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

面對疫情,教育大有可為,停課不停學,疫情發生突然,但是中國速度向我們證明了,即使是緊急事件我們也能夠解決、處理的很好。同時,也有另一個群體在疫情期間的生活發生了改變,那就是學生群體,他們不得不推遲自己的上學時間,在家裡進行學習。

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

教育部以最快的速度——中國速度做出了決策,就是決定在線上進行學習,教師在家裡用慕課、釘釘、學習通等軟件進行教學,學生也同時使用線上課程進行學習,停課不停學,我們將此措施貫徹的很好,這也與我國科技的進步、國家政策的扶持是離不開的。在線學習變得非常重要我們也要為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

同時,在線學習也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了一些問題,一些網友調侃道“不學習時母慈子孝,一學習就雞飛狗跳”,讓人忍俊不禁,本來假期生活應該是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的場景,結果由於父母輔導孩子功課、監督孩子的作業情況也使得這成為了這次假期的“次生災害”。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首先,我們應該進行家校合作,教師和家長要進行溝通,共同溝通應該如何更好的教導孩子,與孩子和諧相處,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又是什麼。我們知道,在封閉期間,孩子少了一些與外界的溝通,所以在心理環境方面可能會有些許封閉,所以我們不能只想著孩子哪裡沒有做好,而是應該多誇獎一下孩子做的好的地方,這樣也可以使孩子更自信,也有利於緩和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其次,我們應該明確學校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能給予學生什麼東西,比如之前我們都知道全國大學生一起上的思政課,可以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使我們更加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有著更加積極向上的情感。最後,課程化首先要考慮的是期望中小學生從這場偉大的戰“疫”中學到什麼,如健康生活、生命觀念、科學素養、職業道德、獻身精神、責任擔當、國際理解、家國情懷、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愛國主義等,以及如何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提煉並釐清其中的核心知識、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正確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