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輩的帶出來的孩子會不會像自己的兄弟?輩分在那擺著?

木木麻麻


你太搞笑了,這是認真的嗎。喜死我了。

你在家裡地位這麼不穩固嗎。隔代育兒確實有很多問題,但你這個顧慮就是比較洋氣的了。

你說的這個問題,大概是老人過度寵溺孩子造成的孩子在家稱霸王現象。這很正常,但輩分這個問題是絕對不會亂的,放心吧。老人的保守思想不允許他們這麼教育孩子。

二胎時代的到來,讓隔代育兒越來越普遍。這彷彿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

喜在哪呢?

自家老人帶孩子在飲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變著花樣給孩子準備食物。

老人對孩子的隔輩疼愛是任何一家育兒機構所不能代替的。畢竟,當今社會下育兒機構的名聲不是太好。總是會有一些素質低下的人對孩子下手,讓廣大父母們也是寒了心。

老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是值得學習的。孩子耳濡目染,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傳統文化學習,比如“粒粒皆辛苦”的勤儉節約;“尊老愛幼”“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傳承,讓孩子從小知道愛國敬國,長大了才能有建設國家保衛祖國的覺悟。這一點在孩子身上越來越難看到。

最近火爆全網的15000名滯留英國小留學生,他們大概不會去了解中國的傳統美德,也不願意去探究這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憂在哪呢?

對孩子的隔輩親,這既是優點但也會成為年輕父母的擔憂

老人的隔輩親會過度溺愛孩子,不利於孩子獨立性培養。比如,不能獨立吃飯,不能獨立背書包等。

老人體力跟不上孩子活力。對老人來說不僅僅是犧牲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對他們來說帶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當然,很多老人樂此不疲。

老人的思想相對保守,在育兒多方面與年輕父母存在較大的分歧。這樣也會因為孩子問題發生爭執,不利於家庭和諧,從而影響孩子的家庭教育氛圍。

但綜合來看,大多數家庭在帶娃這件事,還是選擇了老人,畢竟利大於弊嘛。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覺得親子關係中一定要有敬畏,否則孩子就會無法無天。一些小的事情打打鬧鬧嘻嘻哈哈,沒問題。一些大問題就必須要有父母的原則。孩子在幼兒時期,還不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沒有到自己做選擇的年紀。這也是我認為你需要做的,鞏固自己家庭地位的“手段”。


平凡的大夢想


不會,但是老人帶娃弊大於利,謹慎決定。

第一,老人帶孩子最大的問題不是孩子會不會容易和自己亂了輩分。而是在於老人帶出的孩子絕大多數容易出現嬌生慣養、是非判斷力差、性格自我的孩子。隔輩兒親這是老話,但是問題就是隔輩兒就容易出現孩子行為性格養成上的一些負面情況,能帶還是自己帶。

第二,老人帶孩子還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孩子容易和爺爺奶奶親和自己不親的現象。比如孩子一旦出現困難、遇到問題,通常想到的是爺爺奶奶,而不是爸爸媽媽。而比這個更讓人困惑的是如果爸爸媽媽違背孩子的意願, 那孩子極其容易出現要找爺爺奶奶討回公道的情況,這可比和家長當兄弟還讓人頭疼。

第三,老人帶孩子最大的問題還是不重視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或者說是有心無力。畢竟絕大多數老人能把孩子的飲食起居照顧好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確實也不能有過多要求,但是客觀現實是老人帶出的孩子確實普遍學習能力欠佳。

最後我想說的是帶孩子的任務本身就應該是父母的,雖然現在絕大多數父母工作壓力都比較大,但這不是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的理由。老人可以帶孩子,但是不能作為主力軍而是替補隊員。





淘淘爸帶萌娃


以爺爺奶奶的身份帶的,又不是以父母的身份帶,輩分怎麼會亂呢?

你真正需要考慮的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會造成什麼影響。

孩子需要教育,爺爺奶奶會不會對孩子溺愛?

爺爺奶奶是否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以及幫助他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長期不參與孩子的教育,親子關係很差,以後不服父母管教,怎麼辦?

孩子是自己的,請承擔起教育責任!



唐唐育兒經


爺爺奶奶帶叔的孩子是比較純真,復古的事想,做事啥的,都比較本分應該不會把你當兄弟的,老一輩思想就是輩分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