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辽宁老铁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继续为襄阳提供医疗支持

援襄医疗队的成员们已经回到家乡,但有一支“不走的医疗队”还在继续支援襄阳。日前,处于休整阶段的辽宁援襄医疗队专家们利用智能设备和远程会诊平台,继续为襄阳提供医疗支持。

安排!辽宁老铁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继续为襄阳提供医疗支持

辽宁援襄医疗队继续为襄阳提供医疗支持

参与会诊的有襄阳市中心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正在辽宁大厦驻地休整的辽宁援襄医疗队的专家。  

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会诊室,该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曹锋生结合患者的情况,提出了ecmo调节、呼吸机调节、抗感染治疗、病人肺功能锻炼和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辽宁的专家结合CT影像,给出了建议。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何继武介绍了两例非新冠肺炎病例。两名病人均有肺炎症状,病因不明确。对此,辽宁援襄医疗队队员、盛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赵宏宇根据患者资料,结合患者的基础性疾病情况给出了诊断意见:病人肺部的症状是由血管炎造成的。

千里之外的爱心感动襄阳医护人员

即使离开了襄阳,辽宁援襄医疗队仍然关注着这里的患者。这份千里之外的爱心也让襄阳的医护人员很感动。  

曹锋生表示,与辽宁的专家一起探讨病例,开展学术交流,对患者的治疗大有帮助。何继武表示,辽宁专家的诊断方向很明确,给出的建议十分有效。通过治疗,这两位病人已转入普通病房。  

援襄期间,辽宁医疗队与襄阳的多家医院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曹锋生和何继武都表示,未来,襄阳的医疗专家将经常与辽宁的专家开展远程会诊,就诊疗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辽宁援襄医疗队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表示,在近40天的并肩战斗中,他们和襄阳的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平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继续为襄阳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救治支持。”

安排!辽宁老铁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继续为襄阳提供医疗支持

人在沈阳心在襄阳

2月17日,沈阳二四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凯披上战袍,出征湖北襄阳,参加一线抗击新冠肺炎战役。

朱凯15岁的孩子在成都念书,妻子陪读,一家人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团聚。“当然想孩子,但襄阳更需要我。”

“我们的ICU病区一共20名重症患者,有部分上了呼吸机。当患者逐渐撤掉呼吸机,拔了管,即将转入普通病房时,我是最高兴的。”朱凯说,虽然人回到沈阳,但是每天都在关注襄阳市中心医院的ICU群。得知气管切开的患者已经可以进行四肢活动了,他非常兴奋,这是襄阳市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最成功的一例。

据了解,对口支援襄阳期间,辽宁省医疗队与襄阳医务工作者强强联合、补充弱项,整建制接管襄阳3个市级三甲医院和4个县级定点医院的16个病区。主动承担多个重症病区,救治的患者中重症、危重症比例高达近30%。35天的救治工作,成功治愈患者306例,其中重症、危重症87例。收治的81名患儿和会诊查房的32名患儿全部出院。累计使用有创呼吸机80人,无创呼吸机32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95人。开展心理救援1100余人次,精神医学会诊63人次,心理健康培训近8000人次。专家巡诊131次、远程会诊22例、远程查房18次。完成流调961例,调查报告420份,新冠核酸检测20979份,消毒面积197971平米。医疗队发挥出了重症救治成功率高、普通型及轻症痊愈快的特点,协助襄阳疫情迅速好转,辽宁负责的4个县全部实现双清零,襄阳新冠确诊病例在湖北省的排名也由医疗队到达时的第6位,下降到现在的第11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