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結婚了,老人應該自己住還是和子女一起住?

hudan2321


根據家庭情況、身體情況來定,如果條件還比較允許的話,一定要自己住(請保姆或鐘點工),或者住敬老院。但是兒女一定不能認為老人進有了保姆或者敬老院就可以不管不問了。

為什麼不建議跟子女一起住呢。孩子們有孩子們的世界,本來就有代溝,住在一起會有很多問題出來,特別是新婚夫婦需要他們的專屬空間。孩子們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在單位就緊繃著弦,回家還得照顧老人,真的會很辛苦,也會照顧不到位。另外,老人自己也會很約束,不自由,他應該找自己的圈子(條件允許的話)。

覺得偶爾小住可以,但不能長期住一起。


易之121


如果身體好,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建議還是自己住。

我姑媽,現如今是70歲的退休老幹部,自女兒出嫁後,獨居近20年。平時老人每天早上去跳舞,下午在家打打牌,晚上約人一起散步,生活充實而自在。

每年夏天,她都會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旅遊,國慶中秋,還會組織同學聚會。

如今武漢封城,她在家寫文章,打拳,讀書看報,也將單調的日子過成了畫。

都說老人在兒女身旁才會有安全感,我這位姑媽,卻將自己活成了年青人的樣子。

兒女自有兒女福,她也有自己的快樂生活,堅強獨立瀟灑自如。


山居虹雨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獨生子女,老人都應該自己住。

老人和年輕人生活在一起,剛開始是挺親的,不過時間一久,矛盾就漸漸顯現出來了。


畢竟,老人的生活習慣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是不一樣的。他們和年輕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在一起時間久了,各自生厭。不如各自生活,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一起聚聚餐這樣來的更親。平時沒事也可以多走動走動。

就像我公公,他已經八十多歲了。在鄉下生活了大半輩子,把他接來和我們一起住。他習慣了早睡早起,而我們年輕人習慣了晚睡晚起。他看不慣。


一天,兩個小孩還坐在沙發上玩手機,電視還開著,他說:“你們還不睡啊,早點去睡了,還在這裡吵”。天啊,那時候才八九點鐘,我們年輕人怎麼可能那麼早就睡得著呀。我們還想看會電視,但是老人家又怕吵,所以啊,還不如各自生活,互不打擾的好。這樣他可以想幾點睡幾點就睡,我們想看電視看到幾點也沒人管多好。


公公還是個節儉了一輩子的人。他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看到我把剩飯剩菜倒到圾桶裡,那個心疼啊。說:“這也太浪費了,我們那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你們現在還有飯倒。放在那,你們不吃等下我熱來吃.""吃剩飯剩菜會生病的,對身體不好。”我說。“有什麼不好,我們年輕時候經常吃,也沒見怎麼樣。”他說。我也沒有辦法,有時候只能偷偷地倒掉。


老年人的脾氣就跟小孩一樣,臉說變就變。他們十分敏感,有時候,年輕人說話還真得注意,一不小心吧,就把他給得罪了。本來年輕人不是這個意思,但他就是會誤解。有一次,我就說了一句:“沒有辦法,我們的生活習慣和你就是不同,如果你想早睡就只能去你女兒那裡,因為她也睡得早,沒人會吵到你。”就因為這樣一句話,把公公得罪了,他認為我在趕他走。第二天還就真的就走人了。

所以說啊,老年人最好自己住。等我自己老的時候我也打算自己住,給年輕人一點自由的空間。


生活是啥味


我的建議是還是希望單獨住比較好,畢竟剛結婚還年輕。父母跟自己的另一半,應該會有很多代溝。在生活起居飲食等等方面也會有各種不習慣。不住在一起,要經常回家看看父母,不要使他們感到孤獨,畢竟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唯一。如果自己的父母年齡偏大的話,以後可以為了父母的身體健康可以選擇住在一起或者住在同一小區,方便照顧家人。


佐羅在線


獨生子女結婚了,老人應該分開單獨住。

我知道,你提這樣的問題,就是想得到這樣的答案。

OK,單獨住,彼此有空間,完全沒毛病。

如果你父母也是這樣的想法,更好。

可是如果你父母的想法不是這樣的呢?

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唯一的子女傾注了更多的感情在裡面。這讓他們對這個唯一的子女有更多的依賴性和情感依附。不同於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是,離開了這個唯一的兒子女兒,他們就會很容易變得很孤單很寂寞。

如果是剛結婚,一般來說獨生子女可以跟父母分開。因為這個時候的父母相對來說,人到中年,精力各方面都還旺盛,還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也很容易輕鬆的找到自己的愛好。當兒女提出分開住的時候,情感上面來說,他們不會覺得有被拋棄感。

如果是結婚很久,父母年紀已經大了。這個時候因為人老了,對親情的渴望變得強烈起來。

人老了,唯一的子女卻不願意自己去他的身邊。做兒女的,想的是老人不來我很方便,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想的是自身的利益,自己的自由。

而年老的那個人,他心裡想的是:我老了不中用了,兒子女兒開始嫌棄我是包袱了,累贅了。

我們很多年輕人,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好。年輕人覺得自己可以盡情的睡懶覺,可以盡情的點外賣,不需要被父母嘮叨。就是因為我們自身有很多情感轉移傾向。我們有屬於自己的朋友,我們有屬於自己的社交,我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甚至有自己的孩子。

但父母有什麼呢?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和以前的夥伴,要麼沒有聯繫,要麼夥伴已經離開了人間。這個時候的他們是異常孤獨的。兒女其實已經變成了唯一的依賴,而兒女,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到自己的小家庭去了。從小被父母寵愛,到年紀大了,也習慣了被父母寵愛。

答主是多子女家庭。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一直想把父母接到身邊生活。反而是父母不願意,覺得去了東家不去西家不好,覺得輪著轉太麻煩。有時候恨不得自己就是獨生子女,可以讓父母不用這樣抉擇。

我們根本就不放心父母留在家裡。年紀大了,做飯洗衣都很吃力,很辛苦。我們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又不可能長期奔波。心裡巴不得老人過來,可以減少我們的奔走與擔心。

在號稱自由與獨立的現在,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自稱不願意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在生了孩子以後,卻大都強烈的要求婆婆或者孃家母親過來幫忙照顧。

由此看來很多人結婚了,並不是覺得老人不應該跟自己住在一起。而是覺得一個沒有用的老人不應該跟自己住在一起。他們更多的希望是在自己需要老人幫助的時候,老人卷著鋪蓋卷就來了,在自己需要老人走的時候,甚至不用開口,老人就默默的自己主動離開。

所以很多城市出現父母變屍骨,兒女不知情。


葉千榆


我們家也是獨生子女,女兒的男朋友也是獨生子女。如果,女兒結婚了,希望他們單獨住。

因為,年青人的生活習慣與我們上輩還是有差距,我喜歡安靜,乾淨,而女兒回家來喜歡亂擺亂放,讓我很不習慣。等她結了婚有了家,她就會自覺收拾,愛她自己的小家。

她們有空回家來小聚,既親切又溫馨!父母與兒女之間又不會產生矛盾,這樣多好!


白雪4981


當然是分開住,同住在一起的話,出力出錢還被嫌棄,眼不見心不煩,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不懂感恩,只要不啃老,隨便他們怎麼過。


半世晃若夢69


答獨生子女結婚了,這代人,是嬌生慣養,小皇帝的一代人,自小到大,都是在寵著哄著長大的,獨生,自然獨大,心理唯我獨尊,不好相處,是時代造成和的,這也不是獨生子女的錯。老人還是少和獨生子女們的小家庭摻和的好,距離產生美,分開住最好最合適。


good560318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老人的意思再決定

如果老人願意和子女住那就可以,但是住在一起畢竟有一些不太方便,實在想一起可以和子女進行溝通。

如果嫌太麻煩,或者不方便,可能考慮到子女的難處,不自由,不願意住在一起,我們可以定期多回家家陪陪老人,給老人做頓飯,洗洗衣服,這樣也是可以的,或者老人想孫子了,想子女了可以接過來住幾天,也可以讓孫子孫女,去和老人多住住。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小劉故事分享


按百善孝為先來說,理應當和子女一起住,老人身體狀況需要隨時注意,但是老人思想和年輕人不在一樣,婆媳矛盾也隨之爆發!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果在外面有房,可以樓上樓下住,這樣即保持了距離感,又不會因為離得太遠而忽視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