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便利實惠背後有“盲區”目前尚無相應法規保障消費者權益

社區團購便利實惠背後有“盲區”目前尚無相應法規保障消費者權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目前,社區團購微信群內接龍銷售活動在海南各地熱火朝天。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的食品,在食品銷售、買賣經營、售後服務等方面應受到我國法律法規的相關約束,但記者發現,社區團購作為新型銷售模式,在市場監管上仍存在諸多問題,團購市場秩序、網絡交易安全等均需要進一步完善。

“買賣雙方是小區業主與‘團長’雙方基於信任進行私下交易,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在取證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社區團購,海口市市場監管部門一負責人表示,目前對社區團購於微信群內接龍銷售的行為,尚未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沒對應的保障措施。如果發生糾紛,消費者應儘快將購買的食品、購物憑證、與賣家的溝通記錄、賣家的網頁截圖等送至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可以撥打12315、12345進行投訴,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李君認為,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時,“團長”與供貨商之間應把控好品質才能樹立好的口碑,種植戶、養殖戶也應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此外,政府監管部門也需要介入,才能保證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市民的餐桌是合格、安全、放心的。

他建議,對於這些深入廣大社區的社區團購,應探索更高效的監管方式,將農業電商、社區網購納入市場監督視野,讓監管能夠及時跟上,進一步加強社區團購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價格檢查,維護網絡團購市場秩序,消除社區團購每一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廣大居民的食品安全。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3月30日消息 記者 蒙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