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世界万千,众生淼淼,我们每个人都在内深处深藏着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灵魂,就像是《大话西游》里的紫霞和青霞,一个俏皮灵动、活泼可爱,一个深沉冷傲 、力气丛生,他们是双胞胎,是共用一个身体的两个灵魂,但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个侧面?

美文|《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就如我们,也时常在内心深处期待另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温柔细腻、八面玲珑的人有时会羡慕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人,内向胆小,朋友圈狭窄的人,必然期待自己热情灵动、与所有人打成一片。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己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拼尽全力、违逆本性可能也只会落得身心俱疲,所以我们更倾向于把这种想法作为一种想象,一种心血来潮的安慰。

然而《想见你》的播出让我们这些心血来潮的想法变为了现实,剧中那个同一面孔不同灵魂的女孩子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的心,她们两个人的性格如同一枚硬币的AB面。

陈韵如原本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她不喜热闹,安静冷淡,有着显而易见的孤僻,这样的女孩注定不会被太多人关注,所以她的朋友很少。

美文|《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而黄雨萱就恰好相反,她喜欢是心里藏不住话的人,大大咧咧、单纯直接,自己的想法或者情绪很容易被察觉,大家也都喜欢和这样行事爽快的人相处。如果说黄雨萱是闪闪闪发光的小太阳,那么陈韵如无疑是皎洁清寒的月亮。

美文|《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当住在陈韵如心房的里黄雨萱劝告陈韵如不要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时,陈韵如却觉得只要自己离开了,那么在大家的心目中的便是她怎么演都演不好,但又是她最想成为的陈韵如。

她期盼着被大家喜欢,却知道自己哪怕拼尽全力也成为不了黄雨萱式的陈韵如,所以她选择自我了断,祈求留下的那个是大家喜欢的活泼开朗的陈韵如。

那一刻她该是多么的绝望啊,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过分内向,不敢向逢年过节来家的亲戚问候,被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批评,直到现在每次家里来人爸妈还要提醒我要问候人家。那时我恨不得有另一个活泼可爱、人见人爱的自己来代替我。

美文|《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而后剧情以改变陈韵如的死为线索,步步推进,而到了剧集的尾声,杀死陈韵如的不是谢芝齐而是陈韵如她自己。我们以为的剧情可能就此点到即止,到了剧情的后面,陈韵如没有死。

这样的剧情很出乎意料而又显得合情合理。黄雨萱接受了陈韵如的想法,决定不再试着改变陈韵如而是选择相信。

醒来后的陈韵如云淡风轻地对莫俊杰坦诚曾经不快乐的情绪,浅浅一笑,“这个世界好像也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

美文|《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陈韵如,黄雨萱,一个个体的两面,到最后,开始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当一个人对自己和解了,便没有内心的纠结,万般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也会发生实质性变化,恰似剧里的很多场景伴随人的想法逐一变化或者消失。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有些欣慰,因为我也开始由厌倦内向的自己变得开始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内向和胆小,接受自己拼尽全力也无法变成八面玲珑的人。所以,我开始看开,开始正视自己,开始接纳自己,也开始渐渐由“玻璃心”变成了“金刚心”,虽然依旧不被所有人喜欢,却也不会自我厌弃。

美文|《想见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与自己和解,便是与世界和解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个小孩,自我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和自己更好地相处。当身边人好心地提出他们的建议时,如果自己的内心是抗拒的,或者明知道自己无法达成时,就不必刻意的勉强自己,因为我们终其一生还是要踽踽独行,与内心的自我妥善相处才不会感到疲累。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只有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愿我们御风而行,与自我和谐相处,奔赴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