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會覺得“泡茶以銀壺為尊”?

為什麼古人會覺得“泡茶以銀壺為尊”?


喜歡喝茶的朋友,都少不得一套稱心的茶具。砂、瓷、鐵、玻璃……你的茶具是什麼材質的呢?

最近重翻陸羽的《茶經》,看到一句話:以銀製壺且雅且潔,即可完整保持茶的原味,且用之恆久,但很奢侈。

連陸先生都覺得很“奢侈”的銀壺泡茶,究竟有什麼講究?



大家都知道,銀是天然的抗生素。古人有“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的說法,是因為銀壺煮水時會釋放銀離子,銀離子能除去水中的雜質、雜味、細菌等,能使水質變軟變薄,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

另外,銀壺本身潔淨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鏽,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鐵之鏽”,銀是

潔淨無味、淨水無菌、養生養顏的尊貴淨器。

歐洲人的餐具——刀叉湯匙,大部分也是用銀器打造的,和“銀壺煮茶”的講究是一樣的。


為什麼古人會覺得“泡茶以銀壺為尊”?


其實銀壺的使用歷史可追溯到戰國以前,但隨著紫砂壺的興起,銀壺逐漸被人們遺忘。不過,謙牧君覺得,泡茶的器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泡茶的水: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