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六十多年,终于找到了!晋江首次成功为外省籍烈士寻根,现场视频

在晋江市金井镇革命烈士陵园,有一位四川绵阳籍烈士王昌金长眠于此。

今年3月10日,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首次在媒体发布“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并主动与绵阳市三台县退役军人部门联系,通过信息比对,终于找到了王昌金的亲人,给烈士找到灵魂的归宿,也让烈士亲人得以宽慰。

昨日上午10时,在市退役军人局工作人员帮助下,时隔62年,82岁的弟弟王昌银及其家人与远在2000公里外的金井镇革命烈士陵园进行视频连线,让烈士亲属能亲眼看到烈士墓的现状,并直播代为祭扫过程。


寻亲回放:闽川两地联手助烈士寻根


3月10日,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首次尝试在“今日头条”发布“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为3名外省籍烈士推送一条寻亲消息,其中就有王昌金。

“王昌金等3名烈士已经牺牲多年,却一直没有亲人祭拜,如今网络技术发达,我们就想利用掌握的现有一些烈士的详细信息做些事。”

晋江市退役军人局工作人员吴圳宁说,之后,他主动与烈士属地的退役军人部门联系,寻求合作,并向异地部门发送烈士墓碑照片等详细资料。


“隔天,一个电话让我和同事都沸腾了。”吴圳宁说,当时,绵阳市三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查询当地资料发现有王昌金烈士档案记载,后帮忙联系了当地政府寻找烈士亲属。


3月20日,三台县退役军人局来电再传好消息,告知王昌金有一弟弟王昌银,今年82岁,并将其儿子联系方式推送给了吴圳宁。


当天,吴圳宁就联系上了王昌银的二儿子王晓雄,并指导他前往当地档案馆调取王昌金烈士相关资料资料通过并通过微信传回。


经过晋江市与三台县的两地联手寻找,以及资料核实,王昌金烈士的确是绵阳市三台县中心镇二村王昌银的哥哥。在得知找到王昌金烈士的消息后,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绵阳市三台县中心乡的亲人们也是一片沸腾,他们为找到亲人而高兴,也了却了一桩62年的心愿。


视频连线:“哥,我终于找到你了!”


因疫情防控期间,晋江市所有革命烈士陵园实施临时性闭园措施,暂不接待来园祭扫。27日上午10时,晋江市退役军人局组织党员志愿者来到金井革命烈士陵园,志愿者守候在王昌金烈士墓旁,与2000公里外的王昌银及其家人现场视频连线,让烈士亲属能亲眼看到烈士墓的现状,并直播代为祭扫过程。

横跨六十多年,终于找到了!晋江首次成功为外省籍烈士寻根,现场视频

“哥,我终于找到你了!”当志愿者拿着平板电脑摄像头对着一方岩石墓碑的王昌金烈士墓时,隔着屏幕,82岁的王昌银忍不住轻声呼唤着大哥。

横跨六十多年,终于找到了!晋江首次成功为外省籍烈士寻根,现场视频

志愿者现场擦拭墓碑,并献上鲜花,一旁直播着代为祭扫的过程。

横跨六十多年,终于找到了!晋江首次成功为外省籍烈士寻根,现场视频

远在2000公里外的王昌银及其家人


“王昌金是我的二伯,我小时候听父亲说二伯年轻时出去当兵,后来牺牲了。从奶奶,一直到我这一辈,一家三代人多年来一直在打听叔叔的消息,但就是找不到。”王昌银的二儿子王晓雄说,62年里,由于受交通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信息相对闭塞,寻人非常困难。


看到王昌金的烈士墓被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人员照顾得很好,王晓雄及其家人们在视频中向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连声道谢,也向为烈士寻亲的晋江市退役军人局相关工作人员道谢,因为有了这一番接力寻找和网络技术的帮助,才顺利为他们寻找到亲人。


相约金井:疫情过后将来看望哥


关于烈士王昌金,王昌银都记得,因家里贫寒,父亲过世得早,所以他和哥哥早早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哥哥总是留给他,为此他们两人感情很好。1953年,哥哥入伍参军,到部队后还写信关心家里,向家里寄回两次钱,一次伍元,另一次陆元。每次收到哥哥的钱,一家人都特别高兴。


“哥哥是1937年7月出生的,比我大一岁,等疫情过后,我一定要去金井革命烈士陵园去看看他。”王昌银说,这62年里无论过大年还是清明节,他都没有忘记哥哥革命烈士事迹,都会讲给子孙们听,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了生命,是我们整个家族的骄傲,希望后代子孙们能牢记老一辈英勇无畏的精神,以此为榜样,时刻不忘祖国和人民。


王昌金烈士简介

生卒年月:1937.06-1958.11.14

烈士籍贯:四川省三台县中心乡二村

生平简介:1955年3月入伍,原海军1073部队中士。

牺牲经过:1958年11月14日炮击金门岛战斗中在福建泉州晋江金井围头半岛牺牲。


本报记者:黄伟强 文图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