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常山下層文化”是繼仰韶文化之後的一種原始文化遺存。據碳14測定,其年代在公元前2930±180年左右,它的相對年代晚於仰韶文化而早於先周文化。其主要文化遺址——常山遺址位於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城西約三公里的茹河南岸旁。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常山下層文化玉 環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玉 環

常山下層文化(公元前2100—前1900年)

鎮原縣三岔鎮大原村大原遺址出土 外徑10釐米內徑6釐米厚0.2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常山下層文化玉 錛

玉 錛

常山下層文化(公元前2100—前1900年)

鎮原縣三岔鎮大原村徵集 長8.5釐米寬3.2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常山下層文化玉 鏟

玉 鏟

常山下層文化(公元前2100—前1900年)

鎮原縣三岔鎮大原村徵集 長9.5釐米寬4.2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乍冊吾”玉戈

“乍冊吾”玉戈

商代(公元前1600—前1100年)

西峰區董志鎮野林村溝瓦畔徵集 援長28.2釐米寬8.2釐米內長10.3釐米寬7.2釐米厚0.5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周代玉 鏟


玉 鏟

周代(公元前1100—前256年)

環縣曲子鎮雙城村徵集 長22.5釐米寬7.5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周代玉 璜

玉 璜

周代(公元前1100—前256年)

西峰區徵集 外徑9釐米內徑5.2釐米厚2.7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周代玉 琮

玉 琮

周代(公元前1100—前771年)

華池縣徵集 高5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周代玉 鉞

玉 鉞

周代(公元前1100—前256年)

西峰區彭原鄉徵集 長10釐米寬5.5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周代玉 琮

玉 琮

周代(公元前1100—前256年)

西峰區後官寨鄉徵集 高5.5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戰國玉 圭

玉 圭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寧縣九峴鄉在川村校田隊徵集 長13釐米寬2.4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戰國玉 璧

玉 璧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西峰區徵集 直徑14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戰國玉 璧

玉 璧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西峰區徵集 外徑8.9釐米內徑3.5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戰國玉 璧

玉 璧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西峰區徵集 外徑18釐米內徑7.3釐米厚0.4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漢白玉麒麟馱瓶

漢白玉麒麟馱瓶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

西峰區徵集 高15釐米長13.6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玉 璧

玉 璧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

西峰區徵集 直徑22.3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二龍戲珠玉鐲

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

西峰區徵集

直徑8.3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蒼龍教子玉帶鉤

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

環縣天池鄉天池村徵集

長11.5釐米寬2.2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蒼龍教子玉帶鉤

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

環縣天池鄉天池村徵集

長11.5釐米寬2.2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獸首白玉帶鉤

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

鎮原縣太平鎮徵集

長6.5釐米寬4.2釐米

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部分[玉器]

透雕吉祥多寶紋玉牌

透雕吉祥多寶紋玉牌

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

西峰徵集 長7.2釐米寬5.8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