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源理:从喝的角度看,好茶有7大标准

何为好茶,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好像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更甚至有人说“茶无贵贱,适口为珍”,那为何茶叶的价格差距如此之大呢?从几十块到上百万一斤的茶都有。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反映商品价值的,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理性的聪明的,从理论上来说,越高端的消费者应该是越理性越聪明的,所以我认为茶叶应该是有被大众所认可的用来反映价值的价格层级标准的,只是这种标准并不被每位消费者所掌握,从而给人感觉茶叶很难懂、茶行业水很深!

戴源理:从喝的角度看,好茶有7大标准

其实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它所拥有的价值本身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品饮价值、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等。我认为茶叶最终是拿来喝的,所以品饮价值才是我最为重视的。这里讲好茶通识也是在抛开其他所有因素,只从喝的角度来论述。

具体包括以下7个标准。

一、口腔舒适度

这个概念在我所读的书籍中尚未被人单独列出作为一项茶叶审评标准,但我认为口腔舒适度应该作为好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品饮体验。简单的讲就是喝完茶后口腔会不会有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停留在口腔的时间长短可以作为评判一款茶好坏的指标之一。

二、回甘生津

回甘的速度、程度、部位、持久度可作为评判茶品好坏的重要指标,因为茶的通性里是必须有回甘的,只是不同的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不同茶品回甘程度是不一样的。

同样任何品类的茶都应该有生津止渴功能,可以根据生津的速度、多少、持久度来判断茶的层级,比如两颊生津、舌底鸣泉、齿缝留津等。

三、香气

是茶都应该有香,茶的鲜叶上含有大量芳香类物质,因为生长环境、树种、树龄、茶园管理、营养成分等不同而导致含有量不同。而制作工艺的不同又会使茶品呈现出不同的香型。然而香气的浓淡程度、香型、香气的层次感、持久度等因素决定这茶叶品饮价值的高低。

戴源理:从喝的角度看,好茶有7大标准

四、茶感

这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感觉,但经常喝茶的人应该能懂我所要表达的意思。茶汤入口后,茶的内含物质就会开始冲击我们的口腔,这种冲击力会使口腔感受到茶的存在,而这种力量的大小以及对口腔的附着吸附力的持久度正是一款茶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体感

有些茶喝完就会有微汗,有些茶喝完会打嗝,甚至放屁,有些茶喝完气涌上头……

中医里有运气一说,人的体内有各路真气,脾肺和心脏通过气血运送至身体的各个部位。好茶能有效帮助气血运转,从而展现出来各种体感。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体验这种感觉会有较大偏差,所以体感一般只作为顶级茶的一个加分项,不会在专业审评中出现。

六、水路

水路越细、越润滑、越柔和茶越好,反之茶汤粗、硬、燥,茶就差一些。尤其是在辨识顶级茶的时候水路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差之毫厘可以让价格相差万里。到了这个层面的茶请一定要用脑用心喝,仔细体会其中之微妙。

戴源理:从喝的角度看,好茶有7大标准

七、其他:苦、涩、甜、喉韵等

其实这里有很多是应该包含在第一点口腔舒适度里面的,但它们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单独拿出来讲一讲。苦和涩应该都属于人类所不喜爱的感受,也就是口腔不舒适的一种表现。

由于茶水浸出物里富含茶多酚、咖啡碱,导致茶有苦感和涩感,而如果没有茶多酚和咖啡碱,茶也就没什么好喝的了,生津回甘也就谈不上了。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不良体验,人们选择接受,而它们在口腔里停留的时间长短变成一款茶好坏的指标之一。茶叶的制作工艺和适制性非常重要,制作时可以通过提高鲜爽度来缓解苦涩味,还有通过氧化发酵增加甜度来减弱苦涩度。顶级好茶的几个指标天然均衡,只要加上恰当的工艺就能使苦涩这种感觉弱化到不知不觉中。

茶鲜叶中含有单糖、双糖、多糖和其他糖类,其中单糖和多糖是水溶性的。甜从来就是人类所非常喜爱的一种感觉,所以甜度成为茶叶好坏评价的重要指标。比如红茶的甜香、黑茶的甜汤、生普的回甜等等。

喉韵不是所有茶都有的,一旦有了就会给茶加很多分。比如武夷大红袍的岩韵、冰岛古树茶的甜韵、老熟茶的陈韵等都是一种种沁人心脾的美好感受!

以上七点是我对好茶的理解,不尽正确和详细,仅供参考。其实茶作为一种商品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在购买选择茶叶的时候,守住自己原则上的底线,做到有所取舍。这个底线因人而异,自己所愿意付出的金钱代价会影响这个底线的设定。千万不要用不对等的价格去追寻更高的价值,最终一定会被骗。

戴源理:从喝的角度看,好茶有7大标准

茶是好东西,只要你愿意接受他,它会变着法子去满足你。它不是富人的专利,不富裕的人也可以通过用心喝茶感受美好,体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