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根據教育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相關部署和廣東省教育廳工作要求,我校為2020年春季學期的開學網絡教學緊鑼密鼓地做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工作。2020年2月8日,我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於東莞校區召開開學準備工作會議,由王庭槐校長主持會議。領導小組組長王庭槐校長、周雲書記作重要講話,全面部署新學期網絡教學工作。2月10日至2月20日,各院系及各任課教師根據教務處的工作安排認真制訂網絡教學實施方案。2月20日至2月26日,學校網絡教學保障中心六位成員細緻審查各院系及任課教師提交的實施方案並反饋意見,對於少數不合格的方案,要求認真修改後重新送審。3月1日前,各院系根據修改後的教學方案草擬教學安排並通知到學生。3月2日前,各任課教師向學生髮布所授課程的網絡教學實施方案。3月4日,教務處將本學期全校公選課全部改為網絡課的通知發給全體學生並讓學生自行選課。3月9日至3月13日為全校網絡教學試運行周,各任課教師進行在線教學測試及教學需要準備對接的各項工作。3月15日,依託“學習通”平臺,王庭槐校長、周雲書記向全體學生開講了全校“開學第一課”,當日下午,各院系負責人主講本院系的“開學第一課”,在給全體學生送去人文關懷、激勵他們奮發向上的同時,還對同學們即將開始的網絡學習作了詳盡的部署和指導。


經過一個多月穩步推進的準備工作,我校於3月16日正式實施“開學不返校”期間的網絡教學。從各院系和相關職能部門提交的“一週一總結”來看,我校第一週的網絡教學工作運行順利,情況良好。


01

859門網課,應開盡開


本學期,我校開出課程共1008門,其中開學不返校網絡授課門數為859門,除了一位教師因病調課之外,其餘689位承擔網課的教師全部到位,開學第一週我校在線教學基本實現“應開盡開”的目標。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第一週開課情況表


02

教學方式務實創新形式多樣


我校校內SPOC教學平臺以超星學習通和人衛慕課為主,人衛慕課免費提供了27門醫學類專業課程,可滿足我校4146名學生、22名教師的在校教學應用。此外,教師還使用中國大學MOOC、雨課堂、智慧樹等教學平臺開展在線教學工作。教師在教學平臺上完成視頻、電子教材、PPT等資源上傳,積極開展課前預習、主題討論、隨堂測驗、作業佈置等各類線上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掌握學生學習軌跡。網絡教學開展一週以來,校內教師使用的主要授課平臺運行逐漸穩定,基本滿足了師生的正常使用。


為提升網絡教學效果,大部分教師採用“直播授課+在線互動”和“錄播資源+翻轉課堂”形式實施網絡教學,這種模式注重課內直播互動與平臺課堂管理相結合。其中,使用騰訊系列課程平臺和阿里釘釘課程平臺是師生直播和互動教學的主流選擇,直播過程穩定順暢。


通過一週的教學情況可以看到,任課教師使用教學平臺及教學工具熟練程度比起教學試運行周以及更早的準備階段有了普遍提升,問題已經由“選用工具”、“組織教學”、“上傳資源”等基礎性問題,進階為“作業發佈”、“分組教學”、“學情數據分析”等,教師已開始深入學習教學平臺的相關功能。多數教師通過佈置課堂作業來考察學生學習情況,同時通過測驗、抽點學生回答問題、在線完成習題等方式,督促所有學生完成任務。有的教師還通過視頻直播展示覆雜的板書,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03

兢兢業業,盡忠職守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讓我們選擇了“開學不返校”網絡教學的方式,中大新華教師們在這場戰“疫”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不同的“戰場”上彰顯了他們的使命和擔當。一週以來,不少老師經常是“一心三用”,一邊吃飯,一邊在電腦上進行操作備課。同時,還時不時用手機與同事諮詢討論如何解決一些疑難問題,不僅“忘食”而且“廢寢”,不少老師這一週的睡眠比以往要少了很多。我們一些承擔網絡教學任務的院系負責人,他們不僅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操作、熟悉操作進行備課上課,而且要關注本院系其他教師的上課情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入到各個網絡課堂巡課、針對出現的問題思索改進的措施、組織線上研討等等,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一些老師課餘錄播課件通過發公眾號給學生充電,得到了學生“追星”般的追捧,可以稱得上是網絡教學戰“疫”的“明星”。


表面看來,老師們網絡教學所花的時間會比課堂教學少,通過這一週的網絡教學可以發現並非如此。不少老師都有類似的坦言,上網課“最大的困難就是在摸索、學習許多新的軟件過程中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備課量翻倍”。對於首次進行線上教學的老教師,投入的精力更是翻了好幾倍。然而,我們的老師們選擇埋頭苦幹,無怨無悔。


04

院系內網絡教學研討蔚然成風


教學研討的一大好處是有助於解決教學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對於全面實施網絡教學這樣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教學實踐中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校院系負責人積極思考,組織了種種教學研討的活動。有的院系以“院(系)網絡教學質量保障工作組”微信群為陣地,任課教師實時在線討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想到的新辦法、發現的新功能。例如,對學習平臺的使用建議,對各種學習平臺性能的探討,學習通簽到、討論等功能的使用技巧分享,甚至教學使用麥克風品牌的推薦等等;有的院系或專業召開集體備課會,各位任課教師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如何適當調整改善課程的實施、教學環節的設計、創新的教學方法、錄製的授課視頻、選用的信息化教學平臺等等,作深入地探討交流。還有一學院在本學院微信大群開設“線上教育”專欄,讓各位教師在線上交流教學心得。自3月15日發起徵稿以來,該學院微信大群“線上教育”專欄已發了4篇教學心得,篇篇都是好文章。這些文章不僅是線上教學經驗分享,也是潛心研究的教研小論文。開學一週來,各院系各種微信群上時時在討論線上教學問題,大家互幫互學、交流分享,氣氛十分熱烈。


學校《教務處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教學工作的通知》(教務〔2020〕7號)附件2——《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遠程網絡教學實施方案》中提到,“開展網絡教學既是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進一步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機”。我校開學第一週的網絡教學,為我們抓住這樣一個重要契機推進信息化教學,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


05

“五方”巡課,“雙進”課堂


“五方”巡課,即校領導巡課、督導巡課、院系負責人巡課、專業主任(教研室主任)巡課、教學秘書巡課。“網課”開始的第一天,王庭槐校長、周雲書記以及分管教學和網絡設備的副校長進行了巡課,王庭槐校長整整一個上午從第一節到最後一節巡查,視聽了不同院系的近十門課。校領導巡課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加強落實教學的過程管理,在巡課過程中,王庭槐校長髮現一些課程缺少聯繫方式無法進入課堂,立即在含有各院系負責人的“學校防控應急群”@相關院系負責人,既及時改進了所存在的個別問題,同時也以點帶面促進全校各院系嚴格教學管理。


我校督導隊伍中大多數是退休老教授,他們具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全面實施網絡教學是他們碰到的新問題。督導們虛懷若谷,善於學習,很好地完成了第一週的督導工作。正如羅蔚茵教授在第一天巡課時所說,“在陳汝築教授帶領下,督導室的許多教師今天都上線督導課程,大家互相溝通,我本人很不熟悉網絡技術,不懂如何上網聽課之類,按小黃(督導室秘書)給出的指南成功上線,很高興,有點成就感呢”。督導不但督教而且督管,陳汝築督導發現個別院系以及教務處在教學管理上有做得不夠細緻的地方,在“防控應急微信群”上提出來,使問題得到很好地改進。院系負責人平時與學生有“親密接觸”,他們的巡課除了巡查教學秩序、瞭解教學情況之外,還讓學生倍受鼓舞,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專業主任、教研室主任的巡課更容易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學秘書的巡課著眼於教學管理的細節問題,通過巡課發現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然後反思問題、改進問題,使管理和理管有一個良性循環。


開學第一週不少院系實行了“輔導員進課堂”和“行政教輔人員進課堂”的“雙進”課堂制度,讓輔導員和行政教輔人員結對子進入課堂並落實到每一節課。“雙進”課堂制度在輔助任課教師進行課堂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加強學生自律性教育、加強學風建設方面,同樣起到重要作用。對學風建設來說,“雙進課堂”的更大意義在於課內向課外延伸,一些院系制訂了很好的制度,發現做得好的個人和班級,讓行政教輔人員組織學生課外寫先進事蹟,號召本院系學生見賢思齊;發現學生所存在的不利於學習的問題,讓輔導員課後對學生進行思想疏導。一位輔導員非常用心,用一封信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疏導和激勵。信中說到四個方面:“作為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對於學習應有以下思考”,“關於生活作息,我希望大家做以下思考”,“關於上課時間,我希望大家制作以下課表,用於提醒上課”,“上網絡課程中,請謹記以下注意事項”,信末署名前加上“愛你們的輔導員”,這樣的疏導既讓學生感到說的是實情,又讓學生感到親切,感到面對的是“知心姐姐”,因此對輔導員的建議也更容易接受。


06

全校“網教”研討群成最強輔助


由我校信息與網絡管理處與教務處聯合建立的“中大新華信息化研討群”在本週的網絡授課中作為“提問”與“回答”的溝通樞紐,扮演著“最強輔助”的角色。全體16名網絡授課諮詢值班人員以研討群作為中轉站,依靠前期培訓與後期摸索出來的在線現代教育技術技能,及時解決了群中400多名教師在網絡授課過程中直播、任務點設置、作業發放、課程簽到、章節測試、課件上傳等方方面面的“疑難雜症”。根據不完全統計,群中日均有效諮詢量達180條以上,各班次值班人員收到私聊諮詢平均人數為4人,形成了“老師提出問題——值班人員實時解答——老師解決問題”的良性閉環,保證了網絡授課的有序進行。


07

學生第一週評教滿意度較高


本週網絡教學結束後,教務處利用“問卷星”向學生髮放網上調查問卷,進行線上教學情況調查,回收有效問卷9752份。從問卷調查中瞭解到,學生對第一週的網絡教學滿意度較高。(詳見附件《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網絡教學第一週授課情況學生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08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從各院系(部)反饋的意見來看,學生和教師在第一週的反饋意見聚焦於在線教學平臺使用方面,主要問題體現在平臺崩潰、卡頓、網絡擁堵、來回切換APP較為複雜等。


在課程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個別老師只單一依靠慕課視頻課程資源分散、作業提交方式複雜不方便、部分課程互動偏少,答疑不及時、簽到和搶答環節時間設置太短等。在學生學習方面,也存在小部分學生簽到不及時、出現溜號、不認真完成任務等問題。建議任課教師準備好備用方案,在擁堵時段切換教學平臺,採取“直播講解”、“共享屏幕”、“群聊推送學習任務和教學資料”等多種方式,同時使用學習通等教學平臺非擁堵時段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作業,設置問卷、討論、搶答等活動,確保教學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從學生處以及各院系的調研渠道瞭解到,部分學生學習自主性有待加強,建議各院系(部)負責人、授課教師、輔導員乃至行政教輔人員,聚集全院系(部)之力全員育人,做好學生思想導引、加強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律自強能力。


附件1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網絡教學

第一週授課情況學生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為了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不返校”網絡教學的準備工作,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於3月9日-3月13日在全校範圍開展了網絡教學的測試運行,並於3月16日正式開始網絡教學。為了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網絡教學模式,切實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改善網絡學習體驗,教務處利用“問卷星”向學生髮放調查問卷,截至3月22日9時,累計回收學生有效問卷9752份。通過調查,客觀地瞭解到網絡教學運行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適應性以及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並徵求了學生對於網絡教學的意見和訴求,對於我們改進網絡教學方案和實施細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教師網絡授課備課質量和管理工作情況調查


受疫情影響,我校選擇了“開學不返校”網絡教學的方式,從傳統線下教學模式轉變為網絡教學模式是對我校師生的一大考驗,教師的備課也需順應當下形勢。回收的有效問卷數據顯示,我校教師的備課質量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


1.教師教學管理工作情況調查


對“教師及時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導入學生名單,發佈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等信息”這一問題,回答“很及時”的同學佔41.99%,“及時”佔41.07%,“基本及時”佔15.91%,另有0.85%的同學認為“不太及時”,0.17%認為“完全不及時”。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 教師是否及時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導入學生名單,發佈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等信息

對“教師能否熟練運用所選線上平臺進行教學活動”這一問題,回答“做得很好”的同學佔27.46%,“做得好”佔43.49%,“基本可以”佔26.78%,說明97.73%的同學認為教師能夠運用線上平臺進行教學活動。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2 教師能否熟練運用所選網絡平臺進行教學活動


2.教師授課清晰度調查


對“教師是否提前發佈了清晰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重點難點和考核方式”這一問題,回答“做得很好”的同學佔33.81%,“做得好”佔39.51%,“基本可以”佔25%,整體滿意度為98.32%。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3 教師是否提前發佈了清晰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重點難點和考核方式


3.教師教學方式及教學資源調查


對“教師採取的網絡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是否符合課堂教學需要”這一問題,回答“完全符合”的同學佔25.86%,“符合”佔48.62%,“基本符合”佔23.87%,說明98.35%的同學認為教師採取的網絡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符合課堂教學需要。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4 教師採取的網絡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是否符合課程教學需要

對“教師提供的學習方案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幫助”這一問題,回答“很有幫助”的同學佔24.65%,“有幫助”佔41.57%,“還可以”佔以27.99%。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5 教師提供的學習方案對於提高你的學習積極性有幫助

對“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例如課件、視頻、電子資料是否豐富、有序,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這一問題,回答“很有幫助”的同學佔30.14%,“有幫助”佔44.29%,“還可以”佔22.41%。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6 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例如課件、視頻、電子資料是否豐富、有序,有助於你自主學習


4. 教師教學互動情況調查


對“教師按照進度表的安排準時開課,併合理實施在線考勤、討論、測驗、作業等環節”這一問題,回答“做得很好”的同學佔35.3%,“做得好”佔41.74%,“基本可以”佔21.12%,滿意度為98.16%。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7教師是否按照進度表的安排準時開課,併合理實施網絡考勤、討論、測驗、作業等環節

對“在線課堂中能與教師交流通暢,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與反饋”這一問題,回答“很及時”的同學佔時34.23%,“及時”佔43.77%,“基本及時”佔19.58%,總體及時率為97.58%。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8 網絡課堂中能否與教師交流通暢、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與反饋


二、網絡學習效果情況調查


1. 網絡學習態度


對“你對於網絡學習的態度是怎樣的?”這一問題,能夠“主動尋找課程相關資源,積極學習”的同學佔19.59%,“服從教學安排,自覺學習,目的是獲得新知識”的同學佔72.83%,說明92.42%的同學網絡學習態度是端正的。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9 你對於在線學習的態度是怎樣的?


2.網絡學習效果


對“從學習效果上看,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如何?”這一問題,認為網絡教學比較好的佔16.86%,認為效果相同的佔28.14%,認為傳統教學效果比較好的佔46.16%,無明顯察覺的佔8.84%。說明目前單一的網絡教學效果並不能很好的滿足同學們的學習需求。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0 從學習效果上看,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如何

對“影響網絡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這一多選問題,缺少教材和學習資料成為首要的因素,其次,部分同學認為“各科網上學習時間較長,任務較重”,另外,APP、網絡卡頓等客觀原因也對同學們的學習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1 影響網絡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對“你認為線上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教學有哪些良好的體驗”這一開放式問題,37.80%的學生給出了積極的回答,多數同學認為網絡教學方便、新穎、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電子教學資源清晰、豐富,方便學習”,“網絡學習可以反覆回看加深理解”。“不受周圍同學和環境的影響,學習更專注”,“但也更加考驗自己的自覺性”。


三、網絡教學模式及教學平臺偏好


對“你認為那種網絡教學模式體驗更好?”這一問題,認為混合式教學體驗更好的共計4086人(總佔比41.9%),認為錄播式教學體驗更好的共計2686人(總佔比27.54%),認為直播式教學體驗更好的共計2639人(總佔比27.06%),而認為輔導式教學體驗更好的僅有341人(總佔比3.5%)。據此,教師們也可以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2 你認為那種網絡教學模式體驗更好?

對“你更喜歡在哪個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這一問題,43.96%的同學認為超星(泛雅、學習通、學銀在線等)體驗更好,33.56%的同學更喜歡騰訊系列平臺。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3 你更喜歡在哪個網絡教學平臺學習?

綜合學生網絡學習模式體驗度以及平臺喜好度交叉分析數據如圖14,說明運用超星、騰訊這類實時互動的教學平臺並行多種教學模式的網絡教學方式是多數學生樂於接受的,這也是我校網絡教學的主流方式。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4 學生網絡學習模式體驗度以及平臺喜好度交叉分析


四、現階段學校開展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向


根據同學們對“你認為現階段學校開展線上教學存在那些問題可以改進?”這一問題的回答,我們瞭解到由於不同課程教師使用的平臺不同,導致學生學習平臺過多,64.05%的學生認為APP來回切換有負擔;此外,45.58%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課程任務過重,35.14%的學生認為目前階段提供的學習資料較少,等等。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5 你認為現階段學校開展線上教學存在那些問題可以改進

對於“你對本次線上教學的總體安排滿意度如何”這一問題,回答“非常滿意”的同學佔10.62%,“滿意”佔50.29%,“基本滿意”佔以35.14%,整體滿意度為96.05%。

聚焦中大新華開學網絡教學第一週!

圖16 你對本次線上教學的總體安排滿意度如何

對於“你心目中理想的線上教學應該是怎樣的?(可針對某門課程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的開放式問卷,31.99%的同學積極填寫了意見,多數學生希望老師能夠直播互動(設置回看),在線答疑,加強溝通;希望能夠統一教學平臺,避免不同課程之間反覆切換;有學生反饋網絡學習任務較重,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過長,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等等。


五、總結


在全校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開學第一週基本實現了“開學不返校,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管理求實效”的目標,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全校教學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通過調查問卷和隨訪,我們發現目前學生對網絡教學的總體安排滿意度較高,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學習平臺服務器的限制以及網絡設備條件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課程的網絡教學方案不夠完善,存在學習資料不足、教師互動不及時、學習任務繁重等問題。


學生的反饋意見是我們不斷改進教學方案的動力和方向。針對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方面改進:一是適當調整課程安排,對於佔用網絡流量較大的直播錯峰進行;二是教師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案和課程內容;三是創新網絡教學模式;四是改革學生學習評價方式(例如針對網課任務重,加大網課在課程總評成績中的佔比)。


附件2


調查問卷原文


親愛的同學:

你好!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學校快速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在關注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的同時,教務處制定了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不返校”的網絡教學計劃,並於3月16日全面開展,保證“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


由於是首次在全校範圍內開展網絡教學活動,無論對老師們還是同學們都存在著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為了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網絡教學模式,切實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改善網絡學習體驗,教務處決定發佈此次問卷。


問卷匿名填寫,僅供學校內部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使用,與課程成績無關,請放心填寫你的真實情況;問卷以選擇題為主,填寫時間為3-5分鐘。


此調查問卷僅限於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不返校期間實施的網絡教學課程。


感謝你的支持!

教務處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

網絡教學授課情況調查問卷


1. 你所在的學院是

2. 你目前的年級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 你之前是否參與過網絡學習?

A. 是

B. 否


4. 教師及時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導入學生名單,發佈課程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等信息

A. 很及時

B. 及時

C. 基本及時

D. 不太及時

E. 完全不及時


5. 教師提前發佈了清晰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重點難點和考核方式

A. 做得很好

B. 做得好

C. 基本可以

D. 做得不太好

E. 很不好

6. 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例如課件、視頻、電子資料豐富、有序,有助於你自主學習

A. 很有幫助

B. 有幫助

C. 還可以

D. 少許幫助

E. 完全沒有幫助

7. 教師提供的學習方案對於提高你的學習積極性有幫助

A. 很有幫助

B. 有幫助

C. 還可以

D. 少許幫助

E. 完全沒有幫助

8. 教師按照進度表的安排準時開課,併合理實施網絡考勤、討論、測驗、作業等環節

A. 做得很好

B. 做得好

C. 基本可以

D. 做得不太好

E. 很不好


9. 網絡課堂中能與教師交流通暢,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與反饋

A. 很及時

B. 及時

C. 基本及時

D. 不太及時

E. 完全不及時


10. 教師採取的網絡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符合課程教學需要

A.完全符合

B.符合

C.基本符合

D.基本不符合

E.完全不符合


11. 教師能夠熟練運用所選網絡平臺進行教學活動

A. 做得很好

B. 做得好

C. 基本可以

D. 做得不太好

E. 很不好


12. 你對於網絡學習的態度是怎樣的?

A. 主動尋找課程相關資源,積極學習

B. 教學安排,自覺學習,目的是獲得新知識

C. 僅觀看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和內容

D. 對課程內容無所謂,能通過考核就行

E. 不想看,可以開著課程視頻或資料,玩手機


13. 從學習效果上看,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如何?

A. 更好

B. 相同

C. 較差

D. 沒感覺

14. 影響你網絡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多選)

A. 缺少教材及學習資料,課程資源不足

B. 網絡操作不熟練,界面不友好

C. 課程內容太多,知識點不明確

D. APP/網絡卡頓明顯,不能正常使用

E. 各科網上學習時間較長,任務較重

F. 課堂互動較少,與教師交流不暢

G. 無影響

15. 你認為哪種網絡教學模式體驗更好?

A. 直播式:以教師網絡講授為主

B. 錄播式:以觀看教學視頻為主

C. 輔導式:以自學配合答疑為主

D. 混合式:含直播/錄播/答疑兩種以上


16. 你更喜歡在哪個網絡教學平臺學習?

A. 超星(泛雅、學習通、學銀在線等)

B. 中國大學MOOC(愛課堂)

C. 人衛慕課

D. 學堂在線(雨課堂)

E. 藍墨雲

F. QQ/微信(騰訊課堂、騰訊視頻會議)

G. 釘釘

H. 智慧樹

I. 其他平臺 具體平臺:

17. 你認為現階段學校開展網絡教學存在那些問題可以改進?(可多選)

A. 課程任務過重,教師要求過高

B. 提供的學習資料較少

C. 教師提供的幫助較少

D. 師生互動較少,交流不暢

E. 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夠嚴格

F. 考核方式不夠科學

G. 學習平臺太多,切換困難

H. 其他

18. 你對本次網絡教學的總體安排滿意度如何?

A. 非常滿意B. 滿意

C. 基本滿意

D. 不滿意

E. 非常不滿意


19. 你認為網絡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教學有哪些良好的體驗?


20. 你心目中理想的網絡教學應該是怎樣的?(可針對某門課程提出意見和建議)


供稿 | 教務處

審校 | 李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