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移展翼龍井開採在即


太行山下南茶北移,明海大和尚親植親採,專家張佔義瀝血二十載

厚重的展翼龍井就要開採啦!


南茶北移展翼龍井開採在即


當杭州的茶園在冬日裡露天迎接著冷風冰雨時,太行山的茶寶寶在溫暖的大棚裡安心地吸收著營養;

當杭州的茶樹在清明時分冒著涼風抽出枝芽時,太行山的茶寶寶依然在大棚裡懶懶地睜開睡眼,露出芽頭;

當杭州的龍井採摘貽盡修剪茶園時,太行山的龍井迎著春雨旺盛出芽,伸展著肢腰。

積蓄了一冬的營養,展翼太行龍井就要開園採摘啦!

展翼太行龍井,厚重在趙州禪茶的恢復種植,厚重在淨慧長老的禪心指引,厚重在明海大和尚的加持護佑。二十載,冷暖寒暑,二十載,敗敗成成。在2000米五嶽寨下,在600年板栗樹旁,張佔義老人潛心鑽研,大膽實踐,成功將南方嘉木移植於英雄的太行山五嶽寨山腳下的靈壽縣漫山村,突破了河北無茶的歷史,跨越了茶葉最北的“三八線”,實現了淨慧長老引茶入趙的夙願,使趙州禪茶不再“空有其名”。

“北方日照長、晝夜溫差大,一旦茶樹靠大棚等設施解決了‘活下來’的問題後,茶葉品質就完全有可能超越南方。這好比東北大米,種植歷史沒有南方長,但米質普遍好於南方。”2017年,新華社記者採訪當年79歲高齡的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吳洵研究員時,他如此形象地闡釋了“北方能產好茶”的科學道理。

位於五嶽寨山腳下漫山村的燕趙第一茶園,海拔850米,年降水量近1000mm,土壤Ph值5.5左右,這裡,擁有了“高山雲霧出好茶”所有生長條件。

2001年,當第一杯太行龍井送至國家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做檢驗後,口感報告:慄香濃郁;滋味濃醇、鮮爽回甘。吳洵專門寫來賀信:“屬高檔綠茶,茶氨酸含量特高。”

成分報告:氨基酸5.7%,排我國現有名茶第二位;咖啡鹼2.5%,與我國現有名茶最低的天堂蓮蕊比平。酚∕氨比2.07,創我國當今名茶之最低。吳洵研究員評價:“集高氨基酸低咖啡鹼於一身,乃茶中一絕,是當今中國最時髦的一隻茶。”

農殘報告:國家確定的必檢項目全部合格,所有農藥均“未檢出”,獲國家無公害證書和產地認定證書。茶園被認定為“中國優質茶葉示範基地”。

南茶北移展翼龍井開採在即


南茶北移展翼龍井開採在即


移茶歸趙大事記

1997年,淨慧長老在江西親移茶樹歸趙而不成活後,與專家張佔義相見,並囑託移茶歸趙事宜。

2001年,在試種三年茶樹終得成活後,明海大和尚受淨慧長老之命上山採茶,親手炒製出趙州的第一杯禪茶。

2019年,幾經明海大和尚耳提面授,定名為慧緣禪茶,正式迴歸趙州祖庭,在柏林寺流通處與僧俗共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