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手稿趣闻

鲁迅手稿趣闻


鲁迅手稿趣闻


手稿之于作家是极为重要的物事,然而文学大家鲁迅是个例外。他的创作总量约在1000万字,而《鲁迅手稿全集》收录的仅600万字,据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鲁迅通常对自己的手稿并不重视,随写随扔,投稿后也不收回。

鲁迅先生对手稿满不在乎,幸好有个非常在乎的许广平。


鲁迅手稿趣闻


她常常背着鲁迅收集手稿,有些甚至是从厕所里捡回来的。鲁迅去世后,安全形势恶化,许广平省吃俭用,重金租下外国银行的保险箱,保证了手稿的安全。1951年,许广平将大部分鲁迅遗稿捐献给国家图书馆。

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

在给萧红的回信中,鲁迅写到: 我的原稿的境遇,许知道了似乎有点悲哀;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我自己是在擦桌子的,因为我用的是中国纸,比洋纸能吸水。


鲁迅手稿趣闻


一家出版社向鲁迅先生约稿,鲁迅先生事先打听到这家出版社付稿费只计算字数,标点符号除外,就发了一篇完全没有标点的手稿过去。对方看了连连告饶,回复说文字是极好的,只是没有句读,断句十分不便。鲁迅这才告诉对方;“标点符号本来就是用来断句分行的,你们若让我加标点可以,需得计入字数付费。”对方无奈同意,鲁迅先生方才把带标点的版本发去。所以这一次手稿成为了鲁迅先生争取合理稿酬的工具。

手稿对于研究一个作家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里,引用惠列赛耶夫的一段话:“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鲁迅手稿趣闻


所以,现在出现民国文学大家手稿拍卖出现单页几百万的现象,就容易理解了。

当年,上海拉都路卖油条的,随便拿一张鲁迅手稿,完全都可以做传家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