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兴案警方调查完成,诺亚披露此案支付律师费1.63亿

3月25日,诺亚对外公布了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年度未经审计财报。从所公布的财报来看,“连续踩雷,业务萎缩,转型艰难”已成为了诺亚这年发展的“关键词”。同时,据诺亚披露,此前踩雷34亿元承兴国际一案,警方已完成调查。

报告显示,诺亚2019年实现净收入33.9亿元,同比微增3.1%;净利润为8.29亿元,微增2.2%。

2019年四季度,诺亚实现净收入7.88亿元,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6.9%;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大降34%,环比减少46%。值得注意的是,诺亚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创下了过去三年的新低。

但从财报来看,诺亚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进入2019年以来,诺亚财富的收入就开始逐季萎缩,到2019年四季度收入环比下滑扩大到了6.4%。

诺亚财富2019年财报所反映出的各类现状,或许与近些年来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危机--34亿踩雷承兴事件有着莫大的关系。

34亿元踩雷承兴国际事件回顾

2019年7月,私募圈发生了一起重大“踩雷”事件,诺亚财富34亿踩雷承兴国际。据才查到微信公众号去年7月发布的文章中显示,诺亚财富34亿踩雷承兴国际事件的导火索是诺亚旗下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融资方实控人“商界木兰”罗静因涉嫌欺诈被捕,由其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承兴国际暴跌80%。而诺亚财富旗下的歌斐资产管理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为承兴国际提供了34亿的与京东应收账款债权供应链融资,还款来源为京东世纪到期还款或由广东承兴进行回购。

2019年6月19日,诺亚财富似乎提前察觉到了产品风险,要求罗静将手中持有的6.77亿股承兴国际股份质押给诺亚财富进行增信,占比62.84%。

2019年6月20日,罗静被刑拘,承兴国际暴跌,质押的股份市值大幅缩水,诺亚财富踩雷已成定局。诺亚财富披露这一消息后,受到牵连股价大跌。

2019年7月8日,诺亚发布公告,董事长汪静波发布内部信,称罗静涉嫌欺诈、承兴国际涉及刑事欺诈,相关基金根据法规整体延期半年到一年。

2019年7月9日,京东发布声明称“这个事情和京东无关。京东的意思是承兴国际涉嫌伪造和京东的业务合同,该基金的底层资产都是假的,也就不存在到期还款。但是诺亚称“承兴国际相关方为京东供应商,双方存在大量长期交易”,并对承兴和京东提起了司法诉讼。

近日,据诺亚财富披露,此前踩雷34亿元承兴国际一案目前警方已经完成调查,并移交检察机关。但由于新冠疫情,后期进展会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诺亚称,公司在2019年一次性支出了1.63亿元,主要涉及到承兴案的律师费及相关费用。

诺亚方面称,在踩雷承兴国际的客户中,大约30%的客户继续认购了30亿元人民币的新产品。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也意味着,诺亚流失了70%的老客户。从踩雷承兴国际至今,大半年的时间,诺亚这一路走的崎岖异常。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诺亚近几年的“心酸路”

2016年11月,悦榕基金“亏损30%找不到接盘侠”,面临巨额亏空。

2017年3月,踩雷辉山信用债,被牵扯进百亿风险困局。

2017年7月,又陷入乐视“钱荒危机”,手握近30亿债权,而主导方鑫根资本已“跑路”。

2018年3月,投资新三板“深陷”套牢,引发客户不满,诺亚财富某部门负责人公开喊话客户:“我让你倾家荡产”。

2019年7月, 诺亚遭遇34亿踩雷承兴事件,遇到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于是下定决定停止了所有非标类固收产品。

2020年2月,诺亚发布开年倡议书,建议疫情期间高管降薪,员工无薪休假,董事长汪静波、董事殷哲和张嘉玉自愿零薪酬。称“活着”是企业的最低战略和最高战略。

2020年3月,诺亚再次“踩雷”。歌斐资产“创世神娱1号私募基金”被曝9亿元分配逾期,投资人账面亏损90%。

近日,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2019年对诺亚而言是一个艰难的年份,承兴国际事件考验了诺亚的商业道德和运营底线。但她又表示,她要感谢承兴国际事件,这次踩雷成为诺亚战略转型的契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诺亚的转型,可能也是财富管理行业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