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大決戰百村行】朱窪村:讓脫貧的“成色”更足

“咱朱窪村得走高質量脫貧的道路,今年不僅要完成11戶27人的脫貧任務,還要保障全村建檔立卡的119戶 398人不返貧”,3月25日上蔡縣百尺鄉朱窪村如期開展踐行初心使命推動“雙戰雙贏”主題黨日活動,村支部書記鄭登峰的發言得到廣大黨員的大力支持,努力消除疫情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全面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逐漸成為全村幹部群眾的共識。

【脫貧大決戰百村行】朱窪村:讓脫貧的“成色”更足

靶向攻堅 一槍一個準

“我們朱窪村離上蔡縣城30多里地,與西平縣搭界,以往是又偏又遠又窮,各種政策資金也很少光顧,近幾年各級脫貧攻堅檢查驗收沒少來朱窪,說明上級還是對這裡的脫貧成效不放心哪!所以我們村要真脫貧、脫真貧,就必須瞄準目標任務,精打細算不浪費資源,做到‘一槍一個準兒’”,說起這幾年的脫貧經歷,鄭登峰認為朱窪村沒少攀登高峰。

針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朱窪村開發了保潔員、護林員等“八大員”公益性崗位29個,為消除“八大員”的等靠要思想,村裡在崗位工資、集體經濟分紅等方面,根據個人的工作態度、能力績效,進行差異化分配,表現好的“八大員”每月能得到20元至200元不等的獎勵,你爭我搶加油幹,村容戶貌大改善。

針對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朱窪村多方爭取扶貧資金項目。4300多米高標準農村路,讓老百姓的出行不受陰雨天氣影響;160座生產橋和130眼灌溉井,保障了6300畝地旱能澆、澇成排,朱窪從此不再“窪”;211盞路燈照亮了村裡的夜生活,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搞綠化,修小遊園,刷文化牆,建成文化廣場,配齊相關設備,組建文藝團體,更讓村裡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

針對集體經濟較弱的問題,朱窪村在給全村貧困戶每戶每年分配光伏發電收益1000元之後,每年又為村集體累積3萬元,可用於脫貧攻堅和公益事業。

針對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較弱的問題,朱窪村與南陽牧原實業有限公司簽訂金融帶貧協議,共有34戶貧困戶得到該公司金融帶貧,每戶每年3000元,另外有3戶戶貸戶用,發展種植養殖。

百歲老人 過上好日子

貧困戶硃紅章家的百歲老人朱奶奶今年103歲,自打記事起,窮、餓、怕這些字眼就一直糾纏著她們家,前些年硃紅章的妻子得了宮頸癌,腿腳殘疾的硃紅章要照顧老孃和患病妻子,根本無法外出打工,這個家庭稍有起色的日子就如同洩了氣的皮球越過越癟。

【脫貧大決戰百村行】朱窪村:讓脫貧的“成色”更足

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硃紅章一家很快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各項惠民政策接連落地,每年領到的補貼款就有好幾千塊,一家人看病吃藥的花費政府也報銷得差不多,慢慢喘過氣來的硃紅章又尋思著自主發展生產,因為朱奶奶關於人要爭口氣的說法,讓他不想躺在政府的懷裡靠吃照顧過日子。

2019年,朱窪村發展了200畝的冬桃圍村林,硃紅章爭取到4畝地的林下經濟經營權,冬天他在樹下種小麥,6月他在麥茬裡種上紅薯,紅薯秧裡又套種了西瓜。小麥賺了4000元,西瓜賺了3000元,紅薯賺了2000元,再加上政策補貼4000元,硃紅章的畝產值竟達到3000多元,這可比單純種植小麥玉米的產值要高出一倍多。再加上硃紅章農閒時到集市上,製作棉花糖、爆米花一天又能賺上上百元,三下五除二,硃紅章年底算賬人均收入遠超貧困線,他們家如願甩掉窮“帽子”。

日子越過越好,朱奶奶高興地說,“一天三頓飯,孫媳婦端到跟前,頓頓吃白麵,頓頓不重樣,做夢都沒想過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三口之家 走上小康路

貧困戶關欣榮(化名)一家,因為孩子的先天性疾病成了“藥簍子”,從9歲時開始每月到鄭州就診1次,整整10年時間把一個家庭拖累成全村公認並覺得可憐的貧困戶。

【脫貧大決戰百村行】朱窪村:讓脫貧的“成色”更足

被確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貧困戶醫保的“零支付”政策,一下子解決了關欣榮兒子的看病老大難問題。他高中畢業後,在村兩委的鼓勵下到北京某酒店學習廚藝,月工資2800元,到了年底除去各種開支,還能拿回家裡10000多元,這個曾經讓關欣榮當年揪心揪得要死的孩子突然“長大”,讓關欣榮覺得日子越來越有過頭了。

朱窪村以前有種植蘑菇的傳統,關欣榮想利用自己後院60多平米的空地種植蘑菇。村裡既安排蘑菇種植合作社提供菌棒和技術指導,還及時落實了縣裡鼓勵自主發展產業的獎補資金。關欣榮的丈夫重操舊藝到外地務工,由於肯出力、技術好,工資漲了又漲,現在一個月能拿到6000多。

如今,關欣榮家種植的2000棒蘑菇,已經接連收了好幾茬,由於今年行情不錯,僅種植蘑菇一項就能賺個一、兩萬元錢。同時,關欣榮又在村裡獲得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每個月500元工資,空閒時候到村西邊的種植基地幫忙,一天還有40元的收入。

“今年俺又承包了20多畝地,有空了我還在院子裡培育盆景養養花鳥,晚上帶著姐妹們到文化廣場跳廣場舞,我這個50多歲的人,感覺著身體和心態比40多歲的還年輕!”在疫情影響漸行漸遠之後,已經光榮脫貧的關欣榮對自己家的“欣”生活特別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