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基本控制了,近期買房的很多人在觀望,大家怎麼看?

李二看房


前段時間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全國的售樓處都關停了,所以很多人想買房子都沒地方去買,所以在這幾天市場上出現了一批購房者,反正就我所知很多城市都出現了購房者排隊買房的現象,例如蘇州60秒賣出12億、深圳單價11萬元的樓盤日光。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看出來購房者在觀望?

前幾天還有媒體做了一張表格,從表格上能看出現在全國起碼有10個城市出現取消優惠政策的樓盤了,開發商為什麼敢取消購房優惠?還不就是因為現在市場上的購房者足夠熱情,如果沒有人買房的話,開發商敢取消優惠嗎?這也說明樓市裡的購房者依舊很願意買房。

其實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該買房的人遲早是會買房的,就算購房者能暫時保持觀望態度,但總不能一直不買房吧。所以現在應該關注的問題其實是:現在買房劃不划算?

如果從房價角度考慮的話,目前市場上的房價依舊超出合理水平,所以現在買房並不合適。但問題是想要房價徹底迴歸合理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行,如果真的等到房價合理之後再買房,估計那要等購房者七老八十才行。因此,對於有需求的購房者來說,等待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其實就我個人來說,我一直的態度都是,在買得起房的時候房子買的越早越好,就算不考慮其他因素,早一天住進房子就等於多賺了一天。


樓盤網


觀望的請繼續觀望,XXX說過,買房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現在,現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現在,指的是當下,並非特指某段時間。

為什麼這麼說?

國家大力打壓房價之前,不用說永遠是隻升不降,國家出手打壓時,房價僅僅是暫停漲勢,並非降價。當然,有一個情況是例外的。比如2015-2016年底的燕郊,一年半的時間,房價從不到一萬,猛漲到逼近3萬5一平米,關鍵問題這不是北京,這是河北一個鎮,這就叫不合理,不合理就要治,2017年初出臺史上最強限購令,當地戶口或者當地3年社保就能買房。有人說這算什麼嚴格,北京還本地戶口或者5年社保呢?這就要看北京是個什麼體量的城市了,非北京戶口的人在北京繳納社保的大把大把,但是燕郊就不行,外地人睡覺的多,繳納社保的寥寥無幾,所以基本上就是隻能賣給當地戶口的擁有者,結果就導致燕郊房價腰斬。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國家明確過很多次“堅持房住不炒”的理念,這個理念是什麼意思呢?就一個字,穩。不能大漲,不能大降。所以買房不要在大漲的時候買,大漲的不正常了,國家就會插手,隨後就是大降,那樣就虧死你,國家也不會同情你,把你打入炒房客的範圍了。只要是沒有大波動的地方,房價是穩中有漲的,這是一個正常狀態,因為人們永遠都是慾求不滿,壞的想要好的,好的想換大的,大的想換又大又好的,只要有條件,就想改善。你不可否認,不管你多窮,比你窮的大有人在,不管你多富裕,比你富裕的大有人在。所以,當下,現在,是最好的買房時機,前提是你所在地區穩。



三水莫


大家心裡肯定都明白房價會漲,只不過由於疫情導致大市場環境有些慘淡,總希望房價還會下跌,直接抄底,這種想法可以理解。

但經過兩個月的抑制,房企為了生存,快速回收資金,早就採取措施變相降價來吸引客流了,也就是說能降的早就降了,不降的以後也基本無望降了。像恆大的實力,也採取“七五折”預約定房,別的實力較小的房企也會採取相應政策。

大家在觀望,只是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一種從眾心理,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和對樓市的分析,降價只是一時,漲價可是必然!



茶館看房


疫情期間,其實最近每個城市二手房的成交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第一感覺就是疫情期間房價會降,這就是導致這期間好多購房者都處於觀望狀態。

好多城市政策都出現了不同程度變化,比如首付比例的變化。從之前的百分之三十降到百分之二十,銀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息,政府也對開發商有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比如可以提前預售。

這也許對我們置業者來說也是個機會,政府出臺不同的政策,銀行的降息,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穩住樓市。

對於剛需者來說,現在買房絕對合適。首先有的城市可以降低首付壓力。房子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剛需品,是用來居住的,和一些炒房客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