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浣溪沙》: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

今天來說說姜夔的一首懷人之作。懷的是誰呢?就是合肥的那位女子。姜夔早年羈旅天涯,曾客居合肥,遇到一對善彈琵琶的姐妹,並與其中一位女子相知,結下了不解之緣。可惜當時姜夔生活貧困,忙於生計而遊食四方,兩人的情緣最終不了了之。但姜夔的內心依然懷念著這位女子,為她作了多首詩詞,今天的這首《浣溪沙》,就與這位女子有關。


姜夔《浣溪沙》: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


詞序:

予女須家沔之山陽,左白湖,右雲夢;春水方生,浸數千裡,冬寒沙露,衰草入雲。丙午之秋,予與安甥或盪舟採菱,或舉火置兔,或觀魚簺下;山行野吟,自適其適;憑虛悵望,因賦是闕。

詞序告訴了我們創作的背景。女須,指姐姐。姜夔的姐姐住在沔州山陽村,左右環抱太白湖,雲夢澤。春天湖水漲時,浸滿幾千裡。冬天湖水退去,衰草連天。丙午年秋天,姜夔到姐姐家小住,和外甥安一起遊玩,白天盪舟採菱,夜晚就舉火捕兔,有的時候就觀看漁民捕魚,在山野中漫步吟唱,很是悠閒自得其樂。但是,姜夔卻對天悵望,遊賞的樂趣竟然也無法填補他內心的空虛和悲傷,於是他作了這首《浣溪沙》。

著酒行行滿袂風,草枯霜鶻落晴空。銷魂都在夕陽中。

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當時何似莫匆匆。

我帶著微微的酒意在林中漫步,衣袖滿是迎面吹來的清風。眼球秋草一片枯黃,蒼鷹從晴空飛落在枯黃的原野上。離別的黯然銷魂,遍佈在夕陽之中。

幽恨陷入離別的思念中,人就會衰老,夢中去到千百個驛站尋覓,心意竟難以相通。當時離別,實在太過急匆匆了。


姜夔《浣溪沙》: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


上片寫景,姜夔帶著醉意漫步在山野之間,滿懷秋風。眼前秋草枯黃,蒼鷹從天下飛落在原野上,大地是一片寂寥。這裡寫天地的開闊,與詞序“憑虛悵望”相呼應,“憑虛”是凌空、對天對意思。姜夔對天悵望,觸景生情,因而寫道“銷魂都在夕陽中”。“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夕陽總是容易引起人的離愁別恨。有夕陽的地方,就有憂傷。夕陽斜照整個原野,姜夔無處可躲,只能任憂恨、惆悵無限生起。

姜夔銷魂的是什麼?下面來為我們揭曉。“恨入四弦人慾老”,“四弦”指琵琶,合肥的那位女子正擅長彈奏琵琶。滿懷的幽恨注入琵琶聲中,在聲聲怨恨中,人也要憔悴老去。“夢中千驛意難通”,分別的人兒隔山海,只能在夢中尋覓,但找過千百個驛站,卻依然尋覓不到,不能互訴衷腸。到底是意難平,姜夔不禁恨道“當時何似莫匆匆”,他痛恨當時的離別太過匆忙,追悔不及。最後一句,讓人想到晏殊《踏莎行 碧海無波》中的“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同樣的“輕別”同樣的讓人追悔莫及。

據專家考究,姜夔寫這首詞是32歲,而與合肥女子分別時是37歲。兩人還未最後分開,就已經寫出如此悲傷的詞句,可見姜夔早已有預感,兩人最後會是悲劇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