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很早就聽說《楚門的世界》這部豆瓣高分電影,但是卻不知道這部電影最特別之處是來源於電影的主角楚門生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中。

他生活的地方又與現實高度相似,不同的是,除了他自己,他生活中所有的人都是演員。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當我知道楚門的生活,甚至包括楚門這個人都是被操控的之後,兩個字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那就是“殘忍”。

對待楚門,所有的人都是殘忍的,除了那一個暗示他“一切都是演戲”的女孩。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楚門的世界》是描述的是一個名叫“楚門”的普通男人的故事,電影中《楚門的世界》是一檔電視節目,這個電視節目全天候直播楚門的生活,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收視率一直很高。

楚門生活在一個叫“桃源島”的小鎮上,這是一個美麗的海邊小鎮,小時候的楚門和父親乘船出海,卻遇暴風雨,父親落入海中喪生,從此楚門對海水有了陰影。

成年後的楚門有一份輕鬆的工作,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兄弟,有一個賢淑的妻子,一切看似美好。然而這一切都是假的,他父親的死、他的兄弟、他的妻子、他的母親以及他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演戲。

電視節目導演為楚門構造了一個完全虛假的世界,這個小鎮整個就是一個很大的影棚,幾千架攝影機佈置在這個小鎮,在楚門生活的每一處。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是楚門,你願意生活在這個虛構的美好世界,還是更願意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也許是支離破碎的現實世界中呢?

這部電影引發了觀眾對自由、對探索、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你是否願意一直生活在固定不變的生活中呢?

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所幸,電影的最後,楚門終於衝突被設定的生活,對虛假的生活說了一句:假如明天看不見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他走向了真實的社會。三十多年生活在一個虛構的社會中,楚門為何擁有走出去的勇氣呢?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不假思索地遵從了他的內心。

楚門一直懷揣著一顆探索的心,然而,導演一步一步設置,使楚門無法離開他的生活。

首先,導演用楚門父親的死,讓楚門對海產生恐懼,不敢走出小鎮;其次,楚門有了一份輕鬆的工作;再者,楚門有了一個愛他的妻子等等,當然,導演還安排了楚門的妻子為他生兒育女。

這些都是為了留下楚門,讓楚門放棄他探索世界的理想。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一次次奇怪的事情讓楚門有所察覺,他終於發現這是一齣戲,於是他精心策劃了出逃計劃,他駕駛船隻試圖穿越汪洋大海逃離桃源島,然而,當他到達海岸,才發現,大海也是虛假的。

他到達的是影棚的邊緣,他只要走出這個“影棚”的大門,他就到達了真實的世界。這時候,導演的一番話又試圖留住他,導演說:

外面的世界和這裡的世界一樣有光明有黑暗,你為何不待在這裡做你的大明星,享受觀眾對你的愛呢?

看似的確如此,哪裡不是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呢?

如果楚門對導演所描述的感情以及他提出的建議做權衡,如同我們在生活中對很多事情做利弊權衡一樣,那麼,楚門會走出去嗎?

楚門勇於走出去的最主要力量來自於他內心對於自由和探索的渴望,他義無反顧地勇敢去面對外面的世界,他再也不想以大家認為的最好的方式生活,那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我想起了王小波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寫過:“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大家認為你應該怎樣去生活”的觀念之中,而不敢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正如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如果書中的主角墨守成規地按照大家的標準去生活,忽略他內心對於繪畫的強烈追求,那麼,他必定是痛苦的,他就始終不能活成自己,也不會創作出藝術價值極高的畫作了。

雖然,我們眾多的人都是無法放棄特定的生活的,但是,至少我們應該去保持一顆探索的心。當我們對生活感到厭倦,當我們內心湧起追求,當我們有了理想,試著遵從內心,鼓足勇氣去探索。如果內心的理想在現實面前折服,不付諸行動,那麼,理想終究會是一場夢而已。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當我們的生活毫無樂趣地週而復始的重複,猶如走進了一個死衚衕,那麼,只有遵從自己內心的嚮往,避免用世俗的觀念對生活做權衡,才能打破常規。

電影除了帶給我對於現實生活的啟發和思考,同時,我從中也看到了人們的冷漠。電視節目《楚門的世界》的導演是自私殘酷的,而旁觀者何嘗不是呢?

旁觀者的殘忍:冷眼旁觀

《楚門的世界》中的殘忍不僅僅在於導演對楚門的人生進行設定和操控,還有觀眾的冷眼旁觀。

1、導演的殘忍

他操控一個人的一生,還自認為沒多大關係,甚至認為他創造的這個世界與真實的世界無異。

不管是出於藝術或者是電視製作,設定一個人的人生是不人道的,當楚門在大海中行駛,他為了阻止楚門,製造了狂風暴雨,即使他知道這樣極有可能導致楚門喪命,而他依然考慮的是他的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為了電視節目的利益,操控一個人的一生,這是自私的。所以,電影《楚門的世界》帶給觀眾的還有對生活中的“操控者”的思考,我們的生活是不是也是被操控過?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2、觀眾的殘忍

所有人都在看發生在楚門身上的好戲,所有人都知道楚門一切的生活都是虛假的,但是他們都樂滋滋地看著楚門被“愚弄”。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一個男人,他的妻子出軌了,他周圍的人都知道,甚至是他最好的朋友都知道,然而,他卻不知道,他自以為擁有妻子的愛和幸福的家庭。

那些知道他妻子出軌的人,變得很樂意打聽他的生活是否依然幸福,他們都帶著觀望的心態看他。這些人,有人的在內心偷笑“這個男人太傻了”,一些人內心在想“不告訴他,他反倒過的也挺幸福’,還有人在想“事不關己”……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直到有一天,男人終於自己發現了,而且還知道自己一直被所有人矇在鼓裡。

真是一種被愚弄的感受,也是一種諷刺,那些觀望楚門的觀眾和演員們,也是這樣的心態。

他們想看的不是楚門是怎麼生活的,他們看的是“戲”,看楚門如何在這種被安排的戲裡“出醜”的,全世界都知道楚門,而楚門不知道自己是誰,對楚門來說,這不是一種殘忍嗎?

生活中,太多這樣的旁觀者,他們不著眼於自己的生活,反而津津樂道於看別人出醜,人性善惡,都融合在了生活百態之中。

《楚門的世界》:走出生活的死衚衕,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

結語:

《楚門的世界》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不管我們是從人性的角度,對現實思考的角度,還是對生活認知的角度,都能受到啟發。

當我們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h,當我們失去探索的勇氣,我們不妨看一看《楚門的世界》,和楚門一樣,對以前的生活說一句:假如明天看不見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然後走向新生活,迎接新生活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