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外出五年,家中無米下鍋,惡婆為活命賣兒媳,窮秀才相助走大運

看古代百案 聊人性黑暗

俗話曾說:“掙得好祖宗,然後有好子孫。”

教書育人,勤懇培育弟子不求回報

蘇州府吳縣處,有一人家姓席,這席家是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家中富裕,子孫繁多,人人都羨慕他家中錢財多,卻不知這全是他祖上積了德的緣故。

席家祖上有一秀才,是明朝的秀才,為人忠厚正直,好行善事,見人落難也會出手相幫,因家中無甚錢財,便開了一個私塾餬口。


兒外出五年,家中無米下鍋,惡婆為活命賣兒媳,窮秀才相助走大運


雖是教書先生,那秀才卻待人極好,教育弟子用心至極,人人都把孩子送來他的學堂讀書,每至年底,這秀才都要回老家過年,家中雖有數十里之遠,卻從不要學生送,也不肯乘坐馬車,每每都要走上半天的路程。

那日先生拜別好友歸家,誰知走到本路是天忽下起雨來,這先生也未帶雨具,腳下的路也泥濘難行,只得在路邊的屋簷下躲雨,打算等雨停了再走。

不想過了一刻,那雨反倒下的越發大了,天色也漸漸黑了,教書先生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也不顧自己是否與這家人相熟,心裡想著扣門進去坐坐也好,有怕敲門驚動打擾了這家人,只得呆呆站在這屋簷下,如同釘在那門上的門神一般。

兒子外出五年未回家,婆婆為活命賣掉兒媳

也不知過了多久,雨小了一些,屋中似有哭泣聲傳來,悲悲切切甚是悽慘,待先生細聽才發現是婆媳兩個,她二人說一回哭一回。

只聽一個老年人說道:“媳婦,我本捨不得你,但家中柴米都沒了,如何過活?只得勸你走了這條路,免得餓死在家中,”另一個聲音說道:“婆婆,我與你朝夕相依,一刻離開不得,我若走了,你孑然一身,如何是好?”

彼此絮語皆是悽慘之話,門內哭個不停,門外的先生也哭泣不止,心中想到:“世間有如此窮苦之人,我輩布衣得暖,粗飯得飽,室家完聚,不愁離散,就是上界神仙了。”


兒外出五年,家中無米下鍋,惡婆為活命賣兒媳,窮秀才相助走大運


直到半夜後,屋內的哭泣聲才止住,門外的先生仍是愁眉不展,正如詩句所云:“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這先生把自己立在屋簷下的苦楚忘了,反倒替他人憂心起了,於是想起一條計策,天亮後便離開此地,將這家人給記下了,待行至一里路後,先生走進一家店詢問那家人的處境。

小兒說道:“這家人姓劉,家中主事的叫劉達,是個做木匠的,五年前出門去了江西,丟下這一妻一母在家,家中衣食都缺,那婆婆想把兒媳賣了換些彩禮,也不至於餓死。”

先生聽此話心中已明白了大概,他拒絕了店小二送他吃食,反倒問店家要了些筆墨紙硯,獨自一人坐在一旁寫了一封信。

心善救濟劉家,卻恐對方報恩每日都懼婆媳看見自己

原來那先生想幫幫那劉家,便以劉達的名義寫了一封家信,又拿出自己這一年積攢下的十兩銀子,放進信封中一起封好,辭別了店家後又去了劉家。

待到了劉家,先生敲門便問:“這可是劉家麼?”待婆媳來開了門,先生又說:“你家劉達在江西寄了一封信回家,還有十兩銀子在裡頭。”

說罷將信封交給婆媳,轉身便走,那婆媳還未明白,本想問問他為何劉達不歸家,見他走得快只能做罷,遂拆開信封查看,見裡面有十兩銀子,信上的字卻又不認識。


兒外出五年,家中無米下鍋,惡婆為活命賣兒媳,窮秀才相助走大運


只得託鄰居來唸信,只見信上寫道:“在外賺了些小錢,來年四月我定歸家,先寄銀十年,暫且給你們度日。”

婆媳一聽,無不歡喜,便拿了十兩銀子去換些散碎錢,買米買柴,也拒了那家買兒媳的人,那先生回家從未提過此事,若是家中問起攢的錢,便推脫說丟了,後每每經過劉家之時,都怕他們知道錢是自己送的,都急忙過去,唯恐撞見那家婆媳,反倒像是做賊的人。

誰知事有湊巧,到了四月時,那劉達果真歸家了,還帶回了不少銀錢,母親和妻子大喜,白日裡忙裡滿外也顧不上閒話,待夜間時聊起那十兩銀子。

兒子歸家,卻說從未寄錢回家,怪哉

劉達驚愕不已,說道:“家中苦楚,我在外也知曉,只因一時不能回來,連寄一封信也不能做到,那一封信和十兩銀子又是從何而來?”

待妻子細說道:“銀子不是你寄的?誰會給如此多的錢?況且信中寫你四月歸家,你果真四月回來。”

劉達也詫異,待他看完那封信,說道:“此信真不是我寫,定是一個善人見我家中貧苦,故此前來救濟,又恐你們多心,才以我的名義寫信寄錢。”

其母回憶,那送信之人似乎是一個讀書人的模樣,劉達暗暗記下此事,第二日便去訪遍左鄰右舍,一來是久不會面,二來是問那銀錢之事,眾人卻不知,只是這事就此傳了出去。

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知道劉達家曾有人送過十兩銀子,忽有一店小二回憶起教書的席先生曾來問過自己劉家的事,也曾寫過一封信,又見他摸出銀子和信一起包好。

劉達大喜,去了席先生家中問及此事,正好趕上席先生為兒子準備聘禮,他將此事一說,不想那席先生為了不讓他內疚,卻不肯承認此事,眾人見他隱瞞,又爭著看了信的筆記,見果真是他的,席先生反對劉達說道:“我信中隨手寫你四月歸來,你果真四月回家,此事是天意,不干我的事。”


兒外出五年,家中無米下鍋,惡婆為活命賣兒媳,窮秀才相助走大運


劉達見先生不讓報答他,只得問道他今日有何喜事,聽說席先生為兒準備聘禮,他便說道:“我今日送還銀子,想必先生不守,既然席公子婚姻在既,不如我送你一張姻緣床,聊表敬意。”

那席先生還未說話,眾人皆說:“好,我們代替先生領你的情,”劉達遂即告辭離去,待他走後,眾人皆誇席先生,反弄得席先生面對此次誇張不知如何接受。

果然,待席先生的兒子成親那日,劉達正送來一張大床作為賀禮,席秀才只得接受,後那席家兒子和新媳婦用的就是此床,連生了三子,眾人都嘆席先生有福報。

那席家也在當地成了大戶人家,後人皆做了官,若不做官也是鉅富之人,家族中多達數百人,人人都說是席先生平日善心替後人積德。


後記:詩云,積書未必兒孫讀,白鏹遺留或受貧,不芳暗中行好事,子孫富貴永千春。

此詩句說得正是人心善為後人積德之事,不過前面那句小編不太同意,家中留書藏古籍,家中子孫不一定不會讀,人做好事是對的,但是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品性來源於父母的教導,自身的三觀正

席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像他這樣的人身邊也有很多,例如叢飛,雖然很多接受過他幫助的人不感恩,但是也有極大一部分人去探望過他,並且也受了他的影響去幫助了別人。

有句話說的好,施恩莫忘報,你做了好事也不一定要求回報,只要你內心快樂,自有你的前程和福報在積累,至於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整天想著算計,其實他們不一定有你快樂。

也不要盲目的去幫助別人,不要把善心當做廉價的物品去散發,去幫你認為值得幫助的人,心中寬慰,自有一片光明在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