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对地方政府25万亿投资的正确解读

梳理了一下本周的重要新闻,本周最重磅的利好消息莫过于媒体广泛报道的十几个省份准备上马的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累计高达25万亿,消息一出,网友一片欢腾,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也才推出了4万亿,现在光地方政府就25万亿,那还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现在疫情也接近尾声了,25万亿一出,之前2个月种种困难忧虑岂不是顷刻间一扫而空,全部小case。

投资,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对地方政府25万亿投资的正确解读

25万亿基建项目还处在申报阶段

其实,我们只要稍稍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媒体标题党的行为:

  1. 首先,25万亿只是各个省份上报待审的项目,是要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之后才能立项的。发改委对地方政府上报的项目一向审慎严谨,不可能全部通过,即使适度放宽,也是“适度”,我们不能把还在意向书阶段的上报待审项目直接当成马上要开工项目;
  2. 即使审批通过了,项目实施也是分阶段进行,不会在一年之内全部完工,也就是说,对经济拉动是平摊到未来几年里,比如说,最后审批通过了10万亿,但是要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1年来完成,那平摊到每年实际效用是3万亿;
  3. 这些项目即使开工了,如果配套资金不到位,实施过程中也会被叫停,比如2017年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就是中央认为300亿的巨额融资资金(地方政府负债)与包头财政收入规模不匹配;

我们坚定认为基建投资在当下情况下肯定是起主导作用,但是并没有媒体宣传那么超乎想象,搞定所有。剥开标题党的外衣,会发现实质并非如此。回溯历史数据,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很少超过25%,一般都在20%以下。相反房地产项目,倒是一直稳定维持在20%-25%。


投资,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对地方政府25万亿投资的正确解读

新基建,新未来不同以往主推钢铁煤炭的“傻大黑粗”

每当我们经济遇到困难时候,民心思“项”,期盼有大项目,大基建一把搞定目前困难,这是可以理解,但是做具体分析时候一定要独立分析,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

2009年金融危机,我们通过“四万亿”迅速摆脱了危机,“四万亿”的实质是通过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优势是力道猛,见效快,但就好像只要是枪炮都有后座力,需求侧拉动经济的后遗症也很明显,后面我们基本上用了5年(2010-2014)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负债),“三去一降一补”;我们克强总理上台后,力推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提升供给侧品质,激发需求,推动经济稳步上升,比如餐饮业把食品做得更精细,把服务做得更到位,使得你去餐厅次数由原来1个月1次增加为1个月2次,3次,经济逐渐繁荣。并且供给侧改革后遗症没有那么多,但不足就是见效慢,要一步一步实现,需要时间。如果说需求侧拉动是一副“猛药”的话,那么供给侧改革更像

“小火慢炖”的煎药。相信两种方案放在面前,大家都会支持供给侧改革,支持本届政府。

投资,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对地方政府25万亿投资的正确解读

2009年4万亿具体流向

对于这趟疫情造成的困难,我的看法是客观看待,积极应对。我们要相信我们看到的问题,领导人都看到了,之所以没有立即推出方案,那是因为化解危机要从源头做起很多事情一环扣一环,还没到合适的时机。比如说现在疫情警报还没完全解除,鼓励大家上餐厅,去电影院的优惠措施就不会推出。普通人看问题总是把当下的困难或者眼前收益看得过重,所以散户喜欢

做短线,博刺激,至于一年到底赚多少钱,是否从年初开始就把全年交易计划规划好,很少有人会做。

每一回危机来的时候,普通人刚开始的反应就是我知道这么个事,但别太把它当回事,该干嘛干嘛,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但是危机临近尾声,却又畏首畏尾,反应过度。比如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肯戴口罩,觉得麻烦;现在人人都戴口罩,可以说我们的空气质量,卫生情况比年初好的多得多,(街上车少,大街人少,消毒又彻底),但很多人还是觉得外面很危险,不敢上街,不敢出门,不敢上班,更别说干其他了。这都是不可取的,是情绪代替了理性。这样的人做投资,那就是韭菜啊。

投资,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对地方政府25万亿投资的正确解读

散户不做韭菜,要做顽强的小豌豆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独立思考,沉着,冷静,坚韧,果断,相信政府,管好自己。

不管后市如何,上涨还是下跌,小宛都会陪伴您面对资本市场风风雨雨。  (每天码字很辛苦,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请多多点赞,转发,收藏,小宛在这里拜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