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電影:超百億元的商譽地雷,爆了!

一、背景介紹

在2014年12月到2018年4月間,萬達電影先後斥資35.94億元併購院線,實際賬面淨資產僅為7.95億元,形成商譽28.12億元。

2015年12月,萬達電影斥資12億元溢價630.3%收購了主營廣告業務的萬達傳媒,形成了10.33億元商譽。

2016年10月萬達電影2.41億元併購了從事植入廣告業務的Propaganda GEM Ltd,形成2.09億元商譽。

2016年12月起,萬達電影先後分五次併購時光網旗下資產,最後一筆交易在2019年12月,一攬子收購的總金額高達23.4億元,形成商譽21.98億元。

上述併購事項總計形成了65.54億元的商譽,僅約萬達電影目前商譽的一半。

2020年2月29日萬達電影發佈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2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24.50%,2019年度公司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及長期資產減值準備約59億元(最終減值計提金額將由公司聘請的具備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及審計機構 進行評估和審計後確定)。扣除該影響後,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盈利11.8億元。

萬達電影:超百億元的商譽地雷,爆了!

二、減值原因

萬達電影解釋其未在2018 年度未計提商譽減值,卻在2019年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原因如下:

2018 年下半年電影行業發生重大變化,影視圈的天價片酬、陰陽合同等諸多亂象被曝光,影視行業的稅收政策收緊,同時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行業監管力度加大。監管的收緊導致當年行業增長速度下降,觀影人次與總票房分別增長 5.93%、9.06%。

2019年,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觀眾購買力與購買意願隨之下降。開年之初的春節檔,8部新片扎堆首映,因大片雲集而被稱為“史上最強春節檔”,最終卻僅以7天58.4億的票房成績收官,較上年同期 57.71億的紀錄僅高出1.2%,遠低於上年67%的增幅;而觀影人次同比出現下降,春節檔7天全國觀影人次約1.31 億,較上年同期減少近1500萬,降幅達10%以上。春節檔的票房萎靡持續延續,2019 年上半年、前三季度觀影人次與總票房較上年同期雙雙下降,行業出現明顯拐點。

萬達電影:超百億元的商譽地雷,爆了!

如上圖所示,萬達電影併購影城業務資產組2017年-2019年息稅前利潤均為負數,公司未在2018年度未計提商譽減值而在 2019 年計提大額商譽減值,將原因歸為行業發展變化及併購影城自身經營隨之發生變化所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減值時點的判斷上,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同樣,公司廣告資產組2016-2019年度經營業績情況如下:

萬達電影:超百億元的商譽地雷,爆了!

由上圖可見,公司併購的廣告業務資產組2017-2018 年度業績取得較大幅度的增長,每年的實際營業收入與稅前利潤均超過了預測數據。2019 年度,廣告業務資產組首次出現經營虧損,且虧損金額大大小於影城資產,公司根據行業狀況及資產組 2019 年度實際業績情況,相應調低其未來預測,並判斷廣告業務商譽出現大幅減值,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

2019年時光網業務收入雖同比下降,但仍有可能會維持盈利,公司也判斷時光網商譽出現大幅減值。

萬達電影:超百億元的商譽地雷,爆了!

商譽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2014年、2015年左右的影視併購潮中,不少影視公司大量併購資產,由於業績承諾期一般為三年左右,受到經濟下行及政策趨嚴等因素影響,近兩年商譽問題開始集中爆發,許多併購項目不能完成業績對賭,因此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卸掉商譽“包袱”後能否輕裝上陣,我們將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