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謝謝倪書記,幫了我們兩口子一個大忙,為我們解決了百香果的銷售問題。”近日,家住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的宋家瓊,滿臉笑容地從市中院派駐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倪勇的手中接過2160元貨款,連聲道謝。看著宋家瓊臉上的笑容,倪勇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是放下了。

原來,宋家瓊夫妻是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宋家瓊夫妻種植了0.27公頃百香果,收成還算不錯,夫妻倆決定過完春節就將百香果拉到集市上賣。不曾想,新冠肺炎疫情給果農銷售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疫情已持續了一個多月,宋家瓊夫妻種植的百香果早已成熟,但是疫情沒有結束,鎮上集市不能開,350多公斤百香果就這樣滯銷了。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眼瞅著自己辛苦一年卻要血本無歸,宋家瓊和老伴兒都急壞了。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倪勇在走訪中瞭解到夫妻二人的困難後,立即決定幫助他們銷售這些百香果。倪勇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單位裡的同事。他在單位的微信群裡發出消息,號召大家發揚愛心幫扶,購買貧困戶家滯銷的百香果。

欽州市中院幹警在微信群裡看到消息後,紛紛加入購買百香果的“接龍”隊伍。僅僅兩個多小時,宋家瓊家滯銷的350多公斤百香果就被市中院的50餘名幹警購買一空。市中院的幹警品嚐過百香果後,直誇百香果新鮮又可口。大家紛紛表示,這次倪勇組織中院幹警購買貧困戶家滯銷的百香果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幹警既能獻愛心幫助貧困戶,又能品嚐到新鮮的水果,一舉兩得。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倪勇和駐村工作隊員第一時間趕回所駐村(點),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近段時間以來,倪勇和駐村工作隊員及村“兩委”幹部,通過了解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存在的困難和復產需求,主動聯繫相關企業按照農戶需求將種子、肥料、農藥等配送到貧困群眾家中,確保疫情防控和群眾復產兩不誤。截至目前,已幫助16戶貧困戶聯繫配送花生種子110公斤、肥料52包。

村路硬了,群眾心軟了

2018年3月,倪勇被選派到中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任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副支隊長的他化身一名“村裡人”。由於在部隊時帶過兵,在村中和群眾做思想工作時,倪勇說真心相待和有耐性是幹事成敗的關鍵。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遇著村中修路,有些群眾思想不通或不願讓地讓路時,倪勇除了在上班時間去做思想工作之外,還利用晚飯後的時間,騎著電動車到群眾家中繼續聊天。大道理到小道理,從村到戶,從現在到未來,終於把群眾的思想凝聚在一起。而這名家鄉在安徽的老兵,也從開始時聽不懂白話變成可以說村話的“村裡人”。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幹群同心,其利生金。在倪勇進村的第二年首季度裡,村裡養雞戶的純收入就有4000多元,肉鴨收入也首次超過2000元,這兌現了他在動員群眾主動脫貧時許下的“不懂養,我們村裡做個樣板給你看”的諾言。“他經常到村裡來,說話又有道理,大家都服他,你看我手機裡還存著倪書記工作的視頻。”說罷,中南村群眾符可蘭就把視頻播放給記者看。

倪勇駐村以來,爭取項目資金459萬餘元,建成道路1條、橋樑2座、文化樂民中心3個和整村水利設施建設。通過打造南岸、塘邊湖村小組示範點,深入推進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有效改善了居住環境,不斷提升了群眾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

臉龐黑了,希望點亮了

“他很會照顧人,村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他幫做了。”與倪勇一道駐村的市社科聯女幹部阮小青說,一開始以為當過兵的人心思不夠細膩,沒料到倪勇卻是個斯文人,做事都是以情動人,進村兩個月就和全村的貧困戶都熟絡了,他剛來的時候白白淨淨的,現在他曬黑了許多。

村裡有一位未婚的貧困戶,名叫李恩貴,撫養了3名棄兒。雖然其生活困苦,只搭了一間木板房在水田上居住,但仍堅守送小孩上學讀書。感動於這份善良,在得知其中一名女孩伙食費不夠時,倪勇主動捐出了200元錢。後來,倪勇動員他新建安全堅固的新房時,李恩貴欣然答應了下來。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倪書記經常頂著大太陽來我家,反覆講國家的醫療扶貧政策,讓我們減輕了大量的醫療支出,是他讓我們知道了黨和國家對我們貧困群眾的這番照顧!”中南村貧困群眾李世喜說,正是因為醫療扶貧政策被倪書記宣傳到家,家人得病時才知道如何去報銷。

正是這份愛民情結,使得倪勇在幫助貧困群眾時心細如髮。為了讓貧困學生不愁入學費用,他數上縣城,終於為26名貧困學生爭取到了每人12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補助,為4名貧困學生爭取了每人2000元的助學捐款。

對策有了,脫貧有底了

“村裡的事,比部隊還複雜,但我還是要把村裡的事做得井井有條,就跟在部隊時一樣!”倪勇說。

工作中,倪勇把自己看成後盾單位的“前哨”,把同事們聯繫村中的貧困戶情況進行摸底,詳細地交給他們。漸漸地,有了底的聯繫人從開始需要村幹部帶路,到現在能自由進村開展幫扶工作。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從不擔心貧困戶不配合我們的工作,因為我們已經和群眾成為了朋友。”倪勇說,如今,中南村的大部分群眾都認得他和工作隊員們,當大家把他叫作“我們的書記”時,他總會覺得特別開心。

“2019年,我們村集體經濟純收入達11.291萬元,帶動21戶貧困戶摘帽,引領一批群眾發家致富。”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委黨支部書記蘇永柏這般高興地介紹說。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以來,倪勇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脫貧攻堅和實現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村情、盤活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著力推進“造血式”產業扶貧,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進黃皮果產業種植項目,不僅村集體種植黃皮果7畝,還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30畝,形成能人指導種、村委帶頭種、群眾自發種的格局,有效擴大集體經濟規模,輻射帶動群眾穩定脫貧致富。

倪勇:疫情無情扶貧有愛 脫貧路上傾注真情——記浦北縣龍門鎮中南村駐村第一書記

倪勇在工作中作風紮實、說一不二,這份習慣養成源自於他是當過兵的人。他用“抓一件成一件”的辦事風格,積極推進中南村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若干年後,回想起我曾經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但無比偉大的攻堅戰中,我依然會覺得無比自豪!”對於進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這段日子,倪勇感慨良多。

浦北縣脫貧攻堅信息宣傳辦 吳達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