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一部电影、一个新世界!这里是影迷FANS,点击关注,见证更多可能!

————

螳螂捕食昆虫、蚁群行军、斑马搏斗、长颈鹿缠斗、北极熊厮杀、猎豹捕杀羚羊······你以为看到的是《动物世界》?

其实不是,这是电影《死亡实验》的片头。一开始就给观众雕刻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残酷印象。

《死亡实验》根据1971年斯坦福大学著名的监狱实验改编,2001年由德国导演搬上荧幕,后来美国导演保罗·舒尔灵2010年翻拍。本文根据2010年版进行讨论。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本片主人公在反战游行上结识异性,并答应追随她前往印度。恰好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实验招聘:每天1000美元、时长14天。

在这期间,主人公认识了伯鲁斯,一位56岁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黑人。经过一番选择之后,实验发起人杜恩博士选中应聘者中的20人。主人公和伯鲁斯均在列。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公交车将众人送到了郊外的一座监狱中,之后博士将众人分为两方:囚犯和狱警。

主人公是囚犯、伯鲁斯是狱警。囚犯12人、狱警8人。

实验条件十分苛刻,针对囚犯有五条规则:囚犯必须一日三餐且不得有剩;每天有30分钟娱乐时间;囚犯必须呆在指定区域;囚犯除非被问不许说话;任何情况下囚犯不得接触守卫。

如果囚犯违反规定,狱警可以酌情惩罚。如果实验双方违反规定,监狱中红灯就会亮起,试验结束,所有人都得不到报酬。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所有囚犯都被换了统一的制服并分配到编号,主人公成为77号囚犯,之后被关进对应的囚牢。77号囚犯的两个狱友,一个是天马行空但又不得志的糖尿病作家,一个有犯罪前科。

第一天放风时间,其中一个囚犯用篮球打中狱警,双方都认为是失误。但在吃饭的时候,矛盾产生。

囚犯们不愿吃难吃的黄豆酱,可根据规则饭菜必须不能剩下!狱警在强硬执法中,激起囚犯反抗。剩饭剩菜砸向狱警,在欢呼声中,囚犯认为自己取得胜利。

当晚,狱警们决定,必须给犯人教训,特别是领头的77号,最应该受到惩罚。伯鲁斯年长又经验丰富,成为了狱警的领导者。

狱警将77号囚犯从监狱中拉了出来,剪去头发羞辱,并集体尿在77号头上。红灯没有亮起,这在酌情惩罚之列。

狱警内心的恶被激发出来,封闭环境下囚犯和狱警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更惨无人性的悲剧即将上演。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这部片子讨论人性的异化,其中很多细节极具象征意义,像某种寓言一般,即是对过去悲剧的反思,又是对未来社会的警惕。

在片中有个典型人物,那就是伯鲁斯,一个暴虐蛮横的肆虐狂。在实验开始前,他一表人才、衣冠楚楚,穿着西服、手中拿着笔记本记录,非常绅士。但当镜头扫到他家中的时候,只是一个敏感、脆弱、自卑又遭人嫌弃的失败者。他的外在是通过对内心的过度压抑获得的。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伯鲁斯的自卑感和对金钱的渴望,放大了他的权力欲。他希望建造牢固的权威。他惩罚77号、将善良的狱警贬为犯人、摧毁77号自尊,以及剃光头的派头,都在强化极端权力带来的悲剧。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暴力。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善良的狱警是伯鲁斯的反面,他厌恶狱警对犯人的惩罚,哪怕不要钱也不愿这么做。同时给作家偷拿胰岛素。善良的狱警是自由和反抗的代表。如果伯鲁斯是希特勒的艺术化身,那77号就是帮助犹太人的善良德国人的具象。

片中将所有犯人用代号称号、不允许外面物品带进监狱等,都意味着对自由的剥夺。同时,所有人不管狱警还是犯人,为了金钱而参加这场实验,也意味着对自由的放弃!就像主人公77号说的,参加实验为了逃避。

所有人都在逃避,逃避个性的锋利


死亡实验:每天1000美元、在监狱待14天,你敢吗


善与恶的对立在影片中,虽然看似明确,但又相当模糊。主人公77号被羞辱、被惩罚依然保持善良、勇敢,可在反战游行中依然和人大打出手;伯鲁斯残暴、权利欲极强,但在平常非常绅士!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并且博士的纵容以及监狱的封闭环境,又将善恶进一步极化。环境会塑造善恶。

权力是春药,谁吃谁发烧。我们真的比动物更先进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