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的?

H帶頭大哥


從古代晉唐時期起,書法的複製是由專業人員手工勾摹的,包括後來的將真跡刻帖複製後拓成黑底白字的拓本,也是手工勾摹刻石製作。古代的能工巧匠有的人能在勾摹複製時做到基本相似,刻帖也一樣,好的刻工所刻古帖拓出後發現和真跡差別不大,甚至連枯筆飛白也能刻出七七八八。

在1960年代初曾親眼見過一張民國時人用毛邊紙勾摹的王羲之《奉桔帖》,是依據珂羅版印刷品勾下來的。當時印刷品也很貴,要大洋二元左右,勾摹了可以省些錢,我仔細對比印本和摹本,竟然一模一樣,找不出差別來,可知勾摹者的手藝,古代高手們的技巧,就更厲害了。

具體的勾摹方法是用透明的硬黃紙蒙在真跡上,放在專用的勾摹几上,幾面挖空一塊,下面放燈光打上來,就把墨色顯得很清楚了,然後仔細地在硬黃紙上一點點勾摹,儘量做到不失真。





王乃棟說書畫


要注意古人用詞是很嚴格的,臨就是臨,摹就是摹,二者不像今天含義模糊混用的。摹,包括我們今天說的描紅,描寫淡色範字;還有一種是空心字填墨,叫雙鉤。摹的要求就是

絲毫不差,你看蘭亭序的幾個摹本,原作的塗抹,修改痕跡都原樣保留著。

臨本,就是對照原帖直接書寫,這就不可能100%像了。所有有對臨,背臨,意臨各種臨寫方法。

拓本,指的是從刻版、碑刻上覆紙,打溼後上墨,用拓包捶打,這樣平面是黑的,而字跡因為下陷就留白。拓本的好壞主要依賴於刻工和拓印技術,因為刻工根據書丹刻的時候,必然會有差異,石質,工具誤差,崩碎情況等等,導致刻石和書寫墨跡的差別(牽絲,細微筆畫、墨色變化丟失)等,在經過轉拓更下一等。因此拓本是不得已的選擇——紙、絹不易保存,刻石反而有利於書跡的保存(像淳化閣帖保留很多二王書跡)

那麼對於精細的摹寫怎麼半?有真跡的話當然首選勾摹,最保真。在法帖臨摹上有術語叫做硬黃響拓,古代用紙多是麻紙(苧麻,黃麻為原料,麻紙直到明清後才從大量用紙中消失),用黃檗塗紙然後把蠟加熱塗布,製成的硬黃紙堅挺透明,多用來摹寫之用。據說(宋代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古今石刻辨》)響拓就是向拓的誤寫,向日而拓,對著日光淡墨雙鉤,然後填墨成摹本。像馮承素的神龍本蘭亭,號稱最精的摹本。你和褚遂良的臨本對照會發現褚遂良的摹本有些地方草率,個人化了。而神龍本保留的細節更多。

(上,神龍本 馮承素勾摹)(下 褚遂良本)

下,八大臨 蘭亭,已經是重新創作了


雷水初六


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免費娛樂項目,甭說是蘭亭序了,就連清明上河圖,我們也都能臨摹出來


懷才像懷孕時間久才能看出來


古代雖然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但他們的摹拓技術相當高超,特別是唐代的"雙鉤墨填技術"非常成熟,其中趙模、韓道政、諸葛貞、馮承素四人就是這方面的專家。當時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蒐集了大量王羲之的作品,並讓這四人分別摹拓巜蘭亭序》,賞賜給王公大臣,其中以馮承素摹拓的巜蘭亭序》最為逼真,現存於故宮博物院。


宏仁說易


雙溝填墨


晉唐書畫軒


實打實的雙鉤,可能所臨摹的範本比我們用複印機打印機高清微噴弄出來的效果更好。


字有道理


描紅了解一下,刻碑瞭解一下


凌峰觀天下


下筆如有神,反覆的下筆揣摩筆意,不斷讀貼,久之會產生潛意識的身體模仿,自然筆下就像複印機了。

一定是多年的臨摹功夫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