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春天,乍暖還寒的時候,疫情還沒有完全消散,各地依然嚴防死守,但總有一些人,無視規定,囂張跋扈,只因自己是外籍就覺得可以無法無天。

3月29日,西安德南飛鴻廣場,一外籍男子卻身穿短袖,趾高氣揚要進商場,他不止光膀子而且沒有戴口罩,在商場門口被防疫人員攔下,疫情期間必須戴口罩量體溫才能進入公共場合,該男子卻無視規定,且在防疫人員勸阻時,用他的鳥語咆哮起來,怒罵不止,兼用手指比劃令人不齒的動作。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防疫人員懶得跟這樣的“二傻子”理論,轉身走到門口,外籍男子卻撿起掉在地上的手機,狠狠地砸向防疫員,隨後防疫員報警,該男子被民警帶走。

是不是隔著屏幕都能燃起我們的熊熊烈火,恨不得衝進去把他胖揍一頓,來到中國還這麼的橫,誰給你的底氣,哪裡借來的膽識。

也許就是我們自己給的,是我們的無限寬容,沒有鋒芒的善意給了他們囂張的底氣。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前段時間堅決不去隔離點,經過妥協最終在家隔離的英國女婿,南京棲霞區仙林街道辦事處,為隔離期間外籍居民提供的“暖心服務”:每天幫買新鮮麵包,送大桶礦泉水,甚至於滿足瘋狂購物的外籍小夥,一天送20多次快遞。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曾經的南京(又是南京)地鐵事件,同樣是在地鐵上吃東西,執法人員“選擇性執法”,面對毫無顧忌吃喝的外籍女子,只口頭警告,轉眼對另一名同樣進食的國民進行了處罰。網友留言:

面對“洋大人”,希望執法者能挺直腰桿,一視同仁!否則法律法規的威嚴何在?隨後相關部門回應會加強管理。

來看看下面一個外國友人的自述:“在我們所研究的中國文化中,有一種被稱為“優待外國人”,因為中國人好面子,中國人覺得外國人過得精緻,中國人熱情的待客之道。”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我有一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憤怒。還有一則新聞,也刷新了我的認知:僅24小時,北大200餘80級同學為美國捐款19萬,美金3500元,又24小時,已將第一批捐款物資買到,送到洛杉磯方艙醫院。

這一則新聞立刻引起熱議,大部分網友反對,目前美國對待我國的態度有目共睹,認為這個時候緊急為其捐款,是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更有人批判北大校友此行的目的。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事實上,80級學生都是八十年代憑真本事考上北大,現在大多數都是成功人士,有不少成為世界級的科學家,卻選擇留在了國外,應國外校友的求援,幫忙捐款捐物無可厚非,在我國疫情嚴重的第一時間,國外的校友也夜以繼日的購買物資,支援國內,唇亡齒寒,北大校友伸出援手也是應當,不當的是在這種特殊時期的宣傳,特意強調“僅24小時”,特意的強調北大學子對於美國的援助

正是這些導向和宣傳,一再的強調了外國的優越,因為他們“過得精緻”我們就該給他們每天買麵包;因為我們好面子,我們就該第一時間不惜餘力的傾囊相授,對其支援;因為我們熱情好客,就該忍受外國人的非打即罵;因為你是外國人,我們就該對其特殊優待,無視律法和規則。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這樣的宣傳可取嗎,這樣的行為合理嗎?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從小我們就將梁啟超的《中國少年說》背的滾瓜爛熟,從小我們就被教育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為什麼還會出現今天這樣的一幕幕,當年被教育的應該“壯哉”的中國少年們,都到哪裡去了,我們流失的不止是人才,還有我們的自尊和自愛,放眼看看自己的祖國,經此一疫,早已經“潛龍騰淵,鱗爪飛揚”,挺起我們的胸膛,不崇洋、不媚外但也不歧視、不挑釁,自尊、自信、自愛,我們只是皮膚不同,平等才是我們維持中外友誼之船的法則。

—————————————————————

閒看花開花落,任由雲捲雲舒,讓@青眸巷為您講述,掃碼關注,讓我們一起看人生百態,品世間溫暖


外籍男子攻擊防疫人員,北大學子24小時捐款美國,誰之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