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股份—业绩拐点已至,公司迈向三轮驱动国际化发展之路

方正证券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推荐。

生物股份(600201)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减少40.59%,其中生物制药营业收入为10.8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70.70%;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0.60元(含税)。

点评:

1、受下游非瘟疫情影响,公司19年业绩下滑明显。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下游生猪养殖大幅去化,公司2019年共实现营收11.27亿元,同比减少40.59%;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70.70%,其中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对部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以及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共计影响约0.82亿元。2019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为62.31%,同比下滑10.19pcts。从分产品的销售情况看,除猪伪狂犬等疫苗外,公司口蹄疫、猪圆环、猪蓝耳疫苗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口蹄疫疫苗销量同比下滑34.73%;受益于19年禽板块高景气度,公司禽用疫苗销量增长;布病疫苗销量同比减少35.40%;狂犬疫苗销量同比增加16.94%。单四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同比减少39.96%;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减少137.32%,主要系公司在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提升较多以及投资净收益、信用减值等方面的损失。

2、养殖复苏带动猪用疫苗需求提升,公司业绩拐点已至。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基础产能恢复已见成效。从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的批签发情况看,随着动保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猪用疫苗批签发数量稳步提升;非瘟疫情导致动保企业深度去化后,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对于公司而言最困难的时候即将过去,随着下游生猪养殖补栏回升,猪用疫苗需求也有望提升。生猪养殖规模化加速推进将带动整体防疫投入的增加和市场苗渗透率的提升,公司凭借在产品工艺方面积累的领先优势和在市场化销售方面拓展的稳定渠道,有望巩固在猪用疫苗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其他产品方面,禽用疫苗“量价齐升”的局面有望延续,公司禽苗业务也有望在20年继续保持增长,此外布病疫苗和宠物疫苗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亮点。

3、公司以智能制造、智慧防疫、科技创新三轮驱动新模式打造全球动保研发中心,践行国际化发展之路。在智能制造方面,随着金宇生物科技产业园口蹄疫生产线通过GMP动态验收并取得GMP证书,公司新园区4个智能化车间、5条智能化生产线将在今年内实现全面投产。在智慧防疫方面,未来公司将在诊断检测和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由产品线负责人牵头的“一针多防、无针多防”组合免疫方案,为客户降低免疫程序中的风险,提高公司多个产品线收入增长。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未来将充分发挥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等三个国家级实验室的平台优势,打造全球动物疫苗研发中心,以自主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加快推动非洲猪瘟疫苗、布病疫苗、口蹄疫联苗等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研发效率,丰富产品研发管线。

4、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75/20.45/25.6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7.94/10.60亿元,EPS分别为0.40/0.71/0.94元,对应PE分别为51.79x/29.42x/22.0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结果不确定的风险,养殖行业疫情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政策监管变动的风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