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撫養孩子,心態怎麼調節?

太平洋不變


一位再婚媽媽的求助:

美齡老師您好,三年半前跟前夫離婚,獨自帶著孩子工作生活,當時孩子剛好6歲。雖然離婚我們在孩子的問題處理上很小心謹慎,告訴孩子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對他的愛不會減少,都像以前一樣愛他。放假的時候,孩子他爸也經常會接孩子過去住和玩,相處的也算不錯,別人都說孩子很陽光,沒受到什麼影響,但平時可能是跟我獨居的原因,覺得他特別敏感、膽小,又會裝的很強大不讓人發現,只會在我面前才表現出脆弱的一面,受點委屈也會哭,表面上卻表現的大大咧咧。

今年因為再婚及各方面的因素,孩子要轉學跟隨爸爸一起生活。我再婚的家和他爸爸再婚的家相距不遠,平時孩子也會經常兩邊走動。當時跟他說轉學的事,他也欣然接受,我現在的老公和孩子也相處的很不錯,為此我們把家搬到離他現在轉學的學校不遠的地方(我跟他爸生活在一個城市)。開學的第一天,我跟他爸一起送他上學,下午我去接他,一切都很好。

可等到第三天我接他放學,跟他獨處時他問我:為什麼不能跟我一起生活?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跟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為什麼離婚了不能再結回去(現在我跟他爸爸都有了新的家庭)?還說他在學校想我時哭了,說他不想哭就是眼淚控制不住掉下來,還說這是秘密,讓我不要告訴其他人,不要笑他。問我,有什麼辦法能不哭。看得出來他很痛苦。我以為離婚後,一直以來我跟他爸在孩子的問題上處理的很好,可現在我不知道怎麼辦?

寒假一個月的時間裡,孩子都在他爸爸那,也沒有說想我之類的。現在是新的學校的影響,還是這麼多事剛好集在一起,我讓他在學校多交新的朋友多融入進去,以後我也會經常接他放學,經常跟他一起相處,希望減少對他的傷害吧。只是他爸那邊畢竟是男人感情沒有這麼細膩,他不會注重這些小細節,孩子對他更多的是畏懼,有心裡話也只會對我說。

現在他總是在和我獨處的時候,說想到去學校眼淚就控制不住,但在外人和爸爸面前他還是裝著沒事一樣,老師,我該怎麼辦?怎麼引導孩子正確的過渡這個時期。

美齡解答:

且不說父母不和的家庭氛圍緊張恐怖,對幼小孩子的傷害,只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離婚對孩子常有的四大影響:

一、離婚本身對孩子而言是家的破碎。

二、離婚本身直接導致孩子離開原來的生活環境,或改變了原來的家庭人際環境。

三、父母再婚時,無論對方對孩子是什麼態度,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四、再婚後,繼父母之間的磨合以及繼父母與孩子的磨合過程,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

從你描述“今年因為再婚各方面的因素,孩子要轉學跟隨爸爸一起生活”。孩子離婚後一直跟隨母親生活,現在要跟隨父親生活。離婚後孩子跟誰長期生活,會對誰感情親密,心理上更加依戀。撫養人的變遷,可能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有一種被媽媽拋棄的感覺;雖然從你描述“孩子放假的時候,孩子他爸也經常會接孩子過去住和玩,相處的也算不錯”, “只是他爸那邊畢竟是男人感情,沒有這麼細膩,他不會注重這些小細節,孩子對他更多的是畏懼,有心裡話也只會對我說。”這反映出,孩子雖然與父親相處不錯,畢竟不是長期生活一起,與父親感情上有距離,沒有融入。孩子也還沒有完全適應父母雙方的新家新配偶,和父母雙方的新配偶進入了磨合期。突然離開關係親密的母親,與心理距離生疏的父親生活,還要面對更生疏的繼母,這會導致孩子內心沒有心靈的歸宿。此時孩子本不適宜轉學,因為轉學又面臨全新而陌生的人際環境,家和學校是孩子生活的兩大穩定環境,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如此的陌生與恐慌,從而產生焦慮恐懼情緒。

從你描述:“別人都說孩子很陽光,沒受到什麼影響,但平時可能是跟我獨居的原因,覺得他特別敏感、膽小,又會裝的很強大不讓人發現,只會在我面前才表現出脆弱的一面,受點委屈也會哭,表面上卻表現的大大咧咧。”這反映出孩子懂事,知道母親帶他生活的不易,努力讓自己堅強起來。但獨處時更能反映出孩子的本性,孩子個性敏感,膽小,渴望生活中有一個堅強的後盾。

美齡建議:

第一、針對孩子這樣的問題:“跟他獨處時他問我:為什麼不能跟我一起生活? 既然你也搬到了離孩子學校較近的地方居住,建議考慮把孩子接回來。

第二、傾聽溝通,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孩子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跟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為什麼離婚了不能再結回去(現在我跟他爸爸都有了新的家庭)?”告訴孩子,離婚為什麼不能再結回去,等你長大了我們再談。學校裡有不少父母離婚的孩子,他們都一樣過得好好的。父母離婚只是不在一起生活而已,不要把父母離婚的事掛在心上,現在,除了媽媽和爸爸不再是夫妻外,對於你,爸爸媽媽的身份角色,永遠不會改變,對於你的愛也同樣不會減少半分,你依然是我們共同的最愛的孩子。不要過解釋,解釋越多越亂。

第三、緊密融洽親子關係,給孩子以心靈上的歸宿。首先融洽孩子與親生父母的關係,讓孩子切實感受到,雖然父母分開了,但都依然愛他,都是他心靈的港灣和堅強的後盾;也需要融洽孩子與繼父,繼母的關係,否則孩子無論與母親生活,還是與父親生活,都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第四、調整自我生活態度及對孩子態度。離婚後,撫養人自身的生活態度,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莫一直對離婚耿耿於懷,認為厲害傷害了孩子,一直用虧欠和補償心理對待孩子,這會培養成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導致孩子敏感、脆弱,擔心,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第五、轉移孩子注意力,多方開發他的興趣愛好,引導他發現學校裡的樂趣,在同學中建立好良好的同伴關係,好好學習,多交好朋友。總之,孩子只要過得愉快,這些問題很快就不是問題了。希望以上分析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但因文字溝通有很大侷限性,如果自我調整困難,及時帶孩子進行正式的心理諮詢調整化解。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櫻桃番茄GO


我想說話。我是前妻,帶女兒。前夫另娶,生兒子。我的女兒如同孤兒,因為她爹另有家庭,她媽得不斷工作求生存。而那個新兒子,有爹管顧,有媽陪護。可以說,他們一家三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曾經恨他,為自己和女兒不甘心。後來釋然了。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根本就不該跟他在一起,不該跟他生孩子。但是看著我的女兒,心軟也心酸,她是多麼幼小無辜。她沒有父親,她還有我。無論我為她做多少事,都不能彌補我對她殘缺人生的虧欠。至於她爹,既然抓不住,乾脆送一程。我們自生自滅,不再跟他有任何關係。他既然選擇了那樣的生活,希望他能堅持到底,不要再次半途而廢。因為如果他過得不好,我會幸災樂禍,但是高興不了幾天還是會為他難過。人生路上我們曾經同行,雖然分開了,還是希望他能走穩,就像希望我自己不再跌倒一樣。他畢竟是我女兒的父親,生命裡第一次愛,時間抹不去他的存在。我為之喪失了一生的幸福,但也得到了我的女兒,雖然帶著永遠的傷口,但是我也得到了本該屬於我的自由。我終於可以勇往直前追求內心向往,做自己想做的事,再也不用折騰於婆媳關係夫妻離心買房子生二胎的雞毛蒜皮中間。我不關心他的結局會怎樣,那已經是他的人生。我也不關心我們的結局會怎樣,因為我也管控不了。但是我知道,我會永遠跟女兒在一起,不管我單身,結婚,離婚,我活著,我死去,我永遠跟她在一起。

回到題主的正題,人,應該為自己的

選擇負責。你不能一邊享受現在妻子,一邊嫌棄她的女兒。也不能一邊享受親生女兒,一邊嫌棄親生女兒的媽。沒有人是完美的,你為什麼沒有包容而選擇了拋棄?不怕回頭太晚,就怕回頭太難。那個家裡,只怕已經沒有了你的位置。你離開她們的日子,那麼多關鍵時刻,她們已經學會自己面對,不再需要你了。你回去,是給她們幸福,還是再一次傷害她們?至於你現在的妻子,她也不容易,帶女兒再婚,本以為會得到愛和照顧,沒想到是內心嫌棄。如果你做不到包容一切,那麼為什麼要再次結婚,是為了再次離婚嗎?一個有骨氣有能力的女人,發現再婚對象對自己的骨肉不好,會毫不猶豫保護自己的雛鳥,而不是為了騙吃騙喝維持虛情假意。你如果不能擺正心態,很容易被離婚。到時候,第一個家,不需要你,第二個家,也已經破裂,你該何去何從?人生路遠,請你清醒。


沒有粉絲的寫作者


女大都會不中留的


沙生生


私心是人自帶的


只想做自己就


如果足夠愛對方,就會愛對方的孩子,反之亦然。


澍冬


我沒看清題就回答了,不好意思!


陳芳


答:二婚帶孩子,不管是自己親生的,還是對方帶的孩子,都是很辛苦的。

當你選擇二婚時,應該考慮清楚婚後,要承擔對方孩子撫養問題,既然選擇結婚,就做好準備接受對方的孩子撫養問題,這是必然的,也是應該做的,應該調整好心態,減少不必要心理障礙,放下心理包袱,好好撫養孩子,撫養孩子是辛苦,但孩子會給你增添無限的快樂,和孩子交朋友,你會感覺到生活津津有味,孩子越管越有愛心,也是你人生最大的樂趣。


綠地情感


二婚的孩子要象親生的一樣來養。千萬別生氣,別有二心。你待他好,他長大了也會對你好。你若對他不好,肯定會有報應的。


用戶老聲西湖


養孩子是為承擔社會責任,不管養誰的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