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冠病死率低,真的是因為死者不檢測病毒所以不統計的原因嗎?

斯是斗室


德國新冠病死率低與死者不檢測病毒怎麼可能有關係?這是典型的陰謀論,而且我們所瞭解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主要來源是已經確診的重症患者,可不是因為沒有等到病毒檢測就死亡的患者,德國可不是美國,德國在疫情初期就給本國民眾進行了大量的病毒檢測, 甚至德國在上個星期一星期就給民眾做了50w次病毒檢測,這樣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其他歐盟國家了。

不得不承認,德國真的是歐盟老大哥.

說到新冠病死率,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同為歐洲國家,而且德國和意大利的老齡化程度相差無幾,為什麼意大利的病死率能夠達到德國的10倍還多?這其中確實存在很多不一樣的國情,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德國作為老牌歐洲強國,工業底蘊和醫療體系真的不是別的歐洲國家能夠比擬的。

我們先說降低病死率最關鍵的ICU病房和呼吸機。德國是醫療資源最好的歐洲國家,有著遠超意大利的ICU病床,和足夠的呼吸機儲備。每10萬居民中有29.2張重症監護病床,意大利為12.5張,不足德國一半。目前德國的重症病房有2.8萬張,而意大利的重症監護病房約有5293張病床。

疫情初期,德國政府就像全球領先的德國醫療設備公司德爾格訂購了1w臺呼吸機,加上德國國內原有的2.8w臺,德國的呼吸機總量已經達到了3.8w臺。一般我們的經驗可能每10名新冠肺炎患者,有1-2個人需要用到呼吸機,那麼目前德國的呼吸機儲備足夠應付至少20w規模的感染群體。而且別忘啦,100多年曆史的德爾格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德國企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呼吸機生產商。

另外,德國政府對於醫療體系的經濟投入也遠超意大利,德國本身就是稍稍次於日本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持續的醫療資源投入遠遠多於意大利,但就2018年底兩國的醫療體系投入必將,得過在醫療體系的投入甚至超過了意大利一多半。所以德國的整個醫療體系建設要遠遠好於意大利的,醫療設備的儲備和防護物資的儲備與生產能力都遠遠超過意大利這個去工業化嚴重的歐洲國家。

另外,兩個雖然老齡化比例相差不大,65歲以上老年人群佔比方面,意大利僅次於日本佔到了23%,而德國也以21%的老齡人群佔比不甘示弱的排在了全球老齡化國家的第三位。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兩國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齡卻出現了巨大的差別。

意大利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3歲,而德國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齡只有47歲。原因很有意思,兩國民眾的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差別,意大利人講究一家團聚,年輕人和老人都生活在一個家庭裡面,就像意大利的黑手黨那樣;而德國則剛好相反,國民習慣獨立生活,成年後即與父母分開生活。而且最初德國的的疫情就是一群年輕人從意大利度假帶回國的,所以感染疫情的德國老人並不多。


兩個的醫療體系差距到了什麼程度?在3月22日,德國媒體報道為了緩解法國的醫療壓力,毗鄰德法邊境的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醫院向法國東部鄰近地區的新冠肺炎患者開放,是的,在這自掃門前雪的時期,德國醫院已經開始收治法國新冠肺炎患者了。所以說德國真的不是像美國那樣不檢測死亡病例,而是人家真的做的非常好,好到冠絕歐美。

德國的疫情還在上升期,目前還很難說最終的疫情走向如何,但起碼德國民眾很幸運,負責任的政府給她們提供了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讓很多歐盟兄弟們羨慕不已。


我說精神


德國新冠病毒死亡率低,是不是與數據統計的不詳實有關呢?個人覺得新冠病毒在每一個國家氾濫和蔓延,死亡率和確診病例都是成病正比的,我想德國也不例外。無非就是在統計上面不夠詳實,人類的基因基本都差不多,免疫系統也都是一樣的,既然新冠病毒,對其他國家造成了一定比例的死亡率,那麼德國也不會例外,死亡人數也不可能少了,不要輕易相信任何國家死亡病例的數據統計,有可能很多死亡人員都是按照其他基礎病例處理的 所以就會造成一個假象,新冠病毒死亡率低。而真正的死亡病例多少隻有這個國家政府掌握的是最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