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安家》結局大團圓,房似錦原諒了她那個重男輕女的吸血鬼母親,徐文昌也和那個自己恨了多年的父親擁抱和解了。

怨恨了那麼多年的心結,就這樣被化解,確實有些牽強,但透過這些,我們卻看到一些真相。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1.原生家庭的心結被強行解開,並非完全沒道理

徐文昌的爸爸早年出軌,媽媽在他7歲生日那天跳樓自殺,然後小三扶正,成了家裡新的女主人。

雖然徐文昌物質生活一直都是富裕的,但在心理上,這樣的創傷,影響太大,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因為恨父親,他選擇做了父親最不喜歡的房產中介;因為恐婚,和張乘乘的婚姻,他一直都處於被動。

所以,徐文昌表面上是個好好先生,但其實內心是叛逆的,他心底的那些創傷決不能被碰及,比如張乘乘出軌後他的決絕;堅決不做闞文濤給小三買房的單子;還有他的生日,也是他媽媽的忌日,不能過。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和房似錦的結識,讓徐文昌改變了。

剛開始不明白他為什麼會喜歡上房似錦,畢竟房似錦和他的前妻張乘乘完全是兩個不同類型,一個是隻知道賣房子賺錢的女強人,一個是善於撒嬌發嗲的蛇精美女。

後來發現,張乘乘的個性,只會依賴徐文昌,她永遠都無法、也不會願意真正走進徐文昌的內心去了解他,所以徐和張的婚姻早晚會出問題。而房和徐都有著原生家庭深深的痛,兩人同病相憐,相互取暖,彼此理解,這樣的愛才走心。

而且,房似錦悲慘的原生家庭問題很大程度上也緩解了徐文昌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恨,他在幫房似錦處理房母勒索威脅的過程中,可以保持和善;他心疼房似錦失去爺爺,差點與房母動手,但他還是勸房似錦對生病的母親伸出援手,說打斷骨頭連著筋,斷不乾淨。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如果他真的對父親恨之入骨,無法原諒,那他不可能會這樣勸房似錦。

雖然兩人都恨父母,平時沒事的時候表現的不在乎,可一旦事涉父母,他們又會不自覺的做出強烈反應,比如一提到父親,徐文昌情緒就很激動;房似錦想逃離家人,但她仍然一次次向母親妥協。起碼在情感上,他們並沒有完全獨立於原生家庭,因此情緒上就只能受制於父母。

事實上,能做到情感完全獨立於原生家庭的人很少,尤其中國人家庭觀念非常重,在世俗的觀念裡,如果不能與父母和解,別說電視劇不圓滿,連真正的人生都會不圓滿,有缺憾。這就是他們被強行和解的真相。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2.現實中原生家庭的恨被化解的,不多,需要時機

現實中的孫儷也有個不幸的原生家庭。孫儷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拋棄了她們母女,母親一個人帶大她,吃了很多苦,孫儷也因此恨了父親很多年。

很幸運,長大後的孫儷很爭氣,不僅事業發展的很順利,婚姻家庭也都很美滿。

可實際上,原本孫儷和鄧超都是不婚不孩主義者。鄧超的原生家庭也是個重組家庭,年少時候的他非常叛逆。後來二人因戲結緣,結婚生子,愛改變了兩個人的人生。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而孫儷的父親後來的日子過的並不好,一家人生活窘迫。孫儷成名後,有媒體找到孫父,試圖挖孫儷的黑料,但孫父沒有說一句女兒的不是,始終在維護她。

孫儷聽說後,心裡五味雜陳,鄧超見此,勸她放下對父親的恨。其實孫儷恨父親很大程度是因為母親,她覺得母親為自己吃了太多苦,如果自己原諒了父親,那就是背叛了母親。

糾結不已的孫儷去問母親:“還恨父親嗎?”孫母說:“早就不恨了,有了你,我很滿足。”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聽完母親的話,孫儷最終決定放下仇恨,與父親和解,現在她和父親一家人相處的都很好,這裡面鄧超的功勞很大。

他們父女能和解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孫父先做出了維護她的行為,也就是有主動求和的意願,加上孫儷已經擁有的愛多少緩解了她心中的傷痛,還有老公和母親的正面反饋,因此她才有餘力去原諒父親。

這個和解的過程顯然並不容易。能和解固然好,但若沒有這種機遇去和解,難道只能抱恨終身?未必。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3.不和解,照樣有出路

經常聽到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簡直就是給了父母一把尚方寶劍,意思就是不管他們怎麼對待孩子,都是對的。如果父母做了錯事,或者嚴重傷害了子女,子女不能反對,只能接受?不然就是不孝、被人唾棄?這太荒謬了。

子女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如果父母傷害了子女,那子女應該遵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做出回應,不應該被道德倫理綁架。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以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聞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就和母親的關係非常惡劣。他的母親脾氣暴躁古怪,尖酸刻薄,對馬斯洛的傷害非常大,所以他一直都很恨他的母親,一生都沒有原諒她,甚至連母親的葬禮,他都沒有參加。

但這並不影響他自己的人生照樣過的幸福美滿,他和妻子十分恩愛,和孩子們的關係也很好,事業上也有自己的建樹。

馬斯洛從孩子出生就開始觀察他們的行為,孩子的行為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他覺得非常美妙,也為他後來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奠定了基礎。他認為,一個人是什麼樣子是由自己的行為決定的。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蔡康永在《情商課》裡說,不被父母偏愛的孩子,與其把注意力放在一個怎麼努力都得不到愛的小家裡,不如把視線轉向外界更廣闊的世界,若能在外面更大的世界,獲得成就和尊重,那其實是更大的福氣。

他給了一個辦法:童年被父母傷害過的人,可以去試著找個合適的方式與父母平等的溝通,明確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注意不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去求和解,而是為了讓自己得到解脫。

其實很多人都在原生家庭中或多或少受到過傷害,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也說自己身上有很多童年的創傷,小時候不知道,長大後遇到事才意識到。

徐文昌、房似錦與父母牽強的和解,恰恰說明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

所以,有原生家庭的創傷也好,與父母和解不了也罷,既然這些先天因素我們自己無法控制,那我們就努力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學習與自己和解,給自己足夠的勇氣去質疑過去,發現未來,重塑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