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韓信如何自掘墳墓


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首功當推韓信。"

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但韓信最後的墳墓,是他自己一步步挖好的。

韓信當年的起點比誰都低,母親死了,連能下葬的地方都沒有,靠著漂母施捨的飯得以裹腹。後來投在項羽帳下,並沒有沒重用。最後在劉邦手下,抱負才得以施展。所以韓信十分感恩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這點在他和蒯通的對話中就可以看出。

看韓信如何自掘墳墓

雖然他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卻不能克盡臣子之節。

滎陽被圍,危急時刻,韓信非但沒有去救劉邦,還請求一個"代理齊王"的爵位,劉邦是什麼心情可想而知。

劉邦命他前來合圍項羽,他卻和彭越、英布一起和劉邦討價還價。那兩個人本身就是叛亂投靠過來的,人家這麼做無可厚非。你一個劉邦的嫡系臣屬,也跟著這麼幹,離反叛還遠嗎?

既然一心要做人家臣子,就要做到一個做臣子的責任,一直想著列土封疆還能長久嗎?如果是自己單獨起家,來投靠劉邦,這樣做還無可厚非。可你是劉邦提拔任用的大將,這樣做君主能容忍嗎?

看韓信如何自掘墳墓

反觀劉邦,對韓信怎麼樣呢?可以說一次也沒相信過。當韓信開始獨立帶兵的時候,劉邦並沒有給他多少軍隊。

韓信第一仗,打下魏王豹,實力有所壯大,劉邦突入韓信大營,帶走精銳兵力。

韓信第二仗,打下趙國,實力翻倍增長,劉邦夜入韓信大營,拿走兵符,調走主力軍隊。

韓信垓下一戰,手握數十萬軍隊,乃天下第一勁旅。劉邦又調走他大部分主力,還把他封地給換了。西楚霸王不是滅在你手裡嗎?那就把你封在楚地,看楚人怎麼對待你。

面對如此主君,有實力反叛時為何不反叛?看不到自己的結局嗎?

其實劉邦最後剝奪了他的王爵封地,還沒有對他痛下殺手,給了一個"淮陰侯"的爵位,讓他留在京中。可他最不該反叛的時候,卻反叛了。自己一點兵馬沒有,在個長安城裡舉事,縱然有外援,你又有多大勝算?做這樣的事,你兵法再好,也無濟於事。

看韓信如何自掘墳墓

他對劉邦做不到"全忠",甚至連基本的臣子之皆都沒有做到。他又不早早反叛獨立,依他做齊王的實力,別說三分天下,就是一統天下也有不小的把握。

該盡忠的時候不盡忠;該反叛的時候不反叛,一步步地自掘墳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