更應該被保護。由於時代變遷和城市的發展,普陀溝斷流已經成為現實情況,樊城僅剩一條大李溝沒有斷流,樊城急需水系來美化城市環境,而疏通恢復普陀溝就成為最佳的選擇。建議將城區段普陀溝渠化,與大李溝再次連通,讓襄陽樊城城市形象提升一步。

二、大李溝應由白龍堰和普陀堰各一支水流匯合而成。

經查閱地圖,我個人初步判斷目前存在的大李溝發源有兩支,一支源於白龍堰(向東南流),一支源於普陀堰(向西南流),兩支合併後向東南流、再向南,再向東南流至王寨附近想東北方向流去,直至匯入清河。白龍堰水庫附近還有一支河溝向流去,在樊城牛首附近匯入漢江。而普陀堰、白龍堰等一直向西串聯至丹江口水庫。

大李溝具體流向如下圖: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大李溝發源於兩個水庫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原本曲折的大李溝現已被區劃取直(中豪附近)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大李溝在王寨附近90度轉彎


探尋襄陽大李溝、普陀溝的源頭及流向,希望疏通渠化普陀溝!

大李溝最終流入清河,清河匯入漢江

由於先秦兩漢期間,襄陽一帶多窪地大李溝支流很多,應該有不少季節性河流和水坑,而能夠長期一直保持的水流量的,應該就是現大李溝大致的河道。近些年,襄陽加大了對大李溝城區段的治理,規劃設計的樊城環形綠道也包含了大李溝,同時沿大李溝還將建設水淹七軍公園、大李溝帶狀公園、樊宛公園等。目前已經建設了樊城西側都市風情帶大李溝到月亮灣園路段2.6公里的綠道,相信在2021年,大李溝將真正以風景帶的形式呈現在襄陽市民面前。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若有不當指出還望各位指出,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