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最近,一部紀錄片火遍了我的朋友圈,它就是《剩女》。

這部拍攝於中國,講述三位中國單身女性故事的作品,它的導演是來自於以色列的兩位長期關注中國社會議題的女性電影人。

紀錄片《剩女》,說的是這樣三個中國女性的故事:34歲,山東農村家庭出身的女律師;40多歲書香門第家庭的大學教師;28歲的北京播音員姑娘。

這三位主人公雖然在社會背景、家庭環境、教育經歷和性格特點等方面都不盡相同,但卻有一個最大的相同點,她們都被定義為“剩女“。

大齡剩女是社會發展至今的特殊產物,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家庭的影響。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說過一句話:大齡晚婚的女孩子,基本都是原生家庭有問題的。這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

佛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在五歲前就基本塑造成型。其實不止人格,我們的感情基礎也常常是童年形成的。

而童年當中,我們幾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時間是和我們的父母親人一起度過的,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

片中的三位女生,或許不能代表中國所有的大齡剩女,但是在她們晚婚的背後,我都看到了原生家庭的深遠影響

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律師邱華梅:“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勝利。”

邱華梅,35歲的女律師,膚色偏黑,長得不夠漂亮,氣質比較中性化,一看就是很有主見的女強人。

影片的開頭,是她去一家婚介所的場景。

負責人很直接地對她說:“你不夠漂亮,年齡也真的很大,抓緊點一年內結婚,生孩子也36歲了,屬於高齡產婦的範疇。”言下之意是,你的年齡已經開始給自己拖後腿了。

邱華梅很驚訝,她自我感覺挺好,也不覺得自己年齡大,35歲在她看來正是最好的年華,介紹人的一番話,再一次刷新了她的認知:原來在社會大眾的眼中,是這樣評估一個人在婚戀市場中的價值的。

然而,各方面條件都不怎麼樣的邱華梅,還是堅持著自己的擇偶標準:希望對方受過良好教育、尊重女性。她甚至表明,在自己過往的兩段戀情當中,分手的原因都是因為對方不願意分擔家務。

這看似簡單的不分擔家務背後,是她對男女平等的絕對要求。

後來,婚介所給她介紹了一個男生,很湊巧,這個男生和她來自同一個地方,他們的家鄉是一個思想傳統、充滿大男子主義的地方。

談話的過程中是男女雙方的一場博弈,也邱華梅一次又一次的試探。

她首先問:“你是否能接受傳統的家庭模式,主要指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

最後男生回答:“自己還是比較傳統,希望自己在家庭中佔主導位置,不希望女生比自己強。”

我仔細聽了這段對話,短短的時間裡,邱華梅至少三次提到“傳統家庭”這個詞,言語間透露著對這個詞深深的抗拒。

她如此強調獨立、尊重、平等,背後又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後來,我在她的家庭中找到了答案。

她有著重男輕女的父母,一心想要她快點嫁出去的姐姐,她的姐姐讓她的小孩叫她“光棍姨”,甚至想讓這個大學畢業的律師和村子裡娶不上媳婦的光棍結婚。

影片中,她和父母姐姐聊天,三句話不離結婚,聊著聊著,變成了她的單方面批鬥大會。

父母說:“不結婚就是有問題、不正常,結婚就是幸福。”

那句“你就是學習學傻了。”聽起來那麼像現在很多人對高知大齡未婚女性的指責,他們在意的不是你結婚後會不會幸福,而是你不結婚會讓他們丟臉。

我們的上一輩總是在自己並不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中苟且,卻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希望所有的人都按照他們的價值觀生活,否則就是不孝、就是異類。

邱華梅的抗爭,則是她大聲向父母和姐姐吵嚷,說著“你覺得你結婚幸福嗎”,“你覺得你養孩子幸福嗎”,“如果我像你這樣養孩子我寧願不要”這樣的話。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傳統中國農村家庭,父親是權威的代表,從小到大母親姐姐和她都是附屬品。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邱華梅,十分好強,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去大城市生活。

接受到了現代女性平等的思想後,她一心要擺脫這種傳統的家庭模式,這就意味著她要選擇一個和自己父親完全不同的人結婚,她要選擇一種全新的婚姻家庭模式。所以,她選擇了反抗。

可惜的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很難擺脫原生家庭的影子,他們總下意識地重複著原生家庭的悲劇。

邱華梅厭惡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束縛,可是她骨子仍然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所以,在她和閨蜜吃飯,閨蜜說出:“你的家人是在對你的人生實施綁架。”的時候,她突然變臉了,因為她不能接受任何人對家人的指責。

對她而言,原生家庭代表的不僅僅是隔斷不了的血緣關係,還有牽扯不斷的親情關係。

現代思想和傳統觀念的強烈衝擊,家人和自我之間的對抗,讓她既矛盾又痛苦。

最後,她選擇了去法國留學,掙脫了家庭的束縛的她獨身一個上路,戲稱自己是“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勝利”。

我們的父母,總是在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來要求我們的生活,美其名曰:愛。

從什麼時候上學,什麼時候談戀愛,什麼時候結婚生孩子,孩子的人生軌跡早就被他們安排好了。孩子需要什麼,他們不會聽,也不想去聽。

而取得自由的代價,是遠走,是逃離,是割捨,就像影片中的邱華梅,看似和解,其實是用逃離換取的喘息。可是真正的愛,明明是自由的。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與自由。

深以為然。

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播音主持人徐敏:“不聽話,意味著被拋棄。”

28歲,真的不是需要急著找對象的年齡,可是片中的徐敏卻開始著急起來。

影片中,她去相親角參加活動,一群女生舉著牌子等待男士挑選,大家的臉上充滿著尷尬和侷促。

她在相親角遇到一個對她有好感的男生,兩人約著吃過幾次飯之後,不了了之了,原因是:她媽媽不喜歡。

男生留學回來,研究生學歷畢業,有房有車,現在是公務員,外形條件也挺中規中矩的,按理來說是個不錯的結婚對象,但他是外地人這一項,讓徐敏的媽媽一票否決。

徐敏說,家裡總是特別挑,之前她談兩個對象都是媽媽不同意告吹了。她說,自己挑對象,母親的意願佔80%。

比起結不了婚,她更大的阻礙反而是來自己的母親。

她有一個控制慾特別強的母親,這樣的母親習慣將孩子的一切掌控在手中,一旦脫離掌控,就會通過各種懲罰的手段來重新宣誓自己的主權。

所以才徐敏會有童年時期因為不聽話而被獨自一個人被丟下的經歷。因為童年的經歷,所以在徐敏的意識裡,不聽話,意味著被拋棄,而不想被拋棄,就一定要聽媽媽的話。

每一個控制慾強烈的父母背後,都存在著一個不能斷奶的孩子。徐敏也是如此,儘管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她嘗試與媽媽溝通,在媽媽說完,“我給你買車買房,從小到大供你去最好的學校,到頭來你說的我一無是處,你覺得合適嗎?”這句話後,還是無力反駁,只能默默流淚。

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影片的最後,沒有給出徐敏的結局,但是如果她不學會獨立,不學會分離,她在婚戀乃至人生更多的選擇上,還是會重複著這樣的悲劇。

孩子長大了,會渴望自己的獨立空間,嘗試自己的力量,這是生命成長的必然規律。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的孩子20多歲了,他們還像對待2歲的孩子一般對待他們,事無鉅細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這種密不透風的愛的後背,其實有一種恐慌:一些家長無法忍受自己的孩子的獨立傾向,無法忍受與孩子分離。這也是中國式家庭的一種畸形的親密關係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中說過:無論分離有多疼,我們必須這樣做——分離與愛同等重要,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它們一起作用,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拒絕分離,就等於拒絕成長。

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大學老師蓋琦:“你總要放棄一些東西,結婚也是。”

蓋琦應該是影片當中著墨最少的一個,但是從隱約的片段也能窺探出她的家庭情況。

出身書香世家的蓋琦,像是很多優越家庭被寵愛著長大的孩子,她一開始的擇偶觀也是:一定有房子、車子的固化標準。

後來,她的父親生病了,花掉了家裡幾乎所有的積蓄,父親去世後,她與母親相依為命。

在這段時光裡,她開始慢慢學會妥協。最終她選擇了一個來自農村無房無車的外地青年,在一年內完成了懷孕、結婚、生子、換工作這些人生大事。

影片裡,她穿著紅色的的喜服,一個人坐在婚床上,臉上掛著勉強的笑容。媽媽對她說:“這樣才好,這樣我也放心了。”她笑著點頭。

蓋琦代表了很多大齡剩女最後走的路,為了家庭妥協。她放棄了婚前豐富有趣的生活,換取了家人的安心和陪伴,當然未嘗不是另一種幸福。

小時候,父母為我們付出犧牲了很多;長大了,我們為了家人的安心,也捨棄了很多。在這樣的輪迴當中,愛始終作為牽繫的紐帶,不曾斷開。

紀錄片《剩女》:淺析原生家庭對大齡晚婚的深遠影響

影片的最後,三位女孩中一位繼續相著親,一位為逃脫婚姻的枷鎖而遠走法國,還有一位最終向婚姻妥協。它沒有給中國這3800萬“剩女”一個正確的標準答案,有人選擇了妥協,有人選擇了逃離,有人仍在迷茫。可是這看似簡單的選擇背後,每一步都有著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尤其是在中國社會,受上千年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響,子女的婚姻在很多時候並不只是個人的私事,個體選擇終生伴侶並非取僅取決於當事人的意志和喜好,父母和家人乃至於親戚與朋友都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每個人提到剩女,跳出來的第一字就是“挑”,我想她們說得對,如果不挑,女生很難有嫁不出去的吧。

可是為什麼不挑呢,正因為婚姻如此重要,我們才如此謹慎,也如此害怕,尤其對於原生家庭不那麼幸福的人,深切地體會過家庭不和諧帶來的痛苦,相比孤獨,對於人際帶來的痛苦更加難以忍受。

有哲學家認為,童年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生命質量,但成長卻是我們自己一輩子要去完成的事情。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突破和成長的過程,童年不是決定人生的枷鎖和終點,決定我們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自己。

原生家庭只是起點,不是終點。儘管原生家庭對我們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脫離原生家庭帶來的種種枷鎖,成為新的自我,才是我們成為一個“獨立自我”的必經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