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2019年12月,武汉开始出现新冠肺炎患者,其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加上正值我国春节假期,加速了全国性的感染速度。为了应对疫情,我国及时采取了全方面的应对措施,从隔离观察到停工停产停聚会,每一项政策都是成功应对流行病的典范,但另一方面也对经济造成了大范围的负面影响,生产活动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严重阻碍。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不只在我国境内传播,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已经成为新冠重灾区,国际形势也受到巨大冲击,无论是国际关系、全球经济还是国际金融,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对跨境投资产生重大打击。


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1. 美国政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关系严峻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3时,国际上累积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72万例,美国已超过14万成为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美国疫情的迅速蔓延,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家与各州都对疫情并不重视,仍然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特朗普政府迫于各方压力,开始采取一定的隔离封锁措施,经济活动也受到影响。


美国大选在即,但是近日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原油暴跌的影响,美股大跌,已经五次触发熔断机制,标普指数与道琼斯指数都跌回特朗普上任之前的数值,金融市场受到重大打击。特朗普为了能在大选中连任,必然会采取更多措施来应对新冠疫情以及崩盘的金融市场。而回顾其历来政策,加上其所谓的“中国病毒”,中美关系可能又将遭受极大考验,中美贸易有可能持续恶化,已签署的贸易协定也可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种“无法预见的事件”而中止,特朗普存在继续挑起争端收获民心的可能。


2. 疫情提升国家违约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一旦在一个国家开始传播,其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对国内外经济生产、文化活动等都造成了阻碍,容易造成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停滞。同时为了应对疫情,要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营,医疗资源也要做到供给充分,隔离监管也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这些都需要大量财政支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虽然可能面临大额财政赤字,但其自身资本足够,且国债等融资行为成本较低,不容易产生大范围危机。但是对于新兴国家而言,资本可能不足以支撑巨额的医疗支出,国债融资成本也较高,违约风险也就大幅度上升。


3. 全球经济衰退无法避免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之后,世界各国经济生产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多数大国的非必需行业生产停滞,总体经济增速严重放缓。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称,经济增速可能降至十年内最低水平,并且修改了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百分点,降低至2.4%。全球供给需求整体下滑,销售阻滞,经济衰退几乎无法避免。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4. 全球商品价格变化巨大


疫情导致商品供需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商品价格发生巨大波动,总体表现为大部分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少数商品价格大跌。疫情从供需两端都影响了全球商品价格走势,反映出疫情期间的资源分配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对不同产业的投资造成了不同影响。从供给角度来说,许多工厂停工,生产活动停滞,没有停产的工厂也会在人力资源上付出更多成本,物流运输成本也大幅上升,供给总成本过高;从需求角度来说,疫情降低了消费者的收入预期,总体消费需求降低,同时由于多地采取封锁隔离措施,交通、旅游、餐饮等产业直接被禁,短期内没有相关需求,但是疫情却增加了医疗、居家娱乐、网络社交等行业的需求。


5. 全球化生产模式弊端显露


当前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生产模式,大型制造业都具有全球化分工与全球网络化生产的特点,产业链分布广泛。全球化的生产模式对于大型制造业来说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但是在疫情期间无法正常经营,其弊端十分明显:在全球化生产上,任何一国受到疫情影响造成生产停滞,都会造成整条产业链的停滞,而疫情从2020年1月开始影响我国生产活动,如今四月已基本复工,但新冠在境外又开始蔓延,各国生产活动又受阻,导致产业链的上下游总有地区处于停工状态,且国际物流服务也阻滞,整条产业链的生产活动都被严重影响。反观境内从事自我生产的企业,它们由于产业上下游能尽快恢复生产,或者根本不存在上下游,其生产活动也就能快速恢复,值得进行投资,而产业链跨国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显然无法成为投资热点,这也对跨境投资造成了直接影响。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


1. 原油价格不断探底


在欧佩克减产协议谈判破裂之后,原油价格由于未来供给增加而降低,加上新冠疫情使人员流动与物流都大幅降低,原油需求持续下降,导致原油价格不断探底,截止3月30日,美国WTI原油价格下跌8.52%,自2002年以来首次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美国作为最大的产油国之一,其经济受到了原油暴跌的重创,容易引起原油债务危机,而在如今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又会导致全球金融稳定性堪忧,通胀预期进一步上升,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扩大。但也给人民币带来机遇,外媒认为美国石油或将被俄罗斯赶出市场,亚洲最好用人民币购买石油。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2. 全球金融动荡,风险持续扩大


受到原油价格低迷以及疫情影响,全球投资者情绪持续低迷,恐慌情绪快速扩散,各国股市都大幅跳水,美股的五次熔断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截止3月27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21636.78点,3月23日最低收盘18591.93点,连续一个多月下跌近一千点,标普500指数也面临相同的局面,收盘于2541.47点。英国金融市场也持续下跌,尤其是目前其首相鲍里斯确诊新冠之后,英国人民的恐慌情绪必然会有所上升,投资者情绪进一步恶化,股市也难以回暖。截至3月29日,美联储资产负债总规模已经高达5.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值,过去两周全球央行累计抛售约500亿美元美债,这导致美债收益率逆势上涨,加剧金融市场对美元荒的担忧情绪。从全球整体来看,对新冠疫情不重视、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国家,其金融市场跌幅相对较大。


3. 投资环境恶化


美国歪曲事实把疫情病毒叫做中国冠状病毒,病毒不仅仅摧残人们的身体,还冲击了各国人民和企业对外开放的信心。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态势,一些国家进一步筑高贸易壁垒,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倒逼跨国企业撤回海外工厂,加紧布局本土产业链,这与我国金融业加速扩大开放相背离;另外,由于疫情最早爆发于中国,一些国家带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绪,对中国产生敌对情绪,这为我国跨境投资带来的一定的阻碍。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4. 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引发产业链断裂


金融是一个服务行业,实体经济走势金融市场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按照历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来看的话,欧美国家一旦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必将通过贸易减少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而出口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出口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总量上的萎缩将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从供给端来看,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也将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从供给端损害中国的经济成长,要知道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和医疗设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疫情在美国进一步扩大蔓延,损害到美国的产业链,中国的进口就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供应困难。


5. 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面临新挑战


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使得国际金融市场面对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首先疫情冲击着全球供应链,各国工厂停摆会导致跨国公司零部件未能正常供货,从而使其寻求更加稳定的供货渠道,冲击本已稳定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疫情蔓延之下,各国股市债市暴跌,全球掀起降息潮,但降息存在加速全球债务扩张、拉大贫富差距等副作用,加剧金融系统脆弱性,这对全球跨境投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发起新挑战并提出新要求。


三、后疫情时代提升跨境投资的对策


1. 密切注意跨境投资对手方所在国的疫情情况及相关政策


目前新冠疫情在投资热点国家都有病例,但蔓延程度不同,且应对政策也不同。投资前要先对该国的病例数量以及历史上对流行病的政策进行评估,研究疫情停工对投资项目的拖延程度,研究复杂国际关系变化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将国家违约风险也纳入风险考量范围。在项目进行时要遵循各国的要求做好防疫工作,密切关注境外疫情传播情况,万一疫情恶化被迫停工,则要考虑是否及时止损。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2. 重做市场调研,调整产业链结构


疫情造成市场供需结构改变,企业需要重做市场调研,重新评估其主营业务的收益与成本,依自身情况对短期产量进行调整,在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帮助市场调整资源配置。

对于产业链跨境的企业,需要考虑调整产业上下游对接企业,尽量在疫情期间保证产品上下游通畅。


3. 关注国际金融风险


原油价格暴跌对各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政府的财政造成了诸多压力;并且影响持续扩散到了各类大宗商品市场,企业需要灵活运用衍生工具来对冲原材料涨价以及产品跌价的风险。要持续跟踪国际金融走势,国际股市动荡严重,各方金融投资风险加剧。由于本次新冠疫情下的价格波动难以利用数据模型准确衡量,建议企业采用情景模拟等主观性较强的方式来评估投资风险。

还要加强关注各国应对疫情所采取的金融政策。美联储目前采取无限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大幅度降息,企图应对疫情期间的经济低迷,其他国家也都采取了类似措施。这类措施自然会提升短期内的通胀预期,对于金融资产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4. 不断创新开发跨境投资“云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并没有阻止我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导向和步伐,反而催生出“云招商”、“云签约”、“云服务”等创新形式,各大金融机构纷纷主动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行非接触式线上业务服务,疫情防控和招商两不误。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凸显硬核力量,金融机构与企业感受到线上业务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未来将是我国金融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力的必经之路,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


任再萍、周子平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及跨境投资对策


5. 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世界资金避风港


3月26日下午,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中国(深圳)研究院发布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超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全球排名位列第四,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然选择,彰显了国际资资本对中国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在全中国共同努力下疫情开始反转,复工复产比例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在疫情期间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疫情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巨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风险急剧上升,而中国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增长具有强大韧性和回旋余地,伴随着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利好不断,加上有法律和政策的保驾护航,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大增,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避风港。


(供稿:任再萍、周子平,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