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他白手起家, 9次抵押财产,从一家5个人的公司成为40万人的老板;

他出门被保镖簇拥,有人要花钱买它的人头;

他被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却没能换来一次见面;

他拒绝马云的见面邀请,却被马云誉为最佩服的人,

他成了中国最有钱的人,网上却找不到他的照片。



01.


王卫,这个名字你熟悉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即使大部分人都与他有过某种联系,有过业务往来,使用过他的“产品”。

低调的他再也无法低调了,因为他的身价曾一夜之间飞跃至中国财富排行榜的第4名,仅次于王健林、马云和马化腾,将百度的李彦宏、小米的雷军和恒大的许家印甩在了身后。

2017年,在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深交所上市大厅,一个身穿普通牛仔裤、黑色工作服,带着黑框眼镜的男人,动作一点也不霸气的敲响了自己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上市之钟。

仔细看,这个穿得像个快递小哥一样的男人,胸前是红色的工作牌,工作服上是大家熟悉的那个LOGO——顺丰快递。他就是顺丰背后的男人——王卫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02.


1971,王卫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时全家搬到了香港,虽然王卫的父母一个是高级翻译一个是大学教授,但他们发现自己的文凭在香港并不被承认,为了生活只能去做工人,收入十分微薄,只能勉强度日。

因为没钱,王卫高中毕业之后就没再读书,十几岁的他跟着叔叔,在小工厂里做印染工,后来还做过清洁工搬运工。后来提起这段少年经历,王卫说自己经常因为“贫穷”被人歧视,那种感觉一辈子都不会忘。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8万多家制造工厂开始迁移到内地,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信件、货运业务量开始暴增。当时由于关税差别,一个普通邮件从香港到深圳虽然只有一岸之隔,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王卫经常受人所托,往来于香港和广东帮人稍带货品,赚点外快。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时间一长,找他带东西的人越来越多,那时他骑一辆摩托,后座上全都是货,再后来,每天一车竟然都送不过来了,这让他意识到“送货”是一个商机!

1993年,王卫向父亲借了10万元,在广东顺德注册了一家快递公司,又雇了四五个人,在香港钵兰街租了一个几十平米的店面,用来接货和发货。就这样,六个人成了中国最早的民营快递员,建起了顺丰速递。

据钵兰街的老住客说,王卫他们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晚上才离开,当时那条街都没什么人,王卫他们来了之后,就开始越来越多的车来送货拉货,慢慢开始有其他物流公司入驻这条街,后来又有了建材店,足浴店…他带旺了整条街。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一开始,所有的快件都是王卫和5个朋友亲自手提肩扛,人肉运送,他们一趟趟往返于深港两地,人一件快递收70元,他们只收40元,每个人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靠这种“割价抢滩”的策略,王卫从竞争对手那一点点地抢占优势,越做越大,到了1997年,已经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每年净赚几百万,与相关部门也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有一件事可以作证顺丰当时有多么风生水起,家大业大。

在香港回归之前,中铁快运希望通过铁路打开香港的快递市场,派去谈判的人信心满满的去了广东,结果被当地海关婉拒,中铁的人一打听,说当地已有一家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通港业务,就算自己开了线路,也拿不到足够的货源,那家公司叫顺丰。

那时候王卫才26岁。


03.


大家在评价王卫的时候,都说他年轻得志却没有头脑发热变成”土豪“,十分难得。但王卫自己揭了自己的老底,他说曾经的他也是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疯狂花钱,每天就想喝茶打球,然后通过加盟的方式敛财。

1999年,顺丰开始以加盟代理的方式扩张业务,快递网络迅速扩展到广东省外,到了2002年在全国已经拥有180个网点,在快递业务中占据高达40%的市场。

不过随着网点和员工越来越多,越来越远,顺丰的管理跟不上了,尤其是当时王卫过于放权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很大漏洞。很多员工都不知道有王卫这么个人,只认得自己的片区经理。大有形成诸侯割据之势。再后来,地区负责人的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出格,甚至有人开始把业务带走单干。“老鼠会”的名声,那时开始悄然传出。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这个恶名传到王卫耳中,他坐不住了,没想到“山高皇帝远”的事真的发生了,还那么严重。然后他就干了一件后来成为顺丰编年史里非常重要的大事。

收权行动!也就是把所有加盟的网点全都收回来由顺丰自己经营管理。这等于是断了很多人的财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王卫的收权方式是一刀切,想留下来的,产权全部回购,否则就走人。全国几百个网点的产权不是小数目,王卫先后9次抵押财产,硬生生用钱进行了人员大清洗、组织结构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一视同仁,即便是在创业中跟随他十几年的人,王卫也不分给一分钱的股份。甚至将曾经供职于公司的父亲与姐姐都拒之门外。

也是从那次“收权行动”之后,王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威胁、恐吓,甚至传出有人要买王卫人头的消息。他开始深居简出,极少抛头露面,出门总有几位随行的保镖跟从,再重要的商业伙伴约谈都是在家里请客。所以网上找不到几张他的照片,连公司内刊也只有他一个侧影。基本上能找到的他照片都是新闻联播截图、到商务部签合同、签署重大合作这种不得不露面的。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曾有风投愿意出50万的介绍费,只求能和王卫见上一面;花旗银行愿意出1000万美元的佣金,只要有谁能促成与王卫合作;马云曾于2003年前后,两次约见却不得见;到目前为止只有《人民日报》在2011年唯一一次采访过王卫。


04.


2003年,SARS爆发了,很多商业都被重创,尤其是SARS率先爆发的广东,成了重灾区。但对于快递行业却成了最好的机遇,足不出户带来了投递量大增。

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敢用飞机做运输工具,而非典爆发让航空公司生意萧条,运费大跌,王卫看准时机找到一家叫扬子江快运的企业谈判。

“你有几架货运飞机?”对方答:“五架。”王卫说:“我全包了。”

就这样,顺丰成了国内第一家将民营快递业带上天的公司。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但租飞机可不便宜,当时,广州——上海——杭州的租机价格为每小时2万多元人民币。不过这钱花的值,通过租飞机,顺丰不但实现了全天候全年365天派送,还实现了北上广深头天下午6点取件,第二天一早也能收到的“极速”,这让顺丰在服务时效性方面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次租飞机让顺丰吃上了好,第二年王卫就把自己买飞机提上了议程,经过5年的时间,终于在2009年成立了顺丰航空公司,现在顺丰拥有了45架飞机,还被批准建立亚洲第一个专业的货运机场。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2004年,世界快递行业巨头FedEx(联邦)打算进入中国,他们给顺丰开出的收购价格是50亿人民币,这个价格不算低,因为当时顺丰一年的收入也不过10亿。王卫毫不客气的拒绝了,还告诉人家,你别着急,我很快就会超过你。


05.


除了这些“霸道总裁”的段子,王卫最流传于江湖的还是他那些“护犊子”的段子。

流传最广的就是北京一位顺丰小哥因为不小心把一辆车刮了,司机下车连打带骂,在小哥连连道歉之后,还扇了快递员6个耳光的事情。当时王卫在朋友圈转发新闻,并附言“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后来当事人提出要拿钱赔偿快递员,王卫说,必须让法律来解决,给多少钱也不会妥协。护犊子之心让人敬佩之余也觉得那位司机真搞笑,人家是中国第四有钱的,你跟人家谈钱。

王卫还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员工要尊重,给他尊重:要收入,给他收入。当他月收入上万,他会要你两千的手机吗?”这句话的典故是2009年的一则新闻,当时一个公司用户怀疑快递员偷东西,结果顺丰快递员的反击语出惊人:“我一个月工资1万5,会为了你这2000块钱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听闻此话,整个公司一片寂静。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顺丰上市那天,王卫带了3个人一起敲钟,以往上市公司敲钟的组合,除了董事长、创办人,就是董事、董秘、大股东什么的,而王卫带上台的这三位,不是高管,也不是投资人,而是快递小哥、货机机长和客服。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尤其是其中那位快递小哥,正是当年被车主扇耳光那位,去年你当街打我耳光 今天我和首富一起敲钟!


顺丰快递背后的那个男人


06.


如今,当年钵兰街那个几十平米的小快递,成了45000个网点、45架货机、15000台运输车辆、6200条运输干线、72000条运输支线、40000员工、覆盖200多个国家的快递帝国。

这个快递帝国只做快递,不做五六元的同城低端,全国联网,36小时到达。为了避免企业过快增长造成的各种问题,他们采用的策略竟然是涨价,就是这么独具一格的任性。难怪有人说,在国内快递界只有两个品牌——顺丰和其它。

这个帝国就像《琅琊榜》中的江左盟,企业在行业中为翘楚,员工比同行收入高一大截,其掌门人低调而神秘。

或许这个江湖里留下的都是王卫想让我们知道的故事,而隐藏了那些血雨腥风恩怨情仇,但这个低调、严谨、隐忍的霸道总裁,依然告诉自己少说话多做事,勿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