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普通百姓知道自己是漢族人嗎?為何?

吻住乄能淫


知道的,“漢族”這個概念早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但是當時因為一些社會原因,只是在一小部分圈子裡面知道,也就是貴族裡面,底層的老百姓“漢族”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瞭解。

但是後來隨著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南移,比如晉朝的時候,五胡亂華,晉室南遷,隨之而來的就是“衣冠南渡”,大量的門閥士族南移,也是從這個時候,“漢族”這個概念才開始在全國流行,或者說在外族的逼迫下,人們開始逐漸認同這個概念。


然而“漢族”真正得到強化這是在南宋的時候,因為北宋的時候,連續遭到兩個遊牧民族的強國打擊,因此到了南宋民族意識開是復甦,最典型的就是民族英雄岳飛了。

到清朝的時候,百姓也當然知道自己士漢族人了,要不然康熙就不會去祭拜朱元璋,祭拜孔子,祭拜三皇五帝,雍正也不會搞一個什麼滿漢之辯了。


“漢族”這個概念,從漢朝開始出現,隨東晉開始傳播全國,到宋朝真正的開始深入人心,然而就算是老百姓知道自己是漢人,但是也沒有什麼用,因為話語權掌握在士紳的手中,王朝的傾覆與建立完全就是受士紳的影響。


這個歷史很正


不知道。

或者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作為漢族的意識,只有少部分人有這種意識。

我舉一個反例。

18世紀左右,清朝鼓勵大量內地的漢民去雲南進行邊疆開發。由於資源有限,所以當地就出現了各種械鬥,特別是漢移民和土著回子之間的械鬥。

但是,這種械鬥的單位,並不是基於漢族的認同,而是源於鄉土地緣關係。

例如,道光元年(1821)白羊廠銀礦械鬥案中,當時的組織者,是以楚民、臨安人和湖廣人作為單位的,並沒有以漢人的認同感去和當地土著進行資源競爭。

這就說明,這批漢人移民並沒有一丁點的漢族認同,並不理解自己是漢人的身份。

一個民族或族群,必須在族際互動中才會形成自身的認同。

譬如清朝的剃髮令,有些人激烈的反抗,就是因為他們形成了自身的認同。

但與之相對的,還有很多人順從地剃髮了,沒有森麼不滿,這就說明認同對於他們而言是不存在的。

不要用少數人的案例,等同於絕大多數的老百姓的思維。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總而言之,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HuiNanHistory


某某族這些稱呼,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是近代才有的。漢朝之後稱漢族為漢人,當然也可以隨所處朝代稱呼,比如宋人。那麼清朝的漢人是否知道自己是漢人呢?答案基本上都知道。

通過戶籍來推斷

雍正搞了“攤丁入畝”,清朝的戶籍從此和賦役制度完全脫鉤,沒有了財政上的意義,但還是有其功能所在。清朝的戶籍登記仿照的是明朝的方式,明朝戶籍登記的項目有籍貫、丁口、姓名以及年齡等。古代通過戶籍制度來限制人口的流動,所以很多都是世代居住於此。之所以有民族的區分,是因為地域性的差異導致了文化的差異所致,故很容易從戶籍上得出該家族的民族屬性。


風俗習慣以及語言文字

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比如有些可以通過飲食習慣來區分,有些可以通過衣著習慣來區分,有些可以通過婚喪等習俗來區別。比如清朝漢人的服飾樣式雖然和明朝已經不同了,但與有些少數民族的服飾還是有明顯的區別。而且有些少數民族還有自己語言,甚至有些少數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也可以用來區別民族屬性。



民族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血緣的概念,更多的是文化概念。歷史經過這麼多的分裂和融合,如果只用血緣來區分民族,根本就準確不了。也正因為民族是文化概念,上面的這種區分方式才有了依據。


淡看天上月


當然知道了,漢朝之後漢族這個概念就出現了,清末學者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後來晉朝南渡、宋朝南渡,使得不止中原地區,連江淮以南的百姓,也普遍被稱為漢人,也就是在南宋,漢人這個符號,才全面普及。

清朝入關後,漢人孫之獬上書多爾袞,說道:

“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獨存漢舊”說明了,漢已經成為中原地區的一個符號。另外,清軍八旗分為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也說明了中原的士兵是漢人的特徵。

如果清朝時期,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自己是漢人的話,那康熙也不會那麼費事,去祭拜孔子去祭拜三皇五帝了,雍正也不會那麼費事去出書論證滿漢之辯了。


曹老師xixi


肯定知道。怎麼可能不知道?

因為如果你不知道的話,滿清統治者會讓你知道的。

怎麼讓你知道呢?

很簡單啊,你要不要交稅?如果你是滿洲人(旗人),那你不但不用交稅,而且還是要按年按月領軍餉的。因為所有的滿洲人都屬於八旗中的某一旗,並且默認所有的在旗滿洲人都是軍人或者軍屬。那麼軍人自然是要拿軍餉的。在北京,這被叫做“鐵桿莊稼”。

如果你要交稅,那你肯定知道自己至少不是滿洲人。

除了北京之外,全國各個要地也有駐紮八旗軍,在城裡城外建立“滿城”。滿城中的滿洲人平時不可避免和周邊的漢族居民打交道。就算沒有漢族意識,和他們打交道久了,也會知道自己和他們不是同一類。最典型的感官體驗有三方面:1.你所在地的大官很可能是滿族人。2.如果和滿族人發生爭執,官府對你的處罰會比他們重很多。3.他們的田產你不能隨便買,有觸犯刑法的風險。

分述如下。

1.康熙時漢人任督撫者“ 十無二三”, 乾隆時巡撫“滿漢各半”, 但“總督大都是滿人”。直到咸豐以後, 地方大員才以漢官居多。凡滿官缺不許漢人補任, 但漢官缺卻允許滿官補任。”

2.滿族人如果犯了應判徒刑、流刑之罪, 可以免予發配遠鄉, 免予勞役, 免予坐監。次死一等的充軍, 旗人竟可僅以帶重枷示眾幾十天來替代。即使雜犯死罪者, 亦可以折易枷號。《大清律》規定的刑罰, 除上述折易規定之外, 還有一些並不適用於旗人。如當斬立決者, 旗人可減為斬監候; 當剌字者, 旗人只剌臂而不剌面。旗人的案件, 由特定機關審理。一般旗人由步軍統領衙門和內務府慎刑司審理, 宗室貴族由宗人府審理, 民事案由戶部現審處審理。滿人在地方涉訟, 雖可以由州縣審理, 但無權對滿人作出判決, 只能將證據和審判意見轉送滿人審判機關處理。滿人如須監禁,也不入普通監所。貴族宗室入宗人府空房, 一般旗人入內務府監所。這樣一來,旗人常“自恃地方官不能辦理, 固而驕縱, 地方官難於約束, 是亦滋事常見”。

3.為了防止旗地旗產散失而削弱清王朝的統治基礎, 清廷多次申令禁止漢人典買旗地。僅乾隆時代就三次定例禁止典買旗地並對有無典買旗地之事進行清查。在清查中自首者, 由官府給價回贖; 隱匿不首者, 一旦查出, 業主售主均照隱匿官田律治罪, 失察長官也嚴加議處。對於旗人房產也是如此。嘉慶十九年( 公元1814年)定例:“旗地旗房概不準民人典買”, 違者治罪。

英國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就發現了普通漢族人的民族意識。漢族老百姓很清楚自己和滿洲人的區別,並且明顯不想替滿洲人賣命。

在清軍反攻寧波失敗後,有3000左右清兵提出要替英軍帶路,理由是“我們不喜歡滿洲人”。從乍浦到鎮江,一路上“滿城”的旗兵對英軍的抵抗都是很激烈的,但是漢人無論百姓還是軍人都對替滿洲人打仗毫無興趣。英軍攻克鎮江,鎮江旗兵有30%戰死。而漢人軍隊戰死率只有1.6%。英國親歷者記載說,這場戰爭是滿洲人的事,不是漢人的事,對於滿洲人紛紛被英軍打死打傷,受他們壓迫的漢人,懷著報復心理,趁機對此表現出幸災樂禍,英軍攻佔乍浦後,英軍的情報官員注意到,“漢人平民撲向無助的八旗兵人家,窮兇極惡地搶走每一件值得搶走而又能夠拿走的物件。”([英]藍詩玲:《鴉片戰爭》,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版,298,299頁)


唐律疏議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如果喜歡我的話就點個關注吧!

實在是太高看當時的老百姓了,當時老百姓連能不能活過明天還不知道,你居然問他們是不是漢族人?過去和現在是不一樣的,而且清朝盛行奴化教育,認為自己是漢族人能怎樣?連飯都吃不上,而且對於老百姓而言,全部基本都是文盲,連教育學都沒上過,大字不認識一個,全部都是畫押,更別提什麼民族了,要不然也不會麻木那麼久。而且對於百姓而言,誰能讓他過的好,他就跟誰,之所以會在歷史中造成很嚴重矛盾的和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那些中級階層和士大夫階層,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他們灌輸思想,忽悠老百姓,而對於百姓來說物質至上,所以會掀起一番運動,這就是歷代的原因和結果,而所謂的民族等等在當時也只是噓頭而已。在清朝時期造成了多少的起義?都是號稱什麼“復明復漢”但是都失敗了,並不是實力不行,而是以“民族國家”為由實施自己的私慾罷了,就算當時百姓知道自己是漢族人也沒有用,因為不能當飯吃。滿族人奉行的“剃髮易服”是對付中層階級的,對於當時老百姓而言,聽話就完事了。能讀上書的人就不簡單,這也是為什麼“剃髮易服”和拉攏讀書人的原因。

加上大多數百姓又被“剃髮易服”漢族人的觀念又被淡化,但是漢文化實在是太過強大,滿族人反而被漢同化,如果當時百姓有現在的教育和學歷水平的話,那肯定是沒問題,而且被強制同化的幾率也增強了,肯定會下命令推行滿語之類的政策,當時之所以沒有推行,就是百姓都是文盲。一個字難!百姓只知道自己是清朝子民,根本分不出民族之分,那些分滿分漢的都是高級階層。


鵬正


應該是不知道的。古代的國家更多基於族群的概念。人們說自己是漢人,秦人,楚人,更多是因為姓氏認同帶來的族群認同。到了後來,唐宋時期的人們也不會說自己是漢族人,從金元開始,少數民族佔據中原,以強硬的階級政策造成整個國家內部族群的割裂。元朝的所謂漢人與南人就是如此。清朝雖然更注意民族間的融合,但是在大部分民眾看來仍然是外來者。辛亥革命後,民智開化,身份認同感更加強烈,這個時期才開始有後來的民族的概念。

一點個人意見,供參考。


讀史逍遙今


知道!我是北方人,小時候,村裡的很多老人說,咱們漢人是大明朝時從山西大槐樹那兒遷過來的,小腳指蓋是兩瓣的。及長,和村裡的老人們聊起清代的事,大夥大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恨滿清的殘暴,感嘆民族的無能。

清代是少民統治多數民族的王朝,應當說絕大多數漢人知道自己是漢人。只不過民族意識有強有弱罷了。

相比於北方,南方漢人的民族情懷較重。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滿清的根基,之後的辛亥辛命把這個腐朽的王朝連根撥起,宣告了帝制的終結。洪秀全、孫中山皆是漢族客家民。

漢族的家族裡,無論劉姓丶李姓、王姓丶趙姓丶田姓,等等都有家譜。司馬遷的《史記》是漢民族的族史,家譜則是繼《史記》後漢民族每個家庭單位的家史,族源、脈落、分佈筆筆有宗。每個家族都有供奉祖先靈位的祠堂,漢人的意識就是在祠堂得以凝聚且昇華的。

所以說,清朝普通百姓是知道自己是漢人的。


再造漢唐


在清朝時期,普通百姓肯定知道自己是漢族人。

因為這牽扯到民族傳承問題。漢民族自從遠古的華夏民族,延綿發展到了秦漢時期。

由於國家實現了偉大的統一,國家在漢朝實現了鼎盛發展。並在漢武帝時期,國家進入了古代社會的第一個盛世。

至此,漢民族逐漸發展成形。

而到清朝時期,由於漢民族缺乏一個實力強勁的領導集團。沒能把漢民族,捏和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

從而變成一盤散沙,沒有能力和當時如日中天的清王朝相對抗。最後,也只能是各個自保,聽從清王朝的統治。

清王朝起初,強制漢族人剔發,易滿服。是想剔除漢族人的印記,以便更能輕鬆地統治漢族人。

但是,只能說一個民族的內在基因是很難被外在的形式改變的。由其是對我們一個,成熟穩定發展了幾千年的漢民族來說。

這裡,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們漢民族是不會被消亡的。

第一,得益於古代先賢的文化成就及一些歷史文獻。

正是由於我們有一套成熟的文化體系,讓我們的語言、文化得以有不斷傳承的可能。

不是剔個發、換身衣服就能讓我們心甘情願地任人擺佈的,一時的順從並不能代表永久地服從。一旦時機成熟我們的民族,就又重新地煥發了青春。

第二,我們的民族得以傳承下來,還與我們的民間藝人的說唱傳頌密不可分。

我們民族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除古代文獻和歷史記載外,就是我們的民間藝人的說唱傳頌。

這不僅是我們的民族是這樣,世界上差不多所有的民族傳承,都離不開民間藝人的功勞。

這種傳承方式,是我們的普通人最容易樂於接受的,並深植於普通人的心中。

第三,我們的民族傳承,還與當時社會的鄉紳治理體系有著密切關係。

因為,當時我們還處在半封閉的農業經濟佔主導的社會。普通人都被依附在土地上,並且這些土地都被一些有實力的鄉紳所佔有。

而這些鄉紳,往往又是當地家族聚集地的族長式人物。這也是,清王朝鞭長莫及的地方。不得已而為之。

正是因為,我們當時都是家族聚集居住。這樣,更會有利於我們民族的傳承與發揚。每一個人都會,經過口傳心授地傳承我們的民族、家族的發展歷程。

這也是,我們普通人無論在何種社會,在何種發展條件下。我們都不會忘記自已的民族,自已的根在何方。


同看風雲


知道啊

原因其實很簡單,滿漢在清朝是不平等的,滿族人要高人一等。

當時在很多城市,有所謂的滿城,也就是類似國外唐人街一類的滿族聚居區,而且滿人也就是所謂的鐵桿莊稼,那個是有國家奉養的,也就是說有錢拿的,而這顯然漢人沒有。

再有清朝實行的是鎖邊或者虛邊政策,漢人是不能出關的,東北是滿人的大本營,所以才有所謂的闖關東一說。

其他在犯罪審判等等方面,滿漢都有不同,而不是電視一般清代劇裡邊看著似乎沒有區別的樣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能不知道你是漢人嗎,明顯是低人一等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