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陽:亦師亦友 懸燈相望——朱門領袖蔡元定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莒口鎮上布村翠嵐山的西山陵園,每逢清明,前來祭拜南宋著名理學家蔡元定的人群絡繹不絕。蔡元定是朱熹的得意門生,被譽為“朱門領袖”,他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潛心著書立說,精識博聞,為學長於天文、地理、樂律、歷數、兵陣,成為一代大學問家。

走進建陽區麻沙鎮水南古村,漫步蔡家巷,古樸典雅的古民居散發著教化的芬芳,蔡氏大宗祠就在這裡,“五經三注第,四世九賢家”鐫刻在宗祠大門上。一個家族,連續四代九人以理學為中心內容,深入研究,精心撰著,彙編而成“蔡氏九儒書”,成為閩學史上的一部鉅著、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一個奇觀。蔡元定是“九儒”中出類拔萃者,潭陽蔡氏最顯赫的先祖,大宗祠裡的蔡元定紀念館訴說著他的偉績。

朱門領袖 亦師亦友

蔡元定是誰?作為朱熹最特別的弟子,“朱門領袖”準確概括了他在朱熹門下眾多弟子裡的地位。作為“潭陽七賢”之一、地方歷史名人,建陽區城南崇陽溪畔建有蔡元定廣場,佇立著蔡元定石雕像,緬懷其弘揚中華文化、教化故里的功績。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號西山先生,建寧府建陽縣人,蔡發之子。他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律呂學家、堪輿學家,朱熹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著有《律呂新書》《西山公集》等。

蔡元定幼從其父學,及長,師事朱熹。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25歲的蔡元定得知朱熹在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講學,就到五夫向他拜師。

朱熹初次考詢他的學識,見他談吐非凡,立即大為驚奇地說:“此吾老友也,不當在弟子之列。”此後,朱熹視蔡元定為講友,一起博涉群書,探究義理。

成為朱熹弟子後,蔡元定常侍其左右,協助創建精舍,辨難解惑,教授生徒,成為朱熹的得力助手。當有前來投拜朱熹的學生時,朱熹必定先讓蔡元定考查其學問,每當講解到各種儒家典籍中的深奧義理,學生難以領會時,總是讓學生先與蔡元定討論,由蔡元定為他們解惑,蔡元定成為朱熹的得力“助教”。

在長達四十年的交往中,兩人學術同趣,亦師亦友,結下了深厚的師友之情。在學術研究中,每當有超越朱熹的地方,蔡元定總是坦誠相告,據理分析,把自己的學術思想傾注於朱熹的書集中,為師父朱熹傾盡全力,成為朱熹學問的重要講論者、啟發者、著述者和修訂者,因此有“紫陽羽翼”“閩學干城”的美譽。

懸燈相望 對榻論道

建陽區莒口鎮東山村有兩座大山,東西相峙,間隔八里,西邊的一座名西山,東邊的一座名叫雲谷山,這兩座相望的山因朱熹和蔡元定“懸燈相望”的故事而出名。

淳熙二年(1175),蔡元定幫助朱熹在雲谷山建晦庵草堂,同時為了能經常與朱熹會面探討學問,自己也在對面西山頂上建西山精舍,內設疑難堂。為了方便及時聯絡溝通,在西山、雲谷山上都有構築燈塔。當時朱熹與蔡元定二人約定,夜間懸燈相望,燈明表示學習正常,燈暗表示學習有疑難,翌日就往來切磋論學。

每當夜晚燈暗之時,第二日蔡元定就到雲谷山晦庵草堂拜見朱熹,一起學習,朱熹一定會留他互相討論上幾天,兩人對榻論道,通宵達旦,共同解決疑難問題,經常接連數日,廢寢忘食。

朱熹對蔡元定的評價很高,在贈蔡元定書中有“臨風引領儀,已聞采薇歌”的讚語。蔡元定的博聞強識也讓朱熹歎服,曾對人說:“人讀易書難,季通讀難書易。”朱熹因此很喜歡與蔡元定講學辯論,兩人隱居山林著書立論。

“懸燈相望”也成為二人師友情深的一段佳話。朱熹女婿、大儒黃幹曾評論兩人感情說道:“公之來謁朱子,必再數日,往往通夕對床不暇寢。”蔡元定去世後,朱熹在寫給蔡元定的祭文中感嘆道,“思昔相從雲谷西山間,身焉賴以修,過焉賴以補,相與切磋討論,又相屬以遵守”。

寶祐三年(1255),理宗皇帝敕建西山精舍,塑繪蔡元定與朱熹對座講道神像,御書“西山”巨字刻於石崖上。

直至今日,朱熹、蔡元定師生之間相互學習、鍥而不捨、教學相長的精神,依然受到後人推崇,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有功於晦庵甚大”

蔡元定一生潛心理學研究,不屑科舉仕途,傾盡全力協助朱熹論述傳播理學。

作為理學的研究者和傳播者,出身書香門第的蔡元定,很小就打下了理學的基礎。

其父蔡發實施胎教,在蔡元定母親懷孕之時就專門佈置一個房間,擺放儒家聖賢肖像,讓其每天瞻仰瞭解先聖先賢的故事。蔡元定從小聰睿超群,擁有超乎常人的悟性,8歲能作詩,10歲一天能背誦千字以上文章。蔡發又教授其二程《語錄》、邵雍《皇極經世》等北宋名儒理學著作,為其理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紹興二十二年(1152),18歲的蔡元定秉承父親遺訓,在西山絕頂建精舍,刻苦讀書,以日月為伴,忍飢苦讀,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可以讀懂晦澀難懂的古書,還能辨析考證,糾正錯誤,具有“爬梳剖析,細入秋毫”的能力,這對他與朱熹論學著述有很大幫助。

蔡元定不僅是朱熹的得意門生,更是親密好友,在教學和著述上,成為朱熹的左膀右臂。

朱熹的許多著作都是和蔡元定往復參訂、合作完成的,蔡元定的學術觀點也在朱熹的著作中體現,朱熹的許多著作,也包括了蔡元定的思想。

蔡元定的學生翁易在《蔡氏諸儒行實》雲:“季通生平著述多謙讓,寄寓於熹書集中,此見其有功於晦庵甚大。”蔡元定生平的許多著述,都毫無保留地融會在朱熹的學術思想中,朱熹取得的成就,蔡元定的功勞最大。

朱熹註解《四書》和編寫《伊洛淵源錄》《詩集傳》《近思錄》等著作,均與蔡元定共同參訂。《易學啟蒙》一書,蔡元定起稿至“論易”,朱熹對《河圖》《洛書》《皇極經世》的研究都是從蔡元定那裡受到啟發。

朱熹在《與劉孟容書》中感嘆道:“交遊四十年,於學無所不講,所賴以祛矇蔽者多。”朱熹晚年把與蔡元定講論學術的言論稱《翁季錄》,正表明蔡元定對其著述所具有的股肱之力。

蔡元定自始至終參與了朱熹理學體系的創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鄧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