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市京城路街道:全面統籌奪取戰“役”完勝

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振河 通訊員 張傑 王耀珂 趙冬偉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的衝擊,京城路街道全面發力,點對點實策、心連心服務,變被動為主動,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雙統籌雙勝利。

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全面统筹夺取战“役”完胜

疫情防控如履薄冰慎終如始。

“要把測溫器發放到每一個監測點,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確保人員出入做到掃碼、測溫、登記,疫情防控不能有絲毫的疏忽。”近日,京城路街道多方籌措,對各個卡點損壞的測溫器進行更換,並再次對小區卡點值守提出要求。

面對全球疫情蔓延趨勢和境外返回人員的複雜形勢,守好小區第一道防線至關重要。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雙勝利,疫情防控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否則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京城路街道成立了兩支由機關幹部、醫護人員組成的境外返滎人員接收專班,協調專用應急車輛,確保入境人員第一時間接收到位、安全運轉到位、手續辦理到位,隔離措施落實到位。

按照“管住重點人、放開健康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等具體要求,及時向各個卡點傳達疫情防控動態,始終堅持做到卡點24小時值班值守,並通過例會、巡查督導、現場培訓等形式,讓所有卡點值班人員明確職責,熟悉業務,充分運用健康出入掃碼、電子封條等系統,實現小區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提高防控工作效率,方便居民群眾出行。

社區黨建引領構築嚴密防線。

面對點多線長面廣的艱鉅防控任務,街道黨工委召開疫情防控誓師大會,主動向各駐地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函》及《致轄區廣大共產黨員和全體業主的公開信》,就依託共駐共建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一線,通過多種形式向各駐地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社會團體負責人迅速徵求意見。各駐地單位積極響應,傾力支持,主動到社區報道,按照社區統一安排,開展大排查、卡點值守、義務宣傳的工作。

汜河社區全部屬於老舊小區,園林中心從原來的16人,增派了150人,承擔了150棟樓的值班任務。馮寨村黨支部成立“村幫居”疫情防控志願者突擊隊,全部被派往平安社區、騰飛街社區、大海寺路社區的15個無主管樓院。近兩個月來,市政協、市委宣傳部、應急管理局、房管中心等40餘家單位累計下沉2000餘人次,同京城路街道全體黨員幹部一道構築起京城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

把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放在第一位。

“不用出小區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真是安全又貼心。”“政府引進,價格公道,我們完全不用擔心買不到菜,像平時一樣吃多少買多少就行了。”郡臨天下小區的居民高興地說。為實現疫情防控和物資供應雙統籌,疫情防控伊始,京城路街道結合實際,科學施策,探索出一套“物業+店鋪+電商+業主”的生活用品供應模式,依託社區搭建平臺,採取線上採購,線下配送、無人銷售等新型模式,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街道始終盯緊轄區居民群眾“菜籃子、米袋子”,做好社區居民的“勤務兵”,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街道主動協調市場監管、衛健委、城市管理相關職能部門,在落實好好各項防控序措施的前提前,穩步推進沿街門店開門營業。目前,轄區近千家門店開門營業,居民群眾生活秩序井然,各類生活物資保障有力,有各村、社區、商戶志願者組成的疫情防控勸導隊伍,堅持不間斷巡邏在大街小巷,社會面穩定有序。

讓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3月5日下午,2輛“返崗大巴”停靠在滎陽市中車高科產業園裡,車身紅底黃字的橫幅醒目而溫暖,車內則配備了口罩、額溫槍、消殺用品、應急藥品等物資。“返崗大巴”從駐馬店接回的中車高科產業園33名員工下車後,經過體溫檢測和酒精消殺陸續返崗。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復工帶來的影響,更快更高效的讓健康工人返崗、讓企業及時復工復產,我市分類復工復產通告發布後,街道深入落實轄區企業職工的信息,瞭解他們的返崗情況及意願,協調市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包車接返重點地區員工,確保企業員工有序、安全、健康的返崗。街道勞保所所長王鵬說:“不僅要確保員工及時返崗,更要保障他們安全到崗。”

建立街道開工復工工作群,及時通報各行業、各領域開復工情況、問題解決情況以及各級督導情況等內容,集中點評,自我加壓,比學趕超,保障“三送一強”落實到位,推動各行業真復真開、達產達效。截至目前,為20餘家企業解決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協調格力電器配套企業,鄭州滎科實業有限公司如期開工生產,打通了為長垣三家醫療公司和雙匯、博大等民生企業製作鋼件,為金川公司製作銅件的彩源凹印多條生產線,確保了企業生產上下游產業鏈暢通。為中車高科產業園等企業、吉家寨安置區等建築工地接回工人 217人,確保了及時復工達效。

重點項目必須如期開工建設。

為確保各個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在中車高科產業園、新城吾悅、興事發、海格大廈、人才公寓、市人民醫院二期以及各個安置區建設項目和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項目,街道明確首席服務官,全程跟蹤服務,積極協調解決項目開工建設中的各項手續辦理及大氣汙染防治、民事協調等工作,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目前,已協助吾悅廣場對工地環境汙染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對中車高科產業園二期地塊涉及的土地徵遷和清表工作,已在做好大氣汙染防治的前提下全面開始。市人民醫院涉及的30戶徵遷任務協議簽訂已經大頭落地。永豐巷老小片區改造項目、狼窩劉安置房、吉家寨安置區等各個項目已經全面開工建設。

依託“三送一強”激活發展潛力。

“先為你們調撥1000支口罩,其他的隨後就到”。作為一名分包領導,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長任川第一時間將落實到的信息告訴企業,並親自把口罩送到企業。“疫情帶來的不良影響必須克服,企業不論大小,都應復工復產到位”。

“三送一強”活動開展以來,京城路街道成立了以行政正職負總責的開工復工“三送一強”活動工作專班,採取領導分包的的形式一對一進行上門服務,將近200家企業明確了分包領導,製作了連心卡,在企業顯要位置張貼。印製惠企政策手冊1500餘冊,及時送達到每一個企業,提高企業及主要負責人政策知曉率,並通過邀請行業上門宣講、設立諮詢電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省、鄭州市及我市相關部門在用工、稅費、資金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將各項惠企政策及疫情防控形勢,及時瞭解企業發展中的遇到的各種問題,能解決的立即予以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進行梳理彙報,統一上報積極協調主管部門進行解決。

根據企業需要,3月15日,街道為轄區160餘名企業搭建平臺,邀請市金融辦、國稅局、社保局、科工信委、人行等單位,召開了疫情防控惠企政策宣講會。稅費減免、社保費減免和穩崗補貼、政府支持資金、金融機構信貸、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等相關政策,各部門在解讀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不保留地把惠企政策講清楚,講明白,各企業負責人暢所欲言、直言不諱,把企業發展面臨的困惑及所需所求和盤托出,把想問的,想知道的,不明白的都說出來,搞清楚、弄明白。各單位現場為企業解決問題20餘起,關於企業人融資、防疫物資缺少、上下游產業鏈打通等一系列問題一一進行了答覆。

“規上企業復工25家,復工人數3387人,復工率92.9%;規下企業復工63家,重點項目11個,規上服務業12家,沿街門店復工1000餘家。只有爭分奪秒,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我們才能實現雙統籌雙勝利,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秀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