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020就业季遭遇疫情,线上招聘不打烊

唐山:2020就业季遭遇疫情,线上招聘不打烊

图为唐山学院学生处正在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

唐山:2020就业季遭遇疫情,线上招聘不打烊

往年的春季,正是应届大学生求职、签约的高峰期。如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千千万万名学子目前还没有回到校园。如何让用人单位与应届大学生充分交流,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大学生就业?我市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都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大学生应该以何种方式应对特殊的就业季?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政府部门:

多措并举促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造成一些企业用工缩减。当“春招”遭遇疫情,用人单位与应届大学生现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难度。为此,人社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给记者介绍了他们发布在官网上的@2020届全体毕业生的消息,里边列出了12条举措促进大学生就业。

这些举措包括:启动“24365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进行网上招聘、网上咨询、网上签约等一系列就业服务,特别是举办战略新兴产业、电子商务行业等重点领域大型网络招聘会;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并可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适当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录取时间,对延迟离校应届毕业生推迟报到、落户等时限;扩大重点领域招聘,落实应届公费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扩大见习规模;举办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学生的专场网上招聘会等举措。

高校:

推行“互联网+就业”模式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市高校纷纷推行起“互联网+就业”模式,多渠道收集招聘信息,举办网络双选会,千方百计给学生们创造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机会,努力破解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求职应聘难题。

“华北理工大学2020届毕业生有9241人,其中,研究生1091人,本科6830人,专科生1320人。较2019届毕业生增加1264人,加之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工作压力大。所以我们及早准备,于3月16日至20日、23日至26日,举办了两场春季网络双选会。”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董宝胜介绍说,这两场网络双选会,学校依托华北理工大学就业信息网平台,从前期学校发布邀请函、用人单位报名、学校管理员审核发布,到后期毕业生筛选单位和岗位、毕业生投递简历、参会单位筛选简历、参会单位视频面试,全程在线上完成。

据了解,华北理工大学首场网络双选会,参会用人单位就达552家,提供就业岗24174个,收到简历14847份,累计关注106794人次。双选会期间,华北理工大学就业信息网访问量达到544012次,1600余人参加视频面试,400余人达成签约意向。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给2020届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这校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就业,开展2020届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开设就业线上指导课,制定《签约确认函》,已帮助50名学生进行了电子签约,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和湖北籍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服务。学校还发布了《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和《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及时答复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应聘过程中的问题。目前已累计向毕业生推送招聘公告237条,职位信息1308条,举办空中宣讲会25场。

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在唐山学院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据这校学生处就业科老师高元介绍,唐山学院3月12日至13日成功举办“风雨同舟战疫情,鼓励就业盼康宁”2020届毕业生春季大型网络视频双选会。共组织241家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吸引4000余名毕业生报名参会,投递简历7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1458人次,有效视频面试192场,总浏览量达到78000余次。

而唐山师范学院刊发在网上的一篇报道显示:这校“2020届毕业生春季大型网络双选会”于3月14日至16日就已举办,吸引了来自京、津、冀等全国各地的共302家优质单位参与招聘揽才,涵盖教育、艺术设计、物流、服务、电子、IT、新媒、生化、大数据、新兴产业等行业,共提供了就业岗位11000余个。近4000名毕业生注册平台,投递简历3917份,进入线上面试室等候面试人数近5000人次,有大批毕业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进入下一轮考核。

用人单位:

空中双选会节约了招聘成本

各大高校举办的“空中”双选会,受到很多用人单位点赞。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加了华北理工大学举办的网络双选会。“疫情防控期间,这种网络招聘形式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更加强了企业与学生的互动。”公司招聘负责人反馈说,报名参会后,学生积极应聘,初步统计有40余人参加了视频面试,目前达成签约意向的有5人。学校提供的《签约确认函》也进一步提高了单位和学生的签约成功率。

在华理网络双选会上,牧原集团也收获满满。集团人资部工作人员张跃帮在微信中留言说,通过网络面试,他们收到了100多份学生简历,已与10多名学生成功签约。他希望校方多多举办网络招聘,并表示接下来打算在华理举办校级专场,进行线上宣讲。

在多数用人单位对今年招聘工作表示满意的同时,也有个别企业认为,线上招聘对于选拨人才存在不精准性,“由于隔着屏幕,还是无法更好了解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有关人士对今年是否能招到合适的人才有些担忧。

大学生:

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应聘

相对于用人单位,大学生们对招聘采取何种形式似乎并不介意,在迅速适应线上招聘活动的同时,他们也积极调整心态,把握面试规律,力求以最好的状态走上工作岗位。

在这个就业季,唐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赵振飞已成功签约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公司。成功应聘的他表现得十分轻松:“面对新的就业环境,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让自己主动去适应现在的招聘形势。”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田飞凡,也与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达成了签约意向。田飞凡分享说:“第一次参加网络招聘,感觉很方便和高效,在手机上就能查看参会单位信息,加上之前学校推送的按行业和性质分类的企业名单,我很轻松地就把招聘我们专业的企业筛选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投了10余份简历,并参加了3家公司的视频面试,最终与心仪单位达成签约意向。”她认为,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疫情之下,学校为了让同学们顺利参加招聘,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来举办网络双选会,有了“软件”的支持,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早做准备,完善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抓住机会。

鉴于目前的云招聘形式,赵振飞与田飞凡分别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网络应聘经验,希望对应届大学生有所帮助。

他们总结出三条建议:首先,要时时跟进学校或各大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以免漏掉合适的职位。同时,多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交流,尽可能做到信息共享,从而获得更多的招聘信息。发现感兴趣的职位后要及时投递。其次,面对众多招聘公司,要对自己需求的职位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是自己目前的意向职位,哪些需要靠后考虑,提前做好心理预期。再次,要把握好线上面试各方面细节,保证面试成功率。线上面试,不但要仪表整洁,身后环境也要安静整洁,并尽量化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检查网络是否稳定。面试开始后,要坐姿端正,保持与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因可能出现网络延迟,可以在面试官说话结束后停顿几秒,以免打断对方。在自我介绍及回答问题时要做到言语清晰,说话流利,面带微笑。(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原文地址:http://tangshan.huanbohainews.com.cn/system/2020/03/30/011899673.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