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若惡化,全球或面臨嚴重糧食危機,我們怎麼辦?

新大風歌


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幾乎成難以控制之勢,各國各行各業都受到嚴重影響,經濟下滑。我國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防控,疫情總算被控制,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人們的生活正在走向正常。春耕生產也在全國各地有序開展,但是作為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我國的糧食還是有部分依賴於進口,如今疫情爆發形勢嚴峻,進口糧食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作為老百姓,要對我們的國家有信心,自己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抗擊疫情,勝利的曙光在向我們招手!


Blue薔薇


其實我覺得,關於這方面不用過度擔心。因為這得益於我國一直以來的相關政策和控制力度。

1.糧食生產能力。雖然我國是糧食進口大國,僅2019年就進口了8958萬噸,位居糧食進口世界第一。但是同比已經下降了10%以上。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比18年已經有少了895.8萬噸。但是,要知道,中國也是糧食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這裡要說明袁老的智慧,因為他才能讓所所有國人吃飽飯,這裡要衷心的感謝袁老。很多人說,自己是吃他家飯長大的,相對來說還真沒說錯……因為我國糧食產能大,所以即使是全球性的糧食危機,我國是有一定的續航能力。


2.戰略儲備糧計劃。這一直是我國基本國策。雖然我沒查到具體數目,但是從中儲糧和各地糧倉的規模來看。一兩年內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從現有的形勢來看,即使一年兩年內產值底下,但經過這麼久,國內就會早已穩定了。現在我國的全國動員能力早已有目共睹了。所以 我國也有很強的緩衝能力。


3.國家調控能力。我國對於市場的宏觀調控一直是卓有成效的。我們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所以不存在各地分配嚴重不均的情況出現。當需要的時候,儲存豐富的地方可以很快的進行調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能力我們已經早已證明了的。更何況,宏觀調控也在於整體的統籌能力。當糧價上升太高的時候,完全可以讓它降到可接受範圍。所以,我國也有很強的快速反應能力。


4.國民參與強度。因為現在的公信力強大,所以民眾普遍是有信心應對災難的。得益於這些年但凡有事,國家和軍民的有力支援。所以現在基本不會有爭搶物資導致混亂的情況發生。這次疫情的很好控制就可看到這些細節。像國外爭搶衛生紙那種搞笑事件,估計在國內是看不見了,除非商場大減價。這次疫情的發生可以說非常突然,但是經歷了初期的突然打擊和部分昏庸幹部之後,反應的迅速和各個地方的配合都是非常良好的。所以,我國也有一定的打擊抵抗力。



綜上所述,如果真有糧食危機,頂多就是糧價上漲一些。剩下的,就是該吃吃該喝喝,做好復工復產,危自己解決,機就要看各自本事了。


小桐不鬧


在越南、埃及、俄羅斯等國宣佈禁止出口糧食,如今,已經有一些國家宣佈糧倉告急。

目前,印尼和菲律賓兩國已經宣佈糧倉告急,稱儲存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

那麼,我們在這種衝擊下,會不會迎來糧食危機?我國有能力應對糧食危機嗎?

首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糧食供應不會出現脫銷斷檔。

其實,我國糧食保障的底氣主要源自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糧食自給率高。

目前,我國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完全實現自給,穀物自給率超過95%。這是因為,我國曆來有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產的傳統,糧食生產能力強,依賴進口程度較低。

其次,糧食儲備充足。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餘糧相當充足。這是近年來我國通過政策支持、科技驅動、深化改革,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結果!

再次,對外依存度低。

我國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為主,大米、小麥進口一般分別為200萬噸、400萬噸,佔國內消費總量分別為1%至2%,主要起品種調劑作用。

對於糧食危機之難,我國成功應對了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雖來勢洶洶,但同樣我們依然自信滿滿!


三農技藝


疫情全球嚴重化,我認為,疫情對全球糧食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衝擊,加之部分國家蝗災影響糧食生產,有可能會惡化全球糧食市場預期。我國是人口大國長期依靠糧食進口,最近幾個糧食出口大國,緬甸,和越南也修改了,糧食出口合同。應對這種情況,中央也出臺了相應的對策,今年農村種雙季稻的每畝補貼800元,相應的農業機具補貼額度達到了百分之八十,補貼力度空前的,極大的調動的農民的積極性,種雙季稻,比以前種一季中稻畝產能多出800至1000公斤左右。大大的增加了我們的糧食安全。



南橋小劉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由於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我國糧食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國家採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舉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連年獲得豐收,實現了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才能不慌。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近年來糧食儲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儲備規模保持穩定的同時,從2014年開始,國家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4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要求,重新核定並增加了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各地已全部落實到位,而且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國採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




寫給自己的歌


我們不怕,國家統計局,去年生產六億噸糧食,十四億人口,能吃多少。再說,連年大豐收,年年增收,庫存滿滿,糧食存久了,會變質不好吃。清理一下庫存陳糧,不是專家說,夏糧也豐收嗎?我不耽心,中國糧多多,專家說的。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問題

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國家的糧食不夠 哪怕全世界都缺糧我們中國也是不會缺糧食的。

那為什麼不會缺糧食呢? 因為我們國家國庫裡面有著好幾億萬噸的糧食儲備 足夠吃上一年 雖然吃的不是很好,但是也是夠我們的下一季度的糧食繼續供應上來。

那為什麼有人說中國缺糧食,還去國外進口糧食儲備

各種數據什麼今年糧食進口多少啦,說明中國如何缺糧啦,自產不夠啦。我就想說:真是幼稚。

中國是每年進口不少各種糧食,包括各種食品,但是並不是因為中國自產不夠,相反,中國自產絕對夠,甚至國庫糧倉糧食都發黴了。之所以會進口糧食,是因為隨著老百姓收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吃更加挑剔了,不管是理性的,還是不理性的,很多人需要吃高檔。拿大米來說,超市裡散裝中國產的米一大堆,買的人不多,更多人買什麼呢?買泰國產的香米等等,不是沒米吃才進口,是要滿足心理需求才吃進口。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糧食會缺少 只要在中國就是最安全的!!




趕海阿鵬


未雨綢繆。其實人需要糧食,畜牲也需要大量糧食,首先我們減少吃肉…多吃蔬菜…糧食最快能緩解。同時政府多鼓勵耕種,少點建樓,佔用太多耕地了


廣東清遠妹


疫病全球擴散,各行各業一半停產,象這樣快速擴散下去,必將是人類的重大危機,有很多用具商品可以節儉,唯有糧食節省不了。作為中國來說,人口多,糧油每年要進口那麼多,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保證糧食供應,保證食品供應,就意味著我們要加大農業力度,組織好增加糧食種植面積,組織禽旦魚豬牛羊等肉製品動植物的養殖,保證不餓肚,有肉吃,只有這樣才能夠穩住民心,不出恐慌,混亂,平安度過底谷期。


光伏魚家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對人類造成的傷害正在逐漸顯現出來。如果地球人還沒有真正認識到,疫情是地球人共同的敵人的話,疫情勢必重創地球人。這並非杞人憂天!隨著在疫情在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橫行肆虐,越來越多民眾的生命被下劃上了休止符。即使活著的人們,也會遭受到親人離去的痛苦、糧食危機的考驗,甚至是戰爭的摧殘等等。只有地球人攜手並肩,積極應對疫情的挑戰,儘快遏制疫情的蔓延,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地球人才可渡過這次疫情所帶來的空前災難,轉危為安,轉危為機,繼續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