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就像看慣瞭如今天團少女們的提肛運動,男性同胞們有時會順道回顧一發90年代香港女神的羅織香粉,但沒有真正經歷過那個灰暗熒屏的人很難在短短三分鐘領會他們的柔情。NBA的上古大神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彷彿猶抱琵琶半遮面,令人神往的同時又不得不讓人止步思考,例如:

關於維爾特.張伯倫,除了單場100分,場均50分,兩萬個女人這樣人盡皆知的數據,我們還了解他什麼呢?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如果要把張伯倫和同時期拉塞爾的生活經歷畫成兩幅油畫,拉塞爾會走低調的婉約派,而張伯倫一定是炙熱的豪放派,在舊金山比賽的前一晚跑去洛杉磯參加聚會,開場前一個小時摟著女郎在私家車裡熱吻,賽前一分鐘到達球場,懶洋洋的在對手頭上拿個50+,走回更衣室,肆無忌憚的吞下漢堡跟啤酒,然後好好考慮一下今天晚上該去哪個女朋友家裡過夜。

……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我們需要承認,儘管他抽菸、喝酒、紋身,我們還是要承認,張伯倫絕對是個好人。

如果籃球的勝負手只是單純的數據,順帶把球員性格魅力考慮進去,我相信張伯倫一定會像他得分一般容易拿下每一場比賽。張伯倫是個好人嗎?一定是!他對金錢慷慨,對朋友親密,在雜誌跟脫口秀舞臺上賣力施展自己的才華,飛機上的每一位空姐都會被他吸引。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如果單把他的數據羅列出來,可能我需要花費一小時描述,再花費一小時彼時籃球的規則和他所處的環境如何。張伯倫前九個賽季的進攻數據前無古人,我們姑且可以認為後無來者。新秀時期場均37.6分、27.6籃板;隨後38.4+27.2;50.4+25.7;44.8+25.7……後面我真的懶得去贅述,哦對了,他職業生涯的命中率是嚇人的68.3%。

……

當然,1963年對陣尼克斯單場100分的事情開頭已經提過了。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但是,還是要說但是,就像我們不能因為羅德曼受不了卡門的七天瘋狂就否定他在籃球場上的堅挺一樣,張伯倫在數據和其他方面的成功全然無法掩蓋在他本人這樣天賦基礎上的失敗。

張伯倫是個好隊友嗎?不!絕不是,比爾.西蒙斯評價他完全不懂隊友的概念是什麼,因為數據爆表的前提是張伯倫對於此類數據的絕對痴迷,他似乎在數據和勝利的先後順序上搞錯了什麼,這樣的決斷帶來的是他在進攻時全然不覺得場上還有四個隊友,當他在禁區拿球迎著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或者五個對手的臉,打中一記又一記面框上籃時,他的隊友們甚至可以利用這簡短的時間讓場邊的攝影師為他們拍個定妝照。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張伯倫對數據痴迷到什麼程度呢?

在張伯倫的自傳中他這樣寫道:“1966—1967賽季開始時,我正好30歲,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男人,意識到我的球隊如果想要取勝,讓他們保證開心很重要!”嗯,能認識到這一點……對他來說應該很不容易,於是他們順利的在那一年拿下張伯倫的首個冠軍。但在那之後,張伯倫對於助攻這一項數據彷彿打開了任督二脈,突然之間,威爾特把大好的投籃機會傳給隊友,隨後在比賽間隙不停詢問技術臺自己這一欄的數據如何。甚至,他會因為隊友沒能投進某個完全處於包夾狀態的球而生氣抱怨。

1968年,在對陣波士頓的東決,或者說面對拉塞爾,這位註定成為他籃球生涯的幽靈時,張伯倫理所應當的保持了自己無私的習慣,代價是費城丟掉了3:1領先,然後在第七場被拉塞爾狠狠踹了屁股。而在那之後,張伯倫自顧自的在自傳中寫出這樣的話:“我的隊友們佔據了大部分出手,只命中不到1/3,而人們習慣性地將失利歸結於我。”

……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作為貫穿生涯的對手、朋友以及老師,比爾.拉塞爾這樣評價張伯倫:“威爾特似乎經常迷失自己希望在籃球中獲得什麼,一位球員的第一選擇可以是勝利之外的很多東西——金錢、記錄、名聲,我一直覺得,威爾特有意的做了過多的選擇。”這樣一番話用於評價張伯倫的一生實在太貼切不過,他在自己最輝煌的時段裡獲得了太多太多成就,這些成就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他們吹噓一生,但身為一名職業的籃球運動員,張伯倫恰恰丟掉了他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勝利。

威爾特.張伯倫,超級英雄也疲軟

我們無法評價這樣的選擇對與錯,籃球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說不定當我們為張伯倫的絕世天賦跟個人成就不匹配而扼腕嘆息時,張伯倫會拍著某個坐在自己大腿上的女郎的屁股嘲笑我們沒有理解生活。如果換個角度說,即便像超人這樣的超級英雄,也會在跟某個妹子約會時注意身邊有沒有哪個陌生人對自己祭出一段不知名的巫術或投出不知從哪弄來的氪元素,更何況,張伯倫還沒勇敢到內褲外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