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從小受獨樹一幟的閩南人文風情浸染,受其影響深遠,對其有獨特的的情感。尤其是風格鮮明,有濃郁地域特色,如一幅弘大絢麗畫卷展現閩南以及所有閩南語系地區群眾的生活和心路歷程的閩南語歌曲更是深得我心,將其作為抒發情感的最佳渠道,信手拈來,撫慰心靈,激發生活的熱情。

長大成人之後,為了生活為了夢想,出外闖蕩,染盡一身風霜,更是激發了對家人對親人的無盡思念。走上異鄉的街頭,感受熱鬧氛圍,以求驅散內心的孤獨,緩解滿腔的思緒。突然街邊小店傳來一陣熟悉的旋律“人生總比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這分明是一首經典的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啊!頓時內心情緒不斷翻湧,一時難以自抑,淚水差點奪眶而出。他鄉能夠聽到熟悉的閩南語歌曲,對於飽經滄桑霜,對家人思念成疾的我是一種彷彿回到故鄉般的親切感,更是心靈的巨大慰藉。也說明了閩南語歌曲的影響力已突破地域和語言的界線,流傳四方。


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1.早期閩南語歌曲便以民謠的形式描繪生活,表達情感,至今依然流傳在民間

閩南語歌曲嚴格來說,其主體應該是由臺語歌曲組成,因為挖掘閩南歌曲魅力並將其發揚光大的是臺灣。雖然我是閩南人,但憑心而論,閩南地區在閩南語歌曲創作這一塊,水準差強人意,難登大雅之堂,創造力和影響力與臺灣地區不可相提並論,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華語樂壇,閩南語的傳播範圍和影響力雖不如國語歌曲和粵語歌曲,但是依然有它獨特的魅力和忠實擁扈,有著悠久而又精彩紛呈的發展歷程和輝煌的成就。

閩南語歌曲最早是由民間小調的形式開始衍生流傳的,是群眾根據自己的生產生活,所思所想凝聚成生動的唱詞,用以抒發個人的情緒,內容包羅萬象,生動有趣,感染力十足。時至今日,由於年代久遠,且是普通人即興發揮,缺乏完整成形的書面記錄,但憑藉口口、代代相傳,時至今日依然紮根、盛行在民間,流光溢彩,顯示出經久不衰、老少皆宜的魅力。孫燕姿的經典歌曲代表作《天黑黑》中的閩南語唱段便是取材於一首膾炙人口的閩南語民謠。

2.閩南語歌曲在上世紀中葉,呈現規範創作的雛形,情感濃郁,韻味十足,為後期閩南語歌曲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閩南語歌曲在上世紀三四年代開始呈現整體、規範化創作的雛形。這一時期的閩南語歌曲創作靈感多來源於普通勞苦大眾對於生活和情感經歷以及感悟,用優美的旋律以及樸實真摯的詞語表達出來,以物喻人,以景喻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比較有代表性的歌曲有《望春風》,用一種比較輕鬆旖旎的氛圍表達少女對愛情的想象和憧憬,旋律悠揚,朗朗上口,彷彿是一個人毫無掩飾的喃喃細語,整體意境十足,引人入勝,傳唱至今。後期臺灣Rab教父陶喆曾經翻唱過,加入流行的Rab元素,比原曲多了些慵懶的感覺,賦予新的靈魂和風格。


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此外《望你早歸》也是閩南語歌曲中經典中的經典,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歌曲描述了被日本統治時期,一位丈夫被徵召去南洋參戰生死未卜的婦女的思念和擔憂,渴盼丈夫早日歸來的心路歷程。表達了二戰時期,社會極具動盪下,被命運裹挾的貧苦百姓對時代和命運的控訴以及雖然飽經磨難,內心對未來、對人生依然充滿著美好的期望。

眾所周知,早期臺灣因為曾經被日本統治過的關係,文化等方面深受日本的影響,所以這一時期的閩南語歌曲很大一部分融入了日本演歌風格,哀怨纏綿,層次分明,情感充沛,別有一番風味。

早期閩南語歌曲創作者的代表有鄧雨賢、曾仲影、姚贊福、李臨秋等。他們才華橫溢,情思敏捷,善於捕捉普通人的情感脈搏,並將大千世界、人生百態描繪成絢麗的畫面,以一種藝術化又不失真實的方式展現出來。給了閩南語歌曲更多元,更靈動的內涵,突破傳統創作思維的桎梏,使其更生動,更具感染力。他們開創了閩南語歌曲的新紀元,閩南語歌曲的功勞簿上應該給他們濃墨重彩的記上一筆。

3.閩南語歌曲進入黃金時期,百花齊放,人才濟濟

臺灣在七八十年代經濟開始快速發展,萬業復甦,欣欣向榮,思想也隨之開始解禁,閩南語歌曲乘著這股東風開始進入發展的巔峰,百花齊放、人才濟濟,繁榮昌盛,風格更是包羅萬象,顯示出其旺盛的創作力和靈感、想象力的豐富多彩,無拘無束。

陳百潭、曹俊鴻、鄭進一、蔡振南、洪一峰、沈文程、伍佰、林垂立、董家銘、趙偉令等創作才子在這樣的良好環境和氛圍的滋潤下如魚得水,激發出巨大的創作靈感和才能,為閩南語歌壇貢獻一大批情感充沛、脈絡分明,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推動了臺灣閩南語歌曲的發展,充分展現當代群眾情感和生活內涵和人文思想,使我們心靈接受一次次感動的同時,又能從歌曲中感知臺灣人民的情感狀態和人文風情,滿足我們的探知慾望 ,並從歌曲汲取營養,激發生活的動力。

閩南語歌曲即要有優秀的創作人才,默默耕耘提供源源不斷的泉水灌溉,促使其茁壯成長,開枝散葉,也要有出色的歌手來詮釋,使其更形象更生動,溫暖感動聽眾的內心。

他們同樣也為閩南語歌曲的發展竭盡所能、鞠躬盡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讓我們銘記住這些名字,感恩他們的才情和努力用歌聲讓我們的感官如沐春風:洪一峰、陳百潭、葉啟田、李茂山、洪榮宏、陳小云、陳盈潔、江蕙、謝雷、沈文程、鄭進一、羅時豐、劉福助、阿吉仔、林強、王識賢、黃妃、白冰冰、蔡秋鳳、張秀卿、彭莉、黃乙玲、施文彬、蔡小琥、蔡振南、金門王與李炳輝、袁小迪、翁立友、曾心梅、謝金燕……等等。


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此外,還有很多各具特色、歌聲動人,在閩南語歌壇留下厚重的足跡,給歌迷深刻印象,如繁星點點妝點得閩南語歌壇璀璨奪目的歌手因篇幅所限無法一一列舉。有些人,有些歌聲可能因各種原因消逝在人前,風采不再,難匿蹤跡,但他們和他們的歌聲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回味。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閩南語歌曲才會如此繁花似錦、引人入勝,直至如今依然光彩奪目,悸動無數歌迷的靈魂。感恩這些歌手,懷念閩南語歌曲曾經的燦爛輝煌。

閩南語歌曲鼎盛時期,風華正茂,散發迷人的魅力,連許多華語樂壇成名已久的巨星歌手,都難以抵擋,爭相演唱感受它的獨特風采。他們在立足國語歌壇的同時紛紛涉足閩南語領域,豐富自己音樂生命的同時,也擴大自己在歌壇的影響力,業界賦予他們一個專業的名詞叫“雙聲帶”歌手。蘇芮、鄧麗君、劉德華、蔡琴、蔡幸娟、潘越雲、張宇、齊秦、周華健、伍佰、張洪量、游鴻明、蕭煌奇、五月天等等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


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4.風格多樣,特點鮮明,感情色彩濃郁,閩南語歌曲膾炙人口,傳唱四方

閩南語歌曲漫長且精彩紛呈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許多有生命力、影響力即使歲月流轉依然熠熠生輝經久流轉的經典歌曲。它們融入閩南人特有,打上深刻烙印的思想、情感和人文風情,從歌曲中可以清晰窺見閩南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讓閩南語系群眾以至許多對閩南語歌曲情有獨鍾的歌迷為之喜愛,為之傾心,泛起無限感動,引發無限共鳴。它們所呈現出的流行性和藝術價值凝聚了創作者和演唱人的心血和智慧,是閩南語以及華語樂壇的寶貴財富,是歌迷情感的寄託和渲洩的載體,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頌揚。

讓我們再一次喚起記憶,讓內心徜徉在閩南語歌曲浩瀚無垠的海洋裡,感受閩南語絢麗風情,重溫那沁入心脾的感動。

《愛拼才會贏》、《酒國英雄》、《我問天》、《心事誰人知》、《流浪到淡水》、《歹路不可行》、《故鄉》、《鼓聲若響》、《七逃人》、《堅持》、《向前走》、《墓仔埔也敢去》、《命運的吉他》、《媽媽請你也保重》、《舞女》、《再會夜都市》、《無人熟識》、《酒後的心聲》、《阿嫲的話》…這是屬於普通人在面對人生種種境遇之後或堅強或悲傷或無奈或惆悵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理想、親情、友情以及生活的真摯的態度。是他們壓抑已久、赤裸裸的情感渲洩,表達了人們在面對人生起伏之後,內心依然熱忱如初,依然對生活、對未來充滿熱情和期望。


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此外還有一首首情真意切,承載無數在情海中載浮載沉的男女們濃烈情感,感人肺腑,使聽者動容感同身受的情歌,同樣是閩南語歌曲重要組成部分,韻味十足,傳唱四方:《往事就是我的安慰》、《家後》、《車站》、《針線情》、《雪中紅》、《雙人枕頭》、《感謝你的愛》、《情字這條路》、《內山姑娘要出家》、《墓仔埔也敢去》、《思慕的人》,《風吹沙》、《落雨的暗瞑》、《一支小雨傘》、《花若離枝》、《惜別的海岸》、《繁華攏是夢》、《夢中的情話》…


不只是只有《浪子回頭》,閩南語歌曲的精彩超乎您的想象


很多閩南語系的年輕一代以及閩南語系之外的歌迷如今對於閩南語歌曲缺乏認知,也可能契合不了他們的欣賞口味。但是閩南語歌曲綿延發展幾十年,擁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它特有的韻味和風格,是許多閩南人成長歲月裡的不可抹滅的記憶以及情感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語歌曲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流行歌曲、娛樂消遣的渠道,更是一種力量,一種心靈的慰藉。

閩南語歌曲是華語樂壇的靚麗風景,推動了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使其更多元,深度和內涵更加廣闊,它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可忽視,是值得肯定,也值得年輕人和其它語系的歌迷好好品味的。

閩南語歌曲在不斷的發展中也在不斷的取長補短、不斷的與時俱進。後期的閩南語歌曲擯棄了以往演歌、苦情的風格,少了一些讓人詬病的鄉土氣息濃郁、無病呻吟的特點,更加註重對人性的展現和社會現象的挖掘,並大膽融入當代音樂元素,風格更加多樣,感情更加飽滿,更加具有流行性。

作為在閩南語歌曲中滋潤成長,對其瞭解甚深又有著特殊情感的我,一直固執的認為閩南語歌曲在音樂性、感情色彩、人文思想、題材的多樣性等等方面對比大家耳熟能詳的國語歌、粵語歌並不落於下風,各有的特點,各有各的風采。閩南語歌曲的魅力足以讓人沉溺其中,難以自抑。

5.時代所趨,閩南語歌曲不可避免走向沒落,精品難尋,願其重振旗鼓

只是尤為可惜的是,閩南語歌曲發展至今受時代的變遷、整體大環境的改變等因素的影響,與國語歌曲、粵語歌曲一樣不可避免的走向沒落。現狀與黃金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產量、質量不斷下滑,人才匱乏青黃不接,市場環境不佳是整個華語流行音樂也是閩南語歌曲面臨的困境。最近幾年比較有影響力,依稀讓人感受到巔峰時期風華的新人和歌曲屈指可數,只有《浪子回頭》、《大田後生仔》等少數幾首藉助網絡平臺的推廣傳唱一時,延續閩南語歌曲的魅力。

閩南語歌曲受限於各種因素的制約,現今的發展不盡如人意,這是華語樂壇的遺憾,也是無數喜愛閩南語歌曲的歌迷的遺憾,畢竟它給了我們太多美好難忘的回憶和感動,影響深遠。衷心希望閩南語歌壇所有從業人士,能夠勵精圖治,正視所有的問題和缺點,尋求改變和突破,重振旗鼓,再現閩南語歌曲的輝煌和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