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古代那些好聽的地名,如今被改得面目全非,不看不知道一看氣炸了

每隔一段時間網上就會出現一個關於"好聽卻被改掉的地名"的熱搜,絕大部分網友都是吐槽自己的家鄉名本來很有詩意,現在一改既土氣又沒有底蘊,真是好奇當初為什麼要改名。大家覺得畫風突變過於猛烈的是牧野和陳倉,本該是閒情逸致的古風,後來改成新鄉與寶雞像是"村姑"亂入。

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實際上改名不成功的城市多著呢,合肥就是其中一個。其原名叫廬州,"聽我驪駒,歌徹上廬州"說的正是此地。這一聽就是江南地區,煙雨朦朧的樣子。當代流行歌手許嵩也有一首歌叫《廬州月》,可見這裡從古至今都是文人愛來的地方。

不過關於"合肥"地名的來源爭議較大,有一說法是"廬州"出現於隋唐時期,而"合肥"早在西漢時期就有相關記載,漢武帝還曾封這為合肥縣。另一觀點是"地形說",《水經注》中記載此地是位於東淝河與南淝河的交匯處所以稱為"合淝",為便於記憶書寫,簡化後得"合肥"。

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與廬州相似的還有琅琊,"斜日半巖開古殿,野煙浮水掩輕波。"這句詩既能窺望到當時琅琊作為重要都城的恢宏,又能看到落寞後的平靜,美景還在,不過另有一番風味。琅琊地區氣勢的變化與地形有很大關係,如今的地名臨沂也因此而變。

琅琊最初是秦始皇在琅琊山修建琅琊臺而得名,後期隨著朝代的更迭,琅琊郡一路西遷,原先作為地標的琅琊臺早已失去了意義。東漢時本該位於琅琊山的"琅琊"就已經遷都到沂河附近,並在此定居兩千多年,上世紀90年代正式更名為臨沂市。

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和琅琊一樣,蘭陵的改名也"栽跟頭",它現在被稱為棗莊。當初的"蘭陵美酒鬱金香"是多麼令人嚮往,天下第一美男蘭陵王也讓人浮想聯翩,可要是改成棗莊王是不是就掉了個檔次?很多棗莊地區的小夥伴都表示:還我仙俠氣十足的蘭陵!

看著大家怨氣沖天官方直接來闢謠啦!原來這裡面大有文章。實際上我們所理解的蘭陵古城現在依然在,並叫做蘭陵縣。很多人會誤會是因為秦朝之後有些朝代會設立第二個蘭陵,叫做蘭陵郡,這個蘭陵郡就是如今棗莊的位置。且該地區早在明朝就因有一大片棗林而得名"棗莊",只是近代才得到官方認可。

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盛京佳氣東來紫,騑騑六御今伊始。"你們猜得出此處說的盛京是指哪個城市嗎?其實,就是瀋陽。盛京雖然曾只做過努爾哈赤的臨時都城,但從這名字中就能看出當時的繁華與輝煌。"瀋陽"相對來說過於普通,放到一堆地名中驚不起一絲波瀾。

然而此地從唐朝起就是叫"瀋州",直到元朝建土城而改名"瀋陽路",明朝又立其為"瀋陽中衛",努爾哈赤奪得天下為慶功才改為"盛京",想討個好彩頭。"瀋陽"從史書記載來看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所以好聽的名字不一定是原名。

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除了這幾個比較有名的城市,還有很多小城市都改名換姓了,你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它是誰,但只要提起曾用名一定會有印象。例如才子之鄉廬陵就是現在的江西吉安地區,歐陽修和王安石等各大名家都是出於此。袁紹的故鄉汝南現在被改為駐馬店,給人一種臨時客棧的感覺,實在不美妙。

好聽卻被改的地名,真是不忍直視,快來看看有你的故鄉嗎?

你們知道自己故鄉的曾用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