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本期節目,著名畫家史國良將繼續西藏之行!他來到了大昭寺,現場解讀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這座作為文成公主嫁妝的佛像當初如何歷經三年運抵西藏?獨家分析綠度母壁畫的古樸與雅緻:什麼樣的動作充分體現四態中的動態?史國良暢談自己在西藏創作的《大昭寺》系列作品,其中又藏有怎樣的藝術魅力?

BTV文藝3月23日(今晚)19:30《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精彩內容搶先看!

大昭寺建寺壁畫現場解讀

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高原上,大昭寺開始迎接前來朝拜的人們,升騰的煙火,叩拜的信眾,構成了拉薩最虔誠莊嚴的景象。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中是佛殿的意思。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從唐朝和天竺引進佛教,藏傳佛教從此發展壯大。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大昭寺是松贊干布所建造的最早的寺廟。史老師首次從繪畫賞析的角度領略這裡的文化藝術,現場解讀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是如何歷經三年運抵西藏?大昭寺的建寺壁畫又是如何生動形象的將這段歷史描繪出來?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西藏激發畫家藝術創作靈感

西藏風情激發了眾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每每到此,史老師都為之震撼,曾先後創作出《大昭寺》系列作品。這次來大昭寺,他更身臨其境妙說畫家創作之源泉!唐蕃會盟碑特別古樸,無論是造型還是鑿刻和文字都有鮮明的唐代風格。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在史老師的《大昭寺》系列作品中,有兩幅便是展現唐蕃會盟碑,第一張作品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有一個圍牆圍著唐蕃會盟碑,人們在牆上掛了很多佛經,還有人在底下休息,史老師看到後深受感動,有一種時空對話的感覺,當即創作了作品《掛經》,表現的是一位母親揹著孩子,還手牽著孩子在門上掛佛經。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掛經》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另外一幅作品《雷陣雨》描述的則是添完燈油後,外面剛剛下過雨,母子三人在小門前休息的場景,這個畫面以繪畫的形式留存下來,令人感慨:不光相機能記錄歷史,繪畫同樣可以記錄歷史。那麼,史國良的第三幅作品又以怎樣的表達述說著藝術家內心的感動?為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雷陣雨》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獻哈達》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佛面猶如淨滿月》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禮佛圖》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吮手指的小喇嘛》

《我愛書畫》“西藏行”系列三

史國良作品《心心相印》

BTV文藝3月23日(今晚)19:30《我愛書畫》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