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抗日戰爭片感覺好假,不吸引人?

紫琴老


近幾年來,由於抗日戰爭片屢遭吐槽,所以收視率並不是很高,這是為什麼呢?在此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說說抗日劇創作的整體思路。如今抗日劇的創作,無非就是把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弱化,日軍偽軍白痴化,往往會在抗日題材中強行加入了一些雷人、誇張的虛構場景,劇中的多方形象早已深深地烙在觀眾心底,因此被觀眾們稱為“抗日神劇”。

接下來,看看這些抗日神劇常見的幾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武藝高強,一個人能打十幾個人,例如《抗日奇俠》;第二種是時空穿梭,讓一些現代化武器出現在抗日時期,像《黑狐》這樣的作品;第三種是違背常理,我軍的子彈會拐彎,典型的代表作如《神槍》;第四種就是主角光環過於強大,我方打人一槍一個,敵方打人好幾槍都中不了,這樣的情節在抗日劇中比比皆是,劇情還沒鋪陳就已經知道 結果了,觀眾心目中沒有一點懸念。

最後,談談屢遭吐槽的抗日劇為何拍起來沒完沒了呢?一方面,由於抗日劇屬於時代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容易過審,沒有禁播的風險;另一方面,這種電視劇作為普通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有一定市場空間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劇組拍攝一些抗日題材的劇目,初衷是好的,是為了讓華夏子孫世代傳承,銘記那段歷史,符合國人的心理需求,能夠讓人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但這些抗日神劇的播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觀眾,特別是一些低齡觀眾的思想和歷史觀,甚至讓他們誤以為抗戰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因此我認為抗日劇的題材和表現,需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適當做藝術昇華,正確引導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一代的歷史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大家覺得理想的抗日劇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德德梅地亞


現在影片拍攝的目的是賺錢,是一個純商業性質的產品,所以能簡化的簡化,能省的就省,總之是這麼省錢怎麼來。而以前的抗日戰爭片可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品,以前拍攝的影片可都是國家隊,不僅有商業屬性,還有政治屬性政治任務,所以出品都是精雕細磨,不敢有絲毫馬虎;同時那個時期拍攝戰爭片,因為拍攝單位是國家隊,所以可以召集大量軍隊,大量裝備,上鏡的可都是真部隊真傢伙,現在拍戰爭片你能找幾個人充場?用的道具也都是粗製濫造的,還有演員就更不用說了。以前能被選上當演員,那可光榮了,和現在考上清華北大差不多,所以演員都特投入,而且那個年代剛剛結束戰爭,很多導演和演員都是親自參加過真實戰爭的,所以那個年代拍攝的戰爭片會很真實,因為那個年代的導演和演員只是在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過去。而現在的導演演員,面對的只是一份劇本,他沒有戰爭的真實記憶,拍出來的當然很假了。


獨立者


這跟電影電視劇投資方、劇組、演員離不開關係。

一、演員。現在的劇組喜歡請一些“流量明星”,年齡偏小,且好多是由炒作成名的,如果仔細一查就會發現這些明星的大學並非影視演藝類專業,沒有實打實的表演功底,甚至有些根本沒有讀大學。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噴了,說什麼“沒讀大學怎麼了,看不起沒讀大學的嗎?”這完全不存在的,我不會看不起任何一個努力拼搏的人,只是存在著一種現象,那些沒有讀過全日制大學的明星,偏偏在還是練習生或者培訓營的時候,所接受的培訓教育也與表演無關,在被劇組或者星探選中準備用人時再來個短時間的培訓或者安個名頭(哈哈哈,以上現象看過就當打個哈哈啊,懂的人都懂)。以至於表演者本身根本沒有基礎甚至沒有天賦,或者是有這方面的天賦但是沒有文化的積累,沒有表演的經驗技巧,到最後成片時展現給群眾的就是一些生硬的動作表情,有時候你從表演者身上根本看不出一點內心活動來,所以即使並非抗日神劇,也依然會給人一種“假”、“浮誇”、“失實”的感覺。

二、導演。導演是誰?就是為整個劇組和投資方掙錢的人。(咳咳,說的太不含蓄了些)所以“神劇”導演在導戲的時候想的是什麼呢?大概是:1、導出的戲有沒人感興趣,能不能賺到流量錢;2、導出的戲有沒有人願意花錢去電影院或者線上購買,能不能賺到片子的錢;3、導出的戲有沒有熱度,有多少人贊,有多少人噴,有多少人諷刺熱評,能不能因此熱度而吸引觀眾購買觀看。於是呢,為了令人感興趣,就利用人民的民族情懷,命個“抗日”有關的標題,不愁沒人感興趣;為了有人購買觀看,請大量的新生代流量明星,既有熱度又有大量的粉絲買票;為了爭取熱度,當然是神話又神話,插著廣電過審的條件邊緣能誇多大是多大。於是熱度起來了,流量有了,電影票也不缺了,坐等收錢就是了。這多好,他又沒有要拿奧斯卡,也沒有要拿這個那個的獎項,要求個啥質量啊啥精神啊啥文化啊?不用。所以爛片爛劇那麼多,偏偏熱度還高,賺錢還多,很多好片好劇辛辛苦苦幾年拍出來,收益卻遠不如這些糟糕電影電視。

三、幕後老闆。他們有錢投資,用一筆錢去賺更多的錢,以生意人的頭腦眼光,著眼於影視未來(錢多就是未來啊)。要求劇組和導演:1、先把熱度給我炒起來;2、請最近熱度最高的那幾位演員,會不會演沒關係,包裝一下就當會演了;3、生意上那麼多朋友,媒體行業的朋友們,給我大量宣傳,少不了你的好處;4、演員們,你們演戲不好,就多借活動的時候,多博取粉絲們的關注和同情,順便宣傳一下新劇,加片酬哦!5、某某朋友,你打不打廣告?不打我可給別人打了啊,但是廣告費交一下謝謝!6、某地,哥,來來來,好煙好酒,過一下審唄,過幾天一起吃個飯去某地玩玩唄,保證合你喜好。小弟先告退了啊。

綜上所述,有渠道會讓你知道這些神劇,有方法會讓人願意購買觀看,有方法能因這些神劇使得演員、劇組、投資老闆賺到大量的錢,所以這些神劇當然會大量存在啦。

胡亂說一通,信不信由你。哈哈哈



微燈丶


怎麼說呢,現在的大部分的抗日劇主要是給中老年人看的,從他們的視角來看就是我們年輕人看《復仇者聯盟》的感覺,衣著光鮮皮靴錚亮的燕雙鷹出來就跟我們看黑客帝國一樣絕對的爽片,要啥劇情?要啥細節?一頓打就完了。服裝條件什麼的主要是迎合中年人的觀念,無腦吹地下黨員

個人認為還是有些拍的不錯的:《我的團長我的團》《雪豹》強烈推薦《亮劍》


我叫老鍾哥


因為廣電總局的縱容,審查門檻降低,就會出爛片,奇葩片。

在大陸發行的影視劇先要廣電總局審查的,有問題的不能播,不能放映。現在知道了吧,問題的關鍵就是廣電總局。


點亮心中奇夢


現在都叫抗日神劇了!那些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右軍懦弱化,日軍偽軍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由於這些抗日題材中強行加入了一些雷人、誇張的虛構場景,所以網友們紛紛稱這類電視劇為“抗日神劇”所以吐槽多,沒有看頭,不真實。


喵的希宇


都開始用一些小鮮肉,角色形象都是一些大背頭,頭髮摸得發亮的,哪有一些抗戰的樣子,都是用小鮮肉的熱度來博收視率


泉州府邸888


個人感覺以前的抗日片拍的很經典,現在的片不好超越,而且許多演員都是為了掙錢,而不是發自內心地去演,許多新人演技一般,但卻常常要很高的薪酬,所以製作成本大,但效果一般


小兲才


太神化、藝術化了不接近當時狀況,都是美女帥哥而且服裝時尚不像當年社會狀況,殺敵也虛誇,多看些六十年代抗戰劇真實,如(三進山城)(地雷戰)等影片。


仁義話娛樂


一是因為演員功底不行,第二因為劇本改編的不盡人意。相比之前小說改編的亮劍 再加上演員李幼斌的演繹。把這部劇推上了神作巔峰。強烈推薦大家觀看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這兩部戰爭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